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林业   167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65篇
  225篇
综合类   443篇
农作物   115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68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proliferation of fake and inferior edible bird's nest (EBN) products has recently become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concern.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EBN products, a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ELISA) was developed to quantitate sialoglycoprotein in EBN used in food and cosmetic applic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 sialoglycoprotein in EBN was found, extracted, purified, and analyzed. Sialoglycoprotein, considered the main carrier of sialic acid in EBN, consisted of 106 and 128 kDa proteins. A monoclonal antibody that could recognize both proteins was prepared. The heat-treated process did not change the affinity of sialoglycoprotein with the antibody. An optimized ELISA method was established with a cross-reactivity of less than 0.1% and an IC(50) of 3.3 μg/mL.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food and cosmetic samples,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LOD) were 10-18 μg/g. Recoveries of fortified samples at levels of 20 and 80 μg/g ranged from 81.5 to 96.5%, respectively.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were less than 8.0%.  相似文献   
22.
对2650份丰矮占1号的近等基因导入系进行大田耐低磷、耐低氮筛选,初步筛选出46份耐低磷株系和86份耐低氮株系。分别挑选12份耐低磷和耐低氮的株系进行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获得具有育种价值的5份耐低氮株系和1份耐低磷株系。讨论了大田筛选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乳酸质量浓度及菌丝形态为考察指标,对米根霉首批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适于米根霉半连续发酵的培养基,建立了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并进行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稳定性试验.得到首批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20 g/L,(NH_4)2SO_4 2 g/L,NaH_2PO_4 0.16 g/L,KH_2PO_4 0.14g/L,MgSO_4·7H_2O 0.2 g/L,ZnSO_4·7H_2O 0.22 g/L,CaCO_3 60g/L;补料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00g/L,(NH_4)_2SO_4 2 g/L,KH_2PO_4 0.1 g/L,ZnSO_4·7H_2O 0.33 g/L,MgSO_4·7H_2O 0.15 g/L,CaCO_3 50 g/L,摇瓶重复稳定发酵30批次,罐发酵重复稳定发酵20批次,葡萄糖转化率最高达到86%.  相似文献   
24.
三河马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明三河马遗传分化,参考牛(M57764)、羊(AF002110)、猪(M17704)、人(J03071)和鼠(X12630)等哺乳动物GH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用PCR方法从三河马基因组中扩增出一条长约2kb的DNA片段。PCR产物经pGEM-Teasy载体转化感受态DH5α株大肠杆菌,获得重组克隆子。DNA测序表明:三河马生长激素基因DNA序列长1923bp,含完整的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与猪、狗、牛、羊的GH的cDN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47%,92.63%,90.06%和90.37%。其cDNA所编码氨基酸与猪、狗、牛、羊同源性分别为97.21%,96.74%,88.84%和88.37%,表明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保守的。  相似文献   
25.
【研究目的】研究植物源类杀虫剂苦皮藤素乳油对茶尺蠖等害虫防治效果。【方法】应用0.2%苦皮藤素乳油,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分别处理茶鲜叶放入果酱瓶中,接上茶尺蠖二龄幼虫,进行室内防效评价实验;应用1500倍进行大田防效试验;应用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进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小区对比试验。【结果】应用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的0.2%苦皮藤素其结果表明;室内:0.2%苦皮藤素500倍,药后3天死亡率98.67%,1000倍的死亡率85.33%,1500倍的死亡率73.33%;大田防效:0.2%苦皮藤素1500倍药后10天防治茶尺蠖,防效为88.13%~90.69%;0.2%苦皮藤素500倍药后8天防治小绿叶蝉,防效为63.66%~80.11%。【结论】试验显示了该药剂对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期,可作为植物源类杀虫剂在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又称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法,研究河西灌区施钾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甘肃河西灌区合理经济的施钾量。结果表明固定N、P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后,与不施钾比较。施钾的啤酒大麦的产量增加279~1325kg/hm^2,增幅5.9%~27.9%,千粒重提高0.1~2.8g;钾水平在0~150kg/hm^2范围内,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产量、经济效益、千粒重也随之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说明施钾提高了啤酒大麦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改善并保证了啤酒大麦的品质,合理经济的钾用量为150kg/hm^2.  相似文献   
27.
豫州褐壳蛋鸡Ⅰ,Ⅱ系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豫州褐壳蛋鸡Ⅰ、Ⅱ系杂交效果研究表明,其生活力、主要生产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健雏率、育雏率、育成率、产蛋期存活率分别达到99.02%,97.87%,97.12%和93.35%,开产日龄提早6 ̄9d,全期产蛋254.20枚,料蛋比2.42:1。  相似文献   
28.
针对传统电液控制系统单一工作模式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负载口独立多模式切换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负载口独立控制,通过改变传统液压回路连接方式,为系统拓展多种节能工作模式并设计了多模式切换控制器。该控制器首先根据负载方向和速度方向,将系统切换至能量最优的工作模式;然后再根据工作模式为执行器进、出口配置最佳阀控策略,而泵控方式采用电液负载敏感方法使系统压力适应负载压力。为验证该系统在出口压力损失和能量再生两方面的节能效果,以传统电液负载敏感系统为对比对象,在小型挖掘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并评估能效。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电液负载敏感系统相比,采用负载口独立多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在不降低运动跟踪性能的同时,能有效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节能率达21.95%。  相似文献   
29.
[目的]采用非线性分位数回归法构建不同分位点的杉木可变指数削度方程,与非线性模型进行比较,以提高杉木干形的预测精度.[方法]利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的73株(793组)杉木解析木数据,选取4个可变指数削度方程,基于5折交叉验证,分别采用非线性分位数回归与非线性回归构建削度方程.选用调整后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  相似文献   
30.
刺蒺藜草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依据气候、海拔、人类活动等不同层面的12个环境变量建立刺蒺藜草适生性预测模型,模型AUC值高于0.9,表明模型结果可靠。预测显示:我国刺蒺藜草非适生区占73.66%;低度适生区占18.24%;中度适生区占5.11%;高度适生区占2.99%。其中广东、广西、海南几乎全境,福建、台湾、云南的大部分地区为中、高度适生区,具有最大的传入定殖风险。通过预测模型可以看出,bio_11(最冷季度平均温度)、hf_v3geo(人类足迹)、bio_18(最暖季度降水量)和bio_04(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等4个环境变量对刺蒺藜草在某地适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