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2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812篇
林业   856篇
农学   1037篇
基础科学   653篇
  1210篇
综合类   2897篇
农作物   366篇
水产渔业   280篇
畜牧兽医   1187篇
园艺   380篇
植物保护   41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12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比较研究了卯形鲳够(Trachinotus ovatus)成鱼和幼鱼阶段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结果表明:1)成鱼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胃〉前肠〉中肠〉幽门盲囊〉后肠〉肝;淀粉酶活性为前肠〉后肠〉幽门盲囊〉中肠〉肝〉胃;脂肪酶活性为前肠〉中肠〉后肠〉幽门盲囊〉肝〉胃。2)幼鱼蛋白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活性大小依次为胃〉肠〉幽门盲囊〉肝;淀粉酶活性为肠〉幽门盲囊〉肝〉胃;脂肪酶活性为肠〉幽门盲囊〉肝〉胃。3)成鱼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小于幼鱼,成鱼胃和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活性与幼鱼的差异显著;幼鱼胃脂肪酶活性大于成鱼,但其他器官的活性均小于成鱼。卵形鲳鳕幼鱼不同消化器官中的3种消化酶活性大小顺序与成鱼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992.
盐度胁迫及昼夜变化对鲻鱼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S0(盐度为0)、S10、S20、S33(对照)和S40 5个盐度梯度14d内盐度胁迫及其昼夜变化对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盐度胁迫对鲻鱼幼鱼的消化酶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盐度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变化规律都是在第0天~第7天升高,第7天~第14天降低,最终时(第14天)S0~S33蛋白酶活力呈上升趋势,S33~S40下降;S0~S20淀粉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S20~S33呈上升,S33~S40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2)对鲻鱼幼鱼消化酶活性昼夜变化的测定表明,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最高值分别在12:00和15:00,最低值均出现在6:00。因此,夜间设置定时投喂,可促进鱼类快速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993.
基于2019—2020年北太平洋灯光敷网渔业数据和海表温度、叶绿素、海面高度等环境数据,采用空间叠加图、频次分析与经验累积分布函数、K-S检验和GAM模型4种方法分析了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渔场的单位捕捞努力量(CPUE)时空分布特征及与关键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作业渔场重心分布范围为147°~153°E、39°~43°N,在4—8月向东北方向移动,9—11月则向西南方向折返。通过频次分析与经验累积分布函数分析,中心渔场区域最适海表温度为10.0~18.0 ℃,最适叶绿素浓度为0.2~0.6 mg/m3,最适海面高度为0.2~0.7 m。K-S检验分析表明,高值CPUE海域和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海面高度均有密切关系,最适范围分别为10.9~18.9 ℃、0.2~0.6 mg/m3、0.2~0.7 m。GAM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高值CPUE的最适海表温度为11.0~17.0 ℃,最适叶绿素浓度为0.3~0.8 mg/m3,最适海面高度为0.1~0.4 m。综合来说,CPUE高值区海域的最适海表温度为11.0~18.0 ℃,叶绿素浓度为0.2~0.6 mg/m3,海面高度为0.2~0.7 m。  相似文献   
994.
我国果品进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当前我国的水果进出口现状。指出了建立果树质量标准及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快建立果树良种繁育体系,推广适用技术和新技术,建设出口基地,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和贮藏保鲜水平,建立果树产业集团,是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以4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L)、高直链玉米淀粉(Z)、小麦淀粉(X)和木薯淀粉(M),分别以5%和10%的添加量配制了8种等氮和等能(CP 48%,GE 18.5 MJ/kg)的饲料(L5、L10、Z5、Z10、X5、X10、M5和M10)。用上述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23.46±0.19)g的大口黑鲈45 d,以评定大口黑鲈饲料的适宜淀粉源及添加水平。结果显示,饲料中淀粉的添加水平和淀粉源对大口黑鲈的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同一种淀粉的添加量从5%升至10%,L10、X10和M10组实验鱼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降低,但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升高,而Z5和Z10组间的上述指标的差异不显著;L10、X10和M10组的肝体比、脏体比和肝糖原含量均显著升高,但Z5和Z10组间的脏体比差异不显著;全鱼和肝的脂肪含量及肝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L10组的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Z10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及X10组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Z10组的血清补体活性显著降低;L5、Z5、X5和M5组的餐后3~12 h的血糖水平各自低于L10、Z10、X10和M10组。