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61篇
  157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试验研究了宰前短期添加不同剂量镁对PIC育肥猪肉质的影响。试验以PIC育肥猪为研究对象,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4头。分别在限饲基础日粮基础上每日补饲0、2、4、6 g镁。结果表明:每头添加镁2 g/d有提高色素含量趋势(P>0.05),添加4 g/d可极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7.41%(P<0.01),添加6 g/d显著提高肌肉色素含量(P<0.05);肉色评分随添加剂量的增加而提高,2 g/d可以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5),4、6 g/d可极显著提高肉色评分(P<0.01);随镁添加量的增加,肌肉pH值显著提高(P<0.05),6 g/d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宰前5 d补镁可增加肉色,显著提高肌肉pH值,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42.
杨瑞  张海龙 《森林工程》2012,(5):60-61,85
针对高速公路上汽车爆胎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通过对轮胎生热机理、轮胎爆裂机理的研究,阐述轮胎红外测温防爆预警系统的结构、基本原理,完成轮胎红外测温防爆预警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轮胎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当温度过高时自动报警,帮助驾驶员合理使用轮胎,实现轮胎防爆预警功能,避免因此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为车辆安全行驶,避免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研究表明,该系统对防止汽车爆胎的发生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3.
以濒危树种极东锦鸡儿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极东锦鸡儿种子物理性状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东锦鸡儿种荚结实率较低,且约有1/4种子受虫害;成熟种子含水量为6.6%,千粒重18.6 g。种子长、宽和厚存在一定变异。种子长度平均为0.42 cm,宽度平均为0.27 cm,厚度平均为0.24 cm,长宽比为0.64。种皮透水性良好。不同温度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8.33%。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发芽试验的第八天是计算种子发芽势的适宜时期。不同温度条件对极东锦鸡儿幼苗高度的影响极显著,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25℃有利于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的增加,较高温度(30℃)有利于幼苗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44.
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48头平均体重为(6.39±0.42)kg的(21±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为益生菌组,每kg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 CFU活菌.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第7天血清白介素-1β水平,显著提高断奶后第21天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回肠黏膜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空肠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便免疫球蛋白A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由结果可知,益生菌制剂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有效缓解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的仔猪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5.
采用野外试验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红松(Pinuskoraiensis)人工林下不同立地条件天然更新的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幼苗、幼树的数量、树高、地径及其生长量差异进行了比较。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水曲柳天然更新的主要立地因子进行量化和重要性排序,探索水曲柳天然更新的最适立地因子。结果表明,水曲柳幼苗在红松人工林下天然更新良好,更新类型以1~5a实生起源的更新层幼苗为主,具有较高的生长势;萌生苗个体间的生长势差异较大,但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其树高和地径的年平均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同龄实生苗;光照不足是导致实生苗和萌生苗年龄结构趋于幼年化的主导因子。红松人工林下水曲柳天然更新最适生境的立地因子为:林分郁闭度0. 4~0. 6,枯枝落叶层厚度3. 0~5. 2cm,阳坡中下坡位、坡度不大于5°,草灌盖度20% ~40%,土壤含水量30% ~50%,各因子的重要性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岩层倾向对喀斯特槽谷区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以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区顺/逆层坡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裸地(AL)、辣椒地(PL)、玉米地(CL)、林地(FL)、草地(GL)在顺/逆层坡的土壤入渗能力差异,并探讨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毛管持水量、黏粒以及粉粒含量在顺/逆层坡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毛管持水量方面,分别为PL与FL的顺/逆层坡差异最大,在黏粒和粉粒方面,CL的顺/逆层坡差异最大,且均为逆层坡>顺层坡。(2)除FL顺层坡的土壤渗透能力低于逆层坡外,其余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入渗能力均表现为顺层坡高于逆层坡。(3)土壤渗透特性在顺/逆层坡均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在顺层坡与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饱和持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在逆层坡与非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发现,顺/逆层坡土壤入渗能力的首要决策因素均为容重,其次分别为>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粉粒含量。(4)对比4种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模型,Philip模型对顺/逆层坡的土壤入渗过程拟合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岩层倾向的水土流失防治以及植被恢复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7.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菌糠,而这些营养丰富的菌糠往往被丢弃或燃烧,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导致霉菌和害虫的滋生,造成环境污染。香菇菌糠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食用菌培养料,试验研究了用香菇菌糠栽培榆黄蘑,再用榆黄蘑菌糠栽培鸡腿菇,为延长生物质资源循环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以花楸树成熟合子胚胎为材料,利用室内培养皿发芽法研究外源NO供体(SNP)、NO合成抑制剂(PTIO)、脱落酸(ABA)以及乙烯受体抑制剂(NBD)对花楸树胚胎萌发和幼苗发育初期活性氧(ROS)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SNP预处理可减弱PTIO或ABA对胚胎萌发的抑制作用,但不能减弱NBD处理对胚胎萌发的抑制作用.SNP预处理显著增加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但这种增加效应不能被PTIO解除.PTIO抑制SNP预处理引起的幼苗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增加.SNP预处理解除PTIO对根部超氧阴离子含量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胚胎萌发过程中反应氮调节的(NO依赖型)休眠解除和ROS积累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以牡丰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栽培密度、施肥量及有效含量3方面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每个因素设置5个水平,采用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因子效应的大小依次为有效含量>栽培密度>施肥量,适当增加施肥量、减小栽培密度将获得牡丰7号大豆的高产。  相似文献   
50.
Freezing deteriorates the baking quality of frozen bread dough by causing lethal injury to yeast cells and depolymerization to the gluten network.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biogenic ice nucleators in frozen food applications, the effect of extracellular ice nucleators (ECINs) from Erwinia herbicola on the baking quality of frozen dough upon three freeze/thaw cycl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ddition of ECINs to the activity of 2.4 × 106 units per gram of dough, hardening of bread crumb caused by three freeze/thaw cycles was alleviated by about 50%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Additionally, the bread from frozen dough with added ECINs showed 50% larger specific volum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 mechanism of cryoprotective effects from ECINs was possibly that ECINs helped in preserving the viability of yeast cells during freeze/thaw cycles. ECINs were able to improve the viability of log-phase and stationary-phase yeast cells in suspensions by about 100 and 10 fold, respectively, and viability of yeast in the frozen dough by 17%.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potential of ECINs as a cryoprotectant for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and biotechnology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