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13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1788篇
林业   5412篇
农学   3524篇
基础科学   1447篇
  5370篇
综合类   6373篇
农作物   3196篇
水产渔业   2497篇
畜牧兽医   3750篇
园艺   1780篇
植物保护   2980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664篇
  2021年   820篇
  2020年   785篇
  2019年   710篇
  2018年   3186篇
  2017年   3354篇
  2016年   1735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787篇
  2013年   846篇
  2012年   1867篇
  2011年   3331篇
  2010年   3108篇
  2009年   2272篇
  2008年   2202篇
  2007年   2417篇
  2006年   813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397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260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68年   4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981.
生物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20年来生物技术在牧草育种中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在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细胞杂交和胚抢救技术在克服种间杂交障碍、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技术在牧草品质改良、抗病虫、抗逆性育种和作为生物反应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2.
Li S  Zhou D  Lu MM  Morrisey EE 《Science (New York, N.Y.)》2004,305(5690):1619-1622
The bilateral cardiac mesoderm migrates from the lateral region of the embryo to the ventral midline, where it fuses to form the primitive heart tube.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migration and fusion are essential for subsequent stages of cardiac morphogenesis.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in Foxp4 mutant embryonic mice, each bilateral heart-forming region is capable of developing into a highly differentiated four-chambered mammalian heart in the absence of midline fusion.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left-right chamber specification, cardiac looping, septation, cardiac myocyte differentiation, and endocardial cushion formation are preprogrammed in the precardiac mesoderm and do not require midline positional identity or heart tube fusion.  相似文献   
983.
农用地为人类提供的多元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农业生态景观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是提升农用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占据一定面积的附属农用地在现有的农用地生态景观设计中常被忽略。为了有效发挥附属农用地的生态景观效应,增加农用地物种丰富度和相关生态系统服务,以生态系统服务作为切入点,对田坎、田间道路、沟渠和护坡等附属农用地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研究,重点研究附属农用地生态景观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5大类10种景观设计模块,并对其生态和景观效应、适用场地和组合应用进行了分析。该设计方法可以在满足农业生产辅助功能的基础上,构建能够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改善农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又能体现地域性特色的农业土地景观。   相似文献   
984.
选用田间开放式长期进行的夜间增温稻田(NW)、夜间常温+施加硅肥稻田(Si)、夜间增温+施硅稻田(NW+Si)以及夜间常温稻田(CK),分别采集耕层根际土和非根际土,设置4个氮添加处理,即NH+4-N、NO-3-N、酰胺态氮(尿素)和无氮,研究不同稻田土壤N2 O还原潜力对外源氮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4种稻田的根际土和...  相似文献   
985.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经济林生产生产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一系列经济林集约化栽培的新技术,对本区经济林的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6.
通过基础日粮中 (含铜 7 4 6mg·kg-1)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 0 ,10 ,2 0和 30mg·kg-1)对生绒期绒山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确定其日粮铜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 :1)基础日粮添加铜对采食量、氮代谢、DM及ADF消化率没有影响 (P >0 0 5 ) ,但NDF的消化率有升高趋势 ,添加 10 ( 5 6 72 %为NDF消化率 ,下同 )和 2 0 ( 5 7 16 % )mg·kg-1铜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 5 0 35 % ) (P <0 0 5 )。 2 )添加 2 0mg·kg-1铜组日增重 ( 4 2 5 0g·d-1)和饲料转化率 ( 6 2 5 6 g·kg-1)与对照组 ( 2 9 17g·d-1,4 3 5 8g·kg-1)和添加 10mg·kg-1铜组 ( 31 39g·d-1,4 6 5 0g·kg-1)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显著高于添加 30mg·kg-1铜组 ( 2 6 6 7g·d-1,39 86g·kg-1) (P <0 0 5 )。日粮铜水平对绒山羊绒毛的细度没有影响 (P >0 0 5 ) ,但添加 2 0mg·kg-1铜组绒毛生长率 ( 0 4 4mm·d-1)显著高于对照组 ( 0 39mm·d-1)和添加 10mg·kg-1铜组 ( 0 38mm·d-1) (P <0 0 5 ) ,而与添加 30mg·kg-1铜组 ( 0 4 0mm·d-1)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3)绒山羊生绒期日粮铜的适宜水平为 2 7 4 6mg·kg-1。  相似文献   
987.
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的免疫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免疫抗原AR-BSA免疫兔子,制得了高效价的抗毒死蜱多克隆抗体,采用改良高碘酸钠法将纯化的抗体制备了酶标抗体。利用所得的抗体与酶标抗体,分别建立了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的免疫化学分析方法,间接竞争ELISA法与直接竞争ELISA法的检测限分别为0.0033和0.0042μg·ml-1,它们的检测范围在0.005~2.0μg·ml-1之间,线性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988.
扶芳藤种质资源及变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扶芳藤野生资源及主要栽培种 (品种 )进行调查和收集 ,对其形态特征、生育期、年生长节律、繁殖习性、攀附特性、叶形、叶序及叶色季节性变化、花序及种子形态变异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和研究 ,得出扶芳藤在我国分布范围广、种质资源丰富、种内变异类型多 ,且生长期长、易繁殖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并根据其主要特征将扶芳藤种质资源初步划分为 1 9个类型 ,为进一步选种和遗传改良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9.
SOD对紫外辐射受损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自由基清除剂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紫外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 ,SOD、绞股蓝皂甙等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明显地提高紫外辐射损伤细胞的存活率 ,并且SOD的保护作用表现为防护与恢复两种不同的作用。又通过细胞电泳与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紫外辐射后其细胞膜及质粒DNA均受到了明显的损伤 ;SOD对细胞膜损伤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而对DNA不表现恢复效应。由此认为 :紫外线对细胞膜及DNA均有损伤 ,SOD恢复作用的主要部位在细胞膜而不是DNA分子。为进一步确定SOD的作用以及利用自由基清除剂制备高效的Bt农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0.
采用分期接虫和分期回收的方法,研究常规棉与转基因棉品种棉铃虫寄生性天敌在不同棉花品种间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棉铃虫第2~4代发生期以及卵期和幼虫期,转基因棉品种的棉铃虫卵、幼虫寄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棉品种。棉铃虫卵期的寄生蜂主要为拟澳洲赤眼蜂(Tricogramma confisum),幼虫寄生蜂为棉铃虫齿唇姬蜂(Compoletis chlorideae)等。由此可见转基因棉对棉铃虫寄生性天敌存在非亲和效应。通过对转Bt基因棉国抗22及其亲本泗棉3号棉铃虫不同世代间卵、幼虫寄生率的纵向比较,发现同一品种棉花上不同世代间棉铃虫卵寄生率差异不显著,而幼虫寄生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