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6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874篇
林业   702篇
农学   730篇
基础科学   618篇
  1162篇
综合类   4230篇
农作物   632篇
水产渔业   371篇
畜牧兽医   1880篇
园艺   915篇
植物保护   583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410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477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1021篇
  2011年   1014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809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635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文章介绍了棉种加工成套设备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系统实现了包括电机转速、加工温度、液位等参量的实时检测及控制,实现了成套设备的自动控制功能。软件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应用表明,系统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提高了棉种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992.
植物的分类与识别是农业生产经营和植物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植物叶片识别是进行植物分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过去传统的做法是靠手工测量采集叶片原始数据进行人工分析。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在植物叶片识别过程中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并且得到的结果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图像纹理分析的植物叶片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三江平原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沟渠沉积物DOC含量和分布,探讨了3种土地利用方式对沟渠沉积物DOC含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沟渠系统虽然都是在湿地的基础上开挖而成,但是分散于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沟渠沉积物DOC含量及其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湿地开垦为农田利于沟渠各层沉积物DOC的累积,水田和旱田相比,旱田更有利于沟渠各层沉积物DOC的累积;沟渠沉积物DOC垂直分布随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穿过型沟渠和边界沟渠相比,边界沟渠沉积物DOC垂直分布显示出更强的沉积特点。挖沟排水和土地开垦耕作,不仅导致大量DOC向沟渠迁移并沉积在沟渠中,而且最终导致不同沟渠沉积物中DOC的含量和分布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4.
曹娥江干流氮素与水环境因子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氮素是作物的营养元素,以及河流主要水质指标之一,也是引起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对氮污染的控制与研究已经成为水体环境与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地区的曹娥江干流上7个取水断面的一周年(12个月)的实地水质监测,分析了曹娥江干流水环境因子(降水量、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与水体中总氮(TN)、可溶态氮(DN)、铵态氮(NH4 -N)、硝态氮(NO3--N)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大田作物作业期间的降水会引发农田氮素流失,从而增加水体中的总氮浓度,而大量的降水在引起氮素流失的同时,也可以起到稀释水体中总氮的作用;(2)可溶态氮浓度平均占总氮浓度的74%,可溶态氮对总氮的贡献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其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与总氮相一致,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下降的趋势;(3)在时间上铵态氮的浓度与水体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空间上铵态氮从上游到下游呈现出下降趋势;(4)在时间上硝态氮浓度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而空间上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5.
不同水分处理对野生早熟禾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5%、10%、15%、20%、23%,6个水分处理,研究了水分对8个野生早熟禾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旨在为野生早熟禾的引种驯化和草坪建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个野生早熟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根长和鲜苗重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肃南草地早熟禾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在土壤含水量5%时最大,其他7个材料在10%时最大,且显著高于同种其他水分处理(P<0.05);小药早熟禾和硬质早熟禾在土壤含水量10%时幼苗最长,其他6个材料在土壤含水量15%时幼苗最长;土壤含水量5%时8个野生早熟禾的幼根均最长;水分梯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明显抑制早熟禾的鲜苗重。  相似文献   
996.
为厘清外部市场环境对农户收入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分位数回归,基于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库(CLES),从要素市场发育的视角探究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对收入及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备的要素市场,市场发育不完备造成的劳动力配置扭曲会对农户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将农户分为不同收入组后发现,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备造成的劳动力配置扭曲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组农户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均等。由此提出以下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强农村要素市场建设,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努力缩小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究穗位高系数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采用125份玉米材料开展大田试验,测定株高、穗位高、穗位高系数、单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等性状指标。同时对1985—2019年可查文献中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1)株高和穗位高对单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穗位高系数对单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2)玉米株高分布在175.10~295.00 cm,穗位高在53.50—127.67 cm,穗位高系数在0.29~0.49,随着株高、穗位高、穗位高系数的增加,单穗粒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株高为267.76 cm,穗位高为99.46 cm,穗位高系数为0.40时,单穗粒数达到最大值;千粒重随着株高、穗位高、穗位高系数的增加先呈直线上升趋势,之后不再增加,千粒重达到最大值时,株高为292.25 cm,穗位高为80.95 cm,穗位高系数为0.50;产量随株高、穗位高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穗位高系数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穗位高系数为0.4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3)对文献和本试验的数据分别进行决策树分析,结果均表明,株高较穗位高...  相似文献   
998.
针对绿豆作物在高密植条件下播种单粒率低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以‘川渝绿1号’绿豆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工作压力、型孔直径和型孔数量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本研究所设计的气吸式绿豆密植精量排种器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以及排种器对作业速度和绿豆品种的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压力6.234 kPa、型孔直径2.255 mm、型孔数量60个为最优参数组合,此时排种器合格指数为98.75%、重播指数0.58%、漏播指数0.67%,满足设计要求;2)以最优参数组合进行速度适应性试验,作业速度≤7 km/h时,排种器合格指数均>97%、重播指数<1.5%、漏播指数<2%;3)排种器对绿豆的品种适应性试验中,不同绿豆品种的合格指数均>97.5%、重播指数<1%、漏播指数<2%,满足密植条件下绿豆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品种适应性,可以为绿豆密植精量排种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初花期冷害及预喷施烯效唑(S3307)对绿豆(Vignaradiata)叶片生理代谢和产量的影响,以‘绿丰5号’和‘绿丰2号’为材料,盆栽条件下,初花期预喷施S3307,同时连续低温(平均15℃)处理5d并每天取样,对绿豆叶片活性氧类物质积累(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保护酶活性变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花期冷害引起绿豆叶片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增加、超氧阴离子(O■)产生速率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不同时期都有所增加,低温处理1~5d导致‘绿丰5号’单盆产量显著下降11.58%~46.27%,‘绿丰2号’显著下降12.74%~44.75%。S3307具有抵御初花期冷害的作用,低温条件下,预喷施S3307能有效增加绿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H2O2含量和O■产生...  相似文献   
1000.
旨在明确菌株A144的分类地位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基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A144鉴定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菌株A144的抑菌谱,结果表明其发酵滤液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mali var.mali)、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以及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均有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68.15%±2.62%、28.90%±1.79%、33.77%±2.59%和11.43%±0.81%。以苹果树腐烂病菌为指示菌,从12种不同培养基中筛选出ISP2培养基为菌株A144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其发酵滤液的抑菌率达85.06%±0.86%。平板涂抹法和平板对扣法试验结果表明,其脂肽粗提物、蛋白粗提物和挥发性物质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均有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81.44%±0.92%、47.92%±2.25%和22.87%±4.40%。可见,菌株A144在苹果树腐烂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