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3篇
  3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目的】分析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两个阶段不同水平盐胁迫处理对甜瓜生长的影响,为甜瓜耐盐资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甜瓜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处理浓度,分别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盐处理对甜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4个甜瓜品种在低盐处理下可以维持50%以上的发芽率和60%以上的发芽势,但高盐胁迫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现显著下降。各甜瓜品种萌发指标综合表现为网纹香>风味5号>西州密17号>黄皮9818。在150 mmol/L盐浓度时,黄皮9818受到的抑制影响比较明显,萌发速度较CK延长了49.8%。各甜瓜品种株高、茎粗、地上/下生物量积累随盐胁迫浓度的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与高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但相同浓度处理下网纹香受到的抑制作最小。盐胁迫均使4种甜瓜的根冠比随浓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再上升的趋势,且高盐浓度下明显高于CK。各甜瓜盐敏感指数和耐受性指数均下降,特别是耐受性指数在浓度为100 mmol/L下降相对明显,4个甜瓜品种在高浓度盐胁迫的敏感性升高,其盐分耐受性降低。盐胁迫下4个甜瓜的根系形态学参数变化基本一致,均呈下降趋势,并且与CK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盐胁迫下网纹香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生长期中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其它3个品种,网纹香适应在新疆盐碱土壤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202.
刘越  李雨珊  单姝瑶  杨磊  徐浩杰 《草业科学》2022,38(8):1420-1431
基于水量平衡及水源涵养深度计算方法,研究了2000?2018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34.23 mm,水源涵养总量为8.56×108 m3·a?1.林地、草地和湿地的水源涵养深度显著高于耕地和未利用地(P<0.05).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中东部高而西北部低,水源涵养深度越高其年际变幅越大.研究时段内水源涵养深度总体呈不显著变化,显著增加区主要集中在中高海拔区,显著减少区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区(P<0.05).水源涵养深度的时空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和土地覆盖类型的影响,其次是叶面积指数和温度.水源涵养深度与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面积指数和气温负相关.建议将保护区中东部设为水源涵养保护优先区,强化对林地、草地和湿地的保护.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未来保护区水源涵养深度将保持稳定态势.  相似文献   
203.
弄清宜章县耕地土壤硒含量及其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对掌握区域内耕地富硒程度、开发特色富硒农产品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采用网格布点、野外调查采样、分析测定、GS+半方差函数模型、克里金插值研究了宜章县耕地土壤硒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合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揭示了土壤硒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宜章县耕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64mg/kg,变幅为0.13~2.80mg/kg,变异系数为44.57%,属中等变异程度,耕地土壤富硒面积占比达到97.8%,;(2)土壤硒含量呈聚集性分布,中部有一条自东北向南从玉溪镇经梅田镇、浆水镇、长村乡、一六镇、笆篱镇、天塘乡的中高富硒带,块金效应值为0.505,说明宜章县土壤硒空间自相关性程度为中等,土壤硒含量受空间结构因素(自然因素)和随机因素(人为因素)共同影响;(3)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差异较大,板页岩发育的耕地土壤硒含量最高,平均硒含量达到0.76mg/kg;(4)不同土壤类型对硒含量有明显影响,潮土和黑色石灰土的土壤硒平均含量最高,均达到了0.68mg/kg,紫色土和黄壤硒含量较低,平均硒含量分别只有0.54mg/kg和0.53mg/kg;(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硒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锰、铜、锌和CEC显著正相关;在富硒农产品开发时,需考虑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并结合相应土壤管理、科学施肥、农艺措施等进行。  相似文献   
204.
为探明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的耗水特征、根系生理特性及产量对开花期干旱的响应,以抗旱性强品种"新春6号"(XC 6)和抗旱性弱品种"新春22号"(XC 22)为试材,在土柱栽培和大田条件下设置常规灌溉(CK)、开花期轻度干旱(T1)和中度干旱(T2)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滴灌麦田耗水特征、不同土层根系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干旱后2个小麦品种全生育期耗水量和耗水强度均表现为CK>T1>T2,拔节—孕穗期耗水模系数最大。T1处理复水后伤流液、根系活力、根系水力学导度(Lpr)、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提高,进而促进地上部质量和千粒重增加,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XC 22相比,XC 6伤流液、Lpr、根系活力、SOD、POD、SP含量、地上部质量以及产量均显著增加,T1处理下XC 6的伤流液、Lpr较XC 22高5.4%~25.1%,2.2%~15.7%;0—20,20—40,40—60 cm土层SOD (6.9%~20.0%,2.6%~24.7%和3.6%~31.1%)、POD (4.1%~19.1%,3.9%~25.2%和3.7%~21.6%)、CAT (7.8%~15.2%,8.3%~13.3%和10.8%~13.3%)活性及SP (4.5%~20.4%,0.8%~29.4%和1.3%~7.9%)含量显著高于XC 22。根质量、地上部质量和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与伤流液、Lpr、MDA和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处理与品种互作对Lpr、POD、CAT活性及SP含量影响显著。因此,抗旱性强品种开花期轻度干旱可降低耗水量,提高根系SP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地上部质量提高,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