不同的淀粉源在相同的添加量的情况下,Z5组的淀粉表观消化率和肝体比显著地低于L5、X5和M5组,而脂肪沉积率显著高于L5、X5和M5组;M5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L5、Z5和X5组;Z10组的淀粉表观消化率、肝体比、脏体比和肝糖原含量显著低于L10、X10和M10组,而脂肪沉积率显著高于L10、X10和M10组;M10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L10、Z10和X10组。饲料中淀粉的添加水平和淀粉源对大口黑鲈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沉积率、肝体比、肝糖原含量、红细胞数、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血清补体活性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表明,饲料的淀粉源和水平对大口黑鲈的生长、体组成、血液学指标、餐后血糖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饲料中添加5%的蜡质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木薯淀粉均无妨碍,但添加10%的淀粉水平唯有高直链玉米淀粉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96.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常见的污染物,也是影响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超标会造成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等水生动物中毒甚至死亡。本文论述了亚硝酸盐的产生机理、毒性与危害以及治理方法等,以期为安全有效地降解亚硝酸盐、提高水产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修复生态环境的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哲罗鲑与细鳞鲑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性激素药物诱导和全人工繁育技术对野生哲罗鲑(Hueho taimen)与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进行远缘杂交.结果表明,哲罗鲑(♀)×细鳞鲑(♂)(HB,正交实验组)杂交的受精率、发眼率、孵化率和仔鱼上浮率与其双亲自群繁育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在胚后的不同发育时期HB杂交子代的死亡率和畸形率均低于哲罗鲑自繁(HH)和细鳞鲑自繁(BB)对照组.在内源性营养时期(卵黄囊吸收早期),HB、HH和BB的仔鱼体质量分别呈负增长、正增长、零增长趋势变化;在混合营养时期(开口-转口时期),HB和BB组鱼体质量呈正增长趋势变化,HH组体质量呈负增长趋势变化;在外源性营养时期(驯化时期),HB、HH和BB的鱼体质量均呈正增长趋势变化;无论在哪个时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长均呈正增长趋势变化.细鳞鲑(♀)×哲罗鲑(♂)(BH,反交实验组)的杂交经过2年多批次实验均未得到成活杂交子代,但在胚胎发育阶段BH的杂交受精率、发眼率均显著高于双亲(BB、HH)自繁对照组(P<0.05),但其孵化率显著低于双亲对照组(P<0.05),BH杂交子代在破膜后1~2 h内即死亡,刚破膜的仔鱼尾干中后段至尾鳍部分盘绕于卵黄囊表面不能伸展,且所有破膜仔鱼的尾干中后段均存在充血点,本研究认为,这种反交[细鳞鲑(♀)×哲罗鲑(♂)]子代不能成活的原因可能是由远缘杂交受精卵核质不相容所导致.  相似文献   
998.
施氏鲟精子诱导匙吻鲟雌核发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照射强度为10 188 μW/(cm2·s),照射距离为15 cm的紫外线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精子进行4~7 min的照射,用照射后的精子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卵进行人工授精,以探索精子的最佳紫外线照射时间.设计热休克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休克温度3因子、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探索人工诱导匙吻鲟雌核发育的理想热休克条件.结果表明:用紫外线照射5 min处理的施氏鲟精子,与匙吻鲟卵受精所得胚胎经染色体观察均为单倍体(n=60),表明照射精子遗传失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若热休克处理前受精卵保持在(18±013)℃,在一定的休克温度(35~39℃)条件下,于不同时间(受精后16~20 min)起始热休克,持续处理2 min均能诱导受精卵染色体加倍.对热休克处理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将受精卵于受精后18 min,在37℃的水中热休克处理2 min,二倍体诱导率最高,达18.8%.染色体鉴定显示,该条件下处理的胚胎均为二倍体(2n=120),未发现单倍体和非整倍体.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异源精子诱导匙吻鲟雌核发育机制以及匙吻鲟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与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与特性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了解鱼类各个消化器官的结构以及分布,其中的主要酶类所产生的功能效应,为今后深入探讨鱼类摄食、消化和吸收的生理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通过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雌鱼与伊犁鲈(Perca schrenki)雄鱼进行杂交,以期加快鲈鱼的生长速度,推迟其性成熟和提高上市规格.为减少饲养环境条件和人为管理差异造成生长试验误差,研究采用试验鱼同池混养的方法进行生长比较.在气提泵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经690 d的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鲈体重增长比黄金鲈快33.91%;杂交鲈的性腺发育被推迟或性腺发育不良;黄金鲈和杂交鲈的成活率分别为87.50%和82.08%,二者在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P=0.29).杂交鲈适宜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生长,杂交优势较为显著,可以取代黄金鲈进行集约化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