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62篇
  免费   2191篇
  国内免费   4661篇
林业   5314篇
农学   6522篇
基础科学   3467篇
  7272篇
综合类   13189篇
农作物   2752篇
水产渔业   1811篇
畜牧兽医   5805篇
园艺   1683篇
植物保护   3099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87篇
  2022年   1254篇
  2021年   1772篇
  2020年   1579篇
  2019年   1611篇
  2018年   1116篇
  2017年   1484篇
  2016年   1366篇
  2015年   1952篇
  2014年   1794篇
  2013年   2327篇
  2012年   2647篇
  2011年   2841篇
  2010年   2659篇
  2009年   2591篇
  2008年   2434篇
  2007年   2495篇
  2006年   2210篇
  2005年   2203篇
  2004年   1020篇
  2003年   881篇
  2002年   766篇
  2001年   842篇
  2000年   953篇
  1999年   1313篇
  1998年   1106篇
  1997年   951篇
  1996年   913篇
  1995年   803篇
  1994年   746篇
  1993年   732篇
  1992年   599篇
  1991年   528篇
  1990年   438篇
  1989年   363篇
  1988年   281篇
  1987年   173篇
  1986年   134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海参养殖技术之二 刺参养殖水环境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因子,水体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水生动物的摄食、生长、繁殖以及胚胎发育等活动,因此合理控制各项水体环境因子在刺参养殖的日常管理中就成为一项至为重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982.
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土壤酶活性的异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明  满秀玲 《森林工程》2010,26(1):1-6,11
利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兴安岭谷地不同死亡程度云冷杉林表层土壤(0~20cm)酶活性空间异质性和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脲酶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线性模型,土壤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或球状模型。②土壤酶活性各项指标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指标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均属较强以上(空间结构比均在75%以上),土壤转化酶为中等(空间结构比均在25%以上),土壤脲酶在较弱到中等之间变化。③云冷杉林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的自相关范围最大(0.58~3.08 m),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分别为1.41~3.98 m和0.91~4.29 m,而土壤脲酶自相关范围最小(15.426~16.673 m)。④土壤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空间格局明显,土壤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土壤脲酶的分数维分别为1.930~1.990,1.910~1.986,1.923~1.997和1.936~1.970。  相似文献   
983.
赤桉人工种子制备过程中微芽繁殖体转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包裹后的微芽繁殖体的生根和萌发生长即转株是以微芽为繁殖体制备人工种子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本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以及微芽发育状态与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微芽转株的关系,研究了包裹基质中直接添加诱导生根的生长调节剂及微芽生根预诱导对包裹后微芽转株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AA较IBA和IAA有较好的诱导微芽生根的效果;选取幼嫩及活跃生长的微芽是获得较高生根率的重要环节;包裹基质中直接添加诱导生根的生长调节剂未能解决包裹后微芽转株的问题;微芽经生根预诱导再附带生根介质包裹对微芽转株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微芽包裹后二周生根率可达813%,三周后转株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984.
蛋白质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原料,其乳化性对食品品质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通过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酶法改性、基因工程改性及复合改性等方法技术来提高食品蛋白质的乳化功能性,并为今后食品蛋白质加工过程中利用改性方法来提高乳化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5.
Liver fibrosis results from liver inflammation and progresses to liver cirrhosis or liver cancer. It is known that nonalcoholic liver disease is mediated by the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2 (MD-2)–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signaling pathway.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is also mediated by this pathway. To this end, we first established rat models of liver fibrosis by administering alcohol. Next, the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anti-TLR4 and anti-MD-2 antibodies.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activation of the TLR4/MD-2–TNF-α signaling pathway an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Moreover, the expression of molecules related to liver fibrosis was estimated. The morphology of rat liver tissue was observed through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and Masson staining. For in vitro studies, Kupffer cells (KCs) isolated from the liver were transfected with si-TLR4 and si-MD-2 and co-cultured with HSCs to determine the activity of HSCs. It was found that alcohol treatment activated the TLR4/MD-2–TNF-α signaling pathway and upregulated the molecules associated with liver fibrosis. However, inhibition of TLR4 and MD-2 partially reversed this trend. Notably, in vitro studies indicated that knockdown of TLR4 and MD-2 in KCs partially inhibited LPS-induced activation of KCs and HSCs. Overall,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lcohol induces liver fibrosis via the LPS-TLR4/MD-2–TNF-α signa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986.
[目的]为探究江西省引种省外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适应性与特征特性,从中筛选出适宜推广种植的茶树良种.[方法]以25份省外引进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测定其农艺性状、化学成分含量、抗逆性和制茶品质等15项性状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性状指标的贡献度与相关性,最终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引种品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15项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5.08%~57.20%,其中13项在10%以上,表明所引进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在江西省的适应性差异性较大,其中生长势、EGC、耐旱性、耐旱性最大,发芽密度、一芽二叶百芽质量、一芽一叶期、总游离氨基酸、EC、ECG、EGCG次之,水浸出物和绿茶品质得分最小;因子分析提取的5个主因子能够解释引种品种适应性的79.19%的信息,各性状对主因子均有相应的贡献,性状指标中生长势、发芽密度、耐寒性和耐旱性之间相关性较大,水浸出物、茶多酚、EGCG、EGC和一芽二叶百芽质量之间相关性较大,EGC、EC、咖啡碱和一芽一叶期之间相关性较大;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显示有11个品种的加权关联度在0.7以上,综合评价最好,依次为浙农117、福鼎大白茶、浙农113、鄂茶1号、迎霜、湘波绿2号、浙农902、白毫早、名山白毫、玉笋和春雨1号,这些品种的制茶品质优良,生长势较强、产量较大,物候期早,化学成分含量优异和抗逆性较强;11份品种评价为中等;3份评价较差.[结论]灰色关联度法可应用于茶树引种品种的适应性评价,综合评价最好的11份茶树良种可以在实际生产中进一步推广种植,也可以作为茶树品种选育时的遗传亲本材料,评价中等和较差的应谨慎引种.  相似文献   
987.
提高棉花产量是棉农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6 000 kg·hm-2以上籽棉高产水平应满足如下群体质量特征要求:品种为环境适应性强、高光效且化调敏感的抗虫杂交种;密度在2.40万~3.00万株·hm-2范围,棉花总铃数120万~135万;成铃时空均衡分布,伏前桃、伏桃、秋桃分别占5%、45%、50%,上、中、下部成铃各占35%、35%、30%,内、外围铃各占52%、48%。在6 000 kg· hm-2以上籽棉产量目标下,棉花个体要达到“120壮株型、555超大铃”标准,即株高120 cm以上,高质量成铃时间达到70 d,单株果节120个以上,单株50铃以上,内围成铃占52%、外围成铃占48%,秋桃占50%左右、铃重6 g以上。  相似文献   
988.
989.
990.
本文采用酶法预处理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并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纯度。花生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花生壳粉与水混合,半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按1:1(m/m)复配,用量0.25‰,50℃酶解30 min后,按料液比1:20(m/V)加入乙醇至终浓度60%,于功率1000 W,55℃超声波辅助提取60 min,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约为2.5%。选用D101型大孔树脂,上样缓冲液为pH 5.0的60%乙醇溶液,洗脱液为pH 10.0的70% 乙醇溶液,上样与洗脱流速为0.75 BV/h和1.5 BV/h。纯化后的花生壳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纯度分别为10.54%和5.85%,提高了90%和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