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3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38篇
  45篇
综合类   310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浙南木本植物引种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引种驯化的成功取决于引种植物与引种地环境之间的协调状况。作者在引种驯化400多种木本植物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努力创造环境使引种植物适应,一方面设法改造引种植物的本性使之适应于新的栽培环境,并由此总结出了5条行之有效的南种北移技术和原则。目前浙南地区能露地栽培、自然越冬的引种木本植物达256种。  相似文献   
92.
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是一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文章通过对地市级农科院所发展状况的浅述,指出认识不足、经费制约、人才短缺、"马太效应"羁绊以及设施装备落后、体制机制不顺和开发创收困难等是现阶段其生存、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障碍因素;同时,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建立科学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科学定位研究与开发的关系等对策,促进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
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本文在简要概述我国设施农业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进展基础上,深入阐释、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和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陈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和科技水平滞后"等主要障碍因素;进一步提出转变发展理念、推进农业标准化、强化设施科技...  相似文献   
94.
将 GIS(地理信息系统 )、RS(遥感技术 )、Fox Pro数据库等技术集成 ,应用于“朝阳市国家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实践 ,建立了“国家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 :1属性数据信息管理子系统 ;2图件空间信息管理子系统 ;3流域规划设计与措施配置子系统 ;4效益监测、评价与预测子系统。使用该信息系统对区域的 81条小流域进行了规划设计、治理开发措施的优化调控和效益的分析评价 ,实现了大凌河流域治理工程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促进了大凌河流域治理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达到了工程的高效率管理和工程的高收益 ,对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以寒地8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的配合力分析方法,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及评价,研究表明,9030-130、边90-138、边90-131是综合表现较好的自交材料,可在育种中利用。杂交组合边90-131×边90-40和辐18-2×边90-39的行粒数、百粒重等性状表现突出,可进一步组织试验,确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洛麦1号(原名洛麦8716)是洛阳市农科所1987年采用太谷核不育杂交技术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1997~2000年参加河南省高肥组区试,2000~2002年参加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验,2002年7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洛麦1号”,审定编号为“2002007”。几年来,该品种在各级试验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不仅表现高产稳产、穗大粒多、长相清秀、抗病抗热,而且品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适应水肥地中晚茬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7.
98.
豫麦31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31号(原名郑太一号)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培育出的小麦新品种,为了使其得到更快地利用推广,现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特征特性 豫麦31号属半冬偏春性,大穗多粒,幼苗半匍匐,耐寒,返青后生长发育较快。株型较松散,叶片宽长,茎秆粗壮,抽穗早,落黄好,株高85cm左右,长方穗,长芒,白粒,千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奈曼旗种植业生产的14个要素作了主成分分析,认为该旗农业因历史上过度开垦,粗放经营引起沙化、旱化的情况下正向集约化的精耕细作方向演进。今后应将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改善农业自然环境放在首位,才能保证农业种植业生产的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