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6篇
  45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而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在系统梳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推动作用和适应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意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人口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已不能满足需求,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可以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依据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农业生产经验,提出了我国西南地区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建议对策,制定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政策制度,完善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技术措施,综合开发和因地制宜选择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72.
甘草多糖对小鼠生长性能及细胞免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甘草多糖以不同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对其生长性能(体重)和对T细胞的E玫瑰花环实验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草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生长性能和T细胞的E玫瑰花环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73.
厚荚相思对风沙地土壤性状的改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滨海风沙地对厚荚相思 (A.crassicarpa)的生长情况、土壤性状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厚荚相思树能够适应沿海风沙地的恶劣环境条件 ,与木麻黄 (Casuarina equisetfolia)相比 ,厚荚相思树生长迅速 ,干形较通直 ,其土壤养分贮量及供应能力较强 .可望成为继木麻黄 ,湿地松 (P.elliotlii)之后 ,营造沿海海防林 ,改良林地立地条件的又一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474.
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鱼种生长、消化率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脂肪源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的鱼油、豆油、猪油、花生油和混合油(鱼油∶豆油∶猪油=3∶4∶3)制成5种等氮试验饲料,饲喂均重为(6.04±0.05)g的异育银鲫60d。结果表明,混合油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鱼油组和猪油组(P<0.05),但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效率(PER)、饲料系数(FCR)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豆油组的肠体比显著高于鱼油组和猪油组(P<0.05);猪油组的肝体指数(HSI)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猪油组的内脏指数显著高于混合油组(P<0.05);不同脂肪源对肥满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鱼体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磷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猪油组肝脏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和花生油组(P<0.05);肝脏中粗蛋白鱼油组和豆油组显著高于猪油组和花生油组(P<0.05);猪油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当豆油和花生油单独添加时,与添加鱼油组表现出相似的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体成分,而单独添加猪油,鱼体对...  相似文献   
475.
本研究从爆发性死亡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病样中分离培养1株大口黑鲈弹状病毒(M.salmoides rhabdovirus,MSRV)毒株,采用甲醛灭活大口黑鲈弹状病毒,制备佐剂灭活疫苗,免疫产蛋鸡,收集高免蛋,制备MSRV卵黄抗体,测定其效价、中和效果及对病毒复制和宿主细胞内凝集素基因(intelectin)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利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卵巢细胞株CO细胞分离培养大口黑鲈鱼弹状病毒,并用于佐剂灭活疫苗的制备;MSRV佐剂灭活疫苗免疫蛋鸡,成功获得MRSV的卵黄抗体,效价为1∶256,稀释度为1∶64时的中和病毒的作用最为明显,中和作用率达38.29%以上,病毒核酸拷贝数明显降低。同时,还可上调细胞内凝集素的表达。研究表明,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大口黑鲈弹状病毒具有明显的中和效果,为后续卵黄抗体作为免疫制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6.
为了确定狐狸肺炎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流行血清型与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2016—2017年采集河北省部分地区患肺炎死亡的狐狸的肺脏、心血等组织142份中分离到了105株E.coli,且RT-PCR检测犬瘟热病毒为阴性,人工感染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05株分离菌株中77株为致病性E.coli。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和PCR方法分别检测77株致病性E.coli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结果显示:77株致病性E.coli有9种血清型,其中以O1、O8、O78、O12为流行的优势致病血清型,77株致病性E.coli携带14种不同毒力基因,以irp2、fyuA、papC、fimC、iucD^a、colv、hlyF、ompT 8种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在32.5%~98.7%之间,其余毒力基因检出率较低。狐狸肺炎源致病性E.coli的优势血清型携带的毒力基因较多,至少携带9种毒力基因,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与毒力基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狐狸肺炎源E.coli流行血清型代表株TS(O1)1、QH(O8)2、QH(O78)3、TS(O12)4均对狐狸很强的致病性。本试验为狐狸肺炎源致病性E.coli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7.
禽白血病给养鸡业带来极大损失,目前检测该病病原的方法主要有ELISA、PCR及RT-PCR、原位杂交(ISH)、间接免疫荧光(IFA)等。本研究应用2株抗禽白血病病毒(ALV)p27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5D3和4F12研制了ALV快速检测试纸条。结果证明该试纸条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小鹅瘟病毒、鸡贫血病病毒没有交叉反应;采用p27表达蛋白检测试纸条灵敏性,检测下限达到70ng/mL;应用该试纸条检测71份临床样品,与商业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二者符合率达到93%。该试纸条的研制,为基层快速检测ALV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78.
褪黑素作为一种吲哚胺类生长激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够调节植物的逆境胁迫中的防御反应。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耐盐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幼苗‘白燕7号’的表型和生理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采用根灌水培培养,比较在单独盐胁迫和盐与褪黑素复合处理下,‘白燕7号’表型指标、渗透调节物质、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系统活性、编码抗氧化物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盐胁迫处理相比,添加外源褪黑素后‘白燕7号’幼苗的株高和根长显著增高,氧化胁迫造成的膜损伤减轻,且脂氧合酶相关基因LOX表达水平下调,同时渗透失衡得到有效缓解;在清除活性氧方面,编码抗氧化物酶的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酶活性显著提高,抗氧化系统活性显著提升,外源褪黑素最为适宜的浓度为150μmol·L-1。这些结果说明外源褪黑素在缓解燕麦盐胁迫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9.
旨在研究长江上游再生稻区头季稻缓控释肥优化方案对早熟杂交籼稻头季稻和再生稻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早熟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为材料,头季稻机插开展试验,设置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B-PCU)、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处理(B-SRFB)、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基一蘖处理(BT-PCU)...  相似文献   
480.
【目的】克隆水稻氨基酸透性酶基因OsAAP14的启动子序列并分析其时空表达特性,为解析氨基酸转运基因生物学功能及了解水稻对有机氮源的响应和氨基酸吸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R扩增OsAAP14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与pCAMBIA1391Z空载体质粒连接构建出启动子-GUS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侵染水稻中花11愈伤组织,获得OsAAP14基因的启动子-GUS转基因植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不同组织部位进行GUS染色,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各组织细胞部位表达,经5种不同氨基酸处理后进行根部GUS染色,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sAAP14基因在GUS染色部位的相对表达量,最后综合分析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OsAAP14基因启动子序列为1993 bp,与参考序列日本晴OsAAP14(LOC_Os04g56470)序列一致。该启动子序列含有MBS、P-box、ABRE、CGTCA-motif等激素或胁迫响应元件。从OsAAP14基因的启动子-GUS植株T0代中鉴定获得16个阳性转基因株系。T1代材料不同组织部位GUS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均显示,OsAAP14基因在水稻芽伸长的基部和叶片相对表达量较高,在根、叶鞘和穗也有一定表达,但在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石蜡切片分析结果显示,OsAAP14基因在根部皮层薄壁细胞、叶片的叶肉细胞、穗的颖壳内部细胞有较高的表达。碱性氨基酸的组氨酸处理下根中的OsAAP14基因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显著提高(P<0.05,下同),且赤霉素和脱落酸处理下,根中的OsAAP14基因相对表达量也显著提高。【结论】OsAAP14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均有表达,正常情况(未处理)下在水稻基部和叶片中相对表达量较高,但外源氨基酸和激素处理时,在根中该基因被诱导表达上调,说明OsAAP14基因正常情况下可能主要参与调控水稻地上部分氨基酸的运输,但当外界氨基酸和激素含量增加时则参与调控水稻根部氨基酸的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