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32篇
  免费   667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林业   4395篇
农学   2255篇
基础科学   1061篇
  4364篇
综合类   4419篇
农作物   2748篇
水产渔业   2198篇
畜牧兽医   2455篇
园艺   1562篇
植物保护   2394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607篇
  2021年   556篇
  2020年   558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3071篇
  2017年   3196篇
  2016年   1585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1551篇
  2011年   2900篇
  2010年   2782篇
  2009年   1846篇
  2008年   1880篇
  2007年   2124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4篇
  196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沼肥施用对桃树缩叶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燕  乔慧  韩文彪  赵玉柱  陈灏 《北方园艺》2016,(10):112-115
以桃树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沼液稀释浓度对其缩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喷施沼液组较对照(CK)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桃树缩叶病的发生。其中以沼液稀释倍数为1/8处理的效果最好,于第3次喷施后7d,病叶率由50%降低至8%,枝条新叶平均增加5片,枝条生长了4cm,均高于其它处理;其次为沼液稀释倍数为1/4和1/16的处理,病叶率分别由45%降低至10%和52%降低至15%。  相似文献   
152.
153.
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两种除草剂二氯喹啉草酮与二氯喹啉酸茎叶处理对水稻田杂草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当二氯喹啉草酮和二氯喹啉酸有效成分剂量均为600 g/hm2时, 两种除草剂对稗属杂草、鳢肠的鲜重抑制率均高于94%, 其GR90为107.35~558.58 g/hm2; 对马唐和耳叶水苋的鲜重抑制率低于85%, 对抗二氯喹啉酸西来稗和千金子的鲜重抑制率低于50%; 不同的是二氯喹啉草酮对丁香蓼和异型莎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92.17%、94.33%, 均显著高于二氯喹啉酸(83.64%, 85.57%)。二氯喹啉草酮和二氯喹啉酸对1.5叶期水稻安全性差, 选择性指数为2.53~3.58; 对3.5叶期水稻安全, 选择性指数大于4, 各处理水稻鲜重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本着高效、安全、经济的原则, 不推荐二氯喹啉草酮用于防除水稻田禾本科杂草, 仅对部分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发生严重的水稻田, 二氯喹啉草酮可以作为补充除草剂。  相似文献   
154.
为明确我国不同种、地理来源和毒素化学型小麦茎基腐病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采用纸塔法对来自全国9个省市80个采样点分离的224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进行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镰刀菌的致病力不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假禾谷镰刀菌F.pseudograminearum及亚洲镰刀菌F.asiaticum致病力强于其他种。F.culmorum致病力显著高于F.pseudograminearum和F.asiaticum,而F.pseudograminearum,F.graminearum及F.asiaticum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华镰刀菌F.sinensis,木贼镰刀菌F.equiseti,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致病力较弱,三者间苗期致病力无显著性差异;多数省份F.pseudograminearum群体间致病力无显著差异,仅山东F.pseudograminearum群体的致病性显著低于河南群体;此外,产毒类型为3ADON的F.pseudograminearum群体致病力显著高于15ADON群体。  相似文献   
155.
五六十年代的宁夏, 农业发展落后, 农业科学发展刚刚起步, 引黄灌区的水稻和南部西海固地区的冬小麦分别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 其产量直接关乎当地群众温饱。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这些地区病虫害发生严重, 制约了当地的粮食生产。本文回顾了郭予元院士在宁夏进行病虫害科学研究, 为水稻稻瘟病、小麦麦种蝇和小麦腥黑穗病的监测预警, 防治示范做出的突出贡献。郭予元院士建立的预测预报体系及防治技术示范一直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 并给全国的病虫害防治做了示范。  相似文献   
156.
以4个引种燕麦(Avena sativa)为典型代表,对其不同生育时期根、茎、叶中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不同生育时期燕麦C、N、P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为燕麦饲草的科学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燕麦全株C、N、P含量分别为322.30~333.97、17.42~75.62、2.74~5.42 mg·g-1,燕麦根C、N、P含量分别为298.42~317.92、11.47~73.71、2.82~3.42 mg·g-1,燕麦茎C、N、P含量分别为311.25~338.86、10.15~75.16、2.44~5.06 mg·g-1,燕麦叶C、N、P含量分别为330.80~372.47、30.64~113.80、2.59~8.65 mg·g-1;各器官间C、N、P含量表现为叶>茎>根。此外,燕麦各器官C、N、P含量的积累过程具有一定季节特征,C含量积累过程受生育时期影响较小,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而N和P含量的积累过程受生育时期影响较大,其在拔节期~抽穗期均...  相似文献   
157.
158.
159.
松花粉破壁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松花粉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纤维素酶法、超声波法、发酵法和旋风破碎法对松花粉进行了破壁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0.
EEG spot-recording for clinical patients in the bed is always advocated due to easing patients and making them comfortable. But EEG signals recorded in the ward exposed to various noisesand interference is less effective in the EEG analysis. Atemporal-spatial filter is designed for noise removing of clinical EEG signals, the first filtering is temporal filtering using band-pass filter, and the second filtering is spatial filtering with ICA-based spatial filter.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various noises and interferences, such as power interference, blinking, eyes movements, muscle moments, ECG artifacts, etc., are removed effectively, individually or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