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87篇
  免费   4615篇
  国内免费   2094篇
林业   2657篇
农学   2924篇
基础科学   1278篇
  4260篇
综合类   8045篇
农作物   1757篇
水产渔业   3430篇
畜牧兽医   7257篇
园艺   1066篇
植物保护   2522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667篇
  2021年   926篇
  2020年   1260篇
  2019年   1817篇
  2018年   1434篇
  2017年   1783篇
  2016年   1624篇
  2015年   1777篇
  2014年   1752篇
  2013年   2143篇
  2012年   2066篇
  2011年   2107篇
  2010年   2133篇
  2009年   1664篇
  2008年   1660篇
  2007年   1371篇
  2006年   1313篇
  2005年   1100篇
  2004年   621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488篇
  2000年   544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4年   9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分析杨秋林,郭玲,杨性恺,席延钰(内蒙古农牧学院基础课部,呼和浩特市,010018)摘要调查了呼市南郊大气污染源的现状,分析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了对呼市南郊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污染源,污...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以我国国民经济系统与河南省经济子系统的同构性为基础,利用河南省198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诺依曼最优生产强度和与之相应的最优价格,进而对照现行价格,提出了我国价格体系改革走向的基本构想,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容大丰”高效复合生态肥是最新一代以腐植酸为基质的可溶性叶面肥料,它集腐植酸、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为一体,经生化技术生产为膏状体。在合理使用基肥、正确使用“容大丰”高效复合生态肥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早采收。为研究“容大丰”高效复合生态肥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笔者于2004年、2005年进行了大白菜应用“容大丰”高效复合生态肥的试验。  相似文献   
74.
鸣禽鸟的发声中枢及其神经传导通路的研究曾庆华,赵玲,姜立嘉(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鸣禽鸟之所以能发出婉动听的鸣叫,不仅仅是依赖于外围发声器(鸣管)来完成,而是经过多级水平的相关中枢组成的机能系统密切配合统一调节方能完成的。这个机能系统称它为各级发声中枢...  相似文献   
75.
橡胶树低温伤害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人工零上低温下,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叶质膜透性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上升,抗冷品系的上升速率比不抗冷品系慢。呼吸强度和ATP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下降,抗冷品系下降速率比不抗冷品系慢。叶绿体Mg~(++)—ATPase活性也表现出明显抗性差异。可见,低温下叶组织的质膜透性、呼吸强度、ATP含量以及Mg~(++)—ATPase活性的变化与品系抗冷性有关。低温下呼吸强度、ATP含量与质膜透性变化呈负相关,质膜透性的变化与供能有关。  相似文献   
76.
我国经济林应对绿色技术壁垒的战略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我国经济林发展很快,但由于产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林农的不良耕作等原因,使按常规方式生产的产品安全质量下降,从而遇到了绿色技术壁垒的严峻挑战。只有抓住机遇,认真实施无公害生产,开发安全森林食品,才能拓展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使我国经济林产业开发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13个制材车间车间环境噪声的测试分析,揭示了制材车间环境噪声的现状和特性,车间噪声严重超标,其声压级较高值出现在1 ̄16kHz频带范围内,根据测试分析结果,提出了降低制材车间环境噪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8.
1. After 5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on income minus food cost between 21 and 40 weeks of age (SECR), a correlate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14.5% and 16.3% of the base population mean could be observed for income minus food cost between 41 and 60 weeks (IF60) in two lines of laying hens. The total responses up to 60 weeks amounted to 17.2% and 17.3% of the base population mean. A heritability of 0.30 for IF60 and a genetic correlation of 0.61 between SECR and IF60 were estimated.

2. The correlated relative genetic responses for 5 traits of the period between 41 and 60 weeks of age for the two lines were: 4.3% and 5.2% in egg number, 5.8% and 7.4% in egg weight, 8.4% and 10.8% in egg mass, ‐2.7% and ‐0.6% in body weight at 60 weeks, and ‐5.2% and ‐6.3% in food efficiency.

3. The estimated heritabilities of these 5 traits from the whole data set were 0.36, 0.75, 0.34, 0.71 and 0.17. The estimated genetic correlations between SECR and the same 5 traits were 0.30, 0.46, 0.61, ‐0.22 and ‐0.49.

4. A high genetic correlation of income minus food cost with egg weight and a low one with egg number were found in pullets, but the relationships were reversed in older hens.  相似文献   

79.
中国水稻三化螟防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为害水稻較重的螟虫已知有6种,以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 (Wlk.)最为重要,分布于我国中南部稻区。本文阐述了气候、食料、水稻栽培制度和生物等因素对三化螟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并指出作为螟虫食料的水稻及其栽培制度的作用更为明显。研究証明,三化螟的产卵、侵入、成活、繁殖和为害都与水稻的生育期有密切关系,水稻的分蘖期及孕穗期,都是水稻最易受害的生育期,在这两个时期被害,会造成枯心或白穗;而秧田期、移植至回青期、圓稈期和成熟期都对螟虫不利。螟虫的发生基数和生活环境条件,密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动,而这些都受水稻栽培制度的影响。发生基数决定于春季螟虫的有效虫源,其数量的大小对当年的螟虫,尤其对第一、二代的发生量有密切关系。螟害程度主要决定于:(1)种群数量和(2)水稻最易受害的生育期与螟虫盛发期配合程度的综合作用。为了加強防治,各地区必须因地制宜,利用耕作栽培措施,一方面尽可能消灭虫源、压低发生基数、控制以后各代螟虫的发生;另一方面力求改进栽培技术、調节水稻生育期,恶化螟虫的生活条件,避免或減輕螟害。化学防治也是治螟的一項重要措施。目前广泛应用的药剂是6%丙体六六六,每亩用量在防治枯心时为1.5斤,防治白穗为2斤。主要的施药方法为泼浇和撒毒土,两者对防治枯心的效果都很好;撒毒土防治白穗的效果虽稍差,但操作簡便易行。在螟虫发生期內,适值分蘖和孕穗的水稻田一般都要施药;但預测螟害低于1%的田块,可不防治。防治枯心的施药适期一般在孵化高峯前1—2天天开始,如虫量很大,要提前到盛孵始期用药。防治白穗的施药适期是:在蚁螟盛孵前孕穗的水稻,普通在盛孵始期开始施药;蚁螟盛孵后孕穗的水稻,在孕穗始期开始用药。稻螟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一种严重害虫,解放前因螟害常年損失稻谷10%以上。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領导下,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展,治螟工作貫彻了“防治并举、以防为主”的方針,“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使用药剂綜合防治”的策略;采用了准确的預测預报;开展了群众性的防治活动,基本上控制了螟虫的危害,1663年的螟害率已压低到2%左右,不少地区已降低到1%以下。这都是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紅旗光輝照耀下,領导、技术人員、群众三結合所取得的成果的  相似文献   
80.
林传光教授正确地指出抗病选种的研究在防治黃梢(龙)病上的意义。他認为柑桔黄梢病病毒可能具有毒力不同的株系。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林教授还認为在我国较北地区的所有柑桔树和在病区內許多健康的柑桔树皆已受黄梢病的弱系病毒的侵染,其所以还未发病乃由于受这些弱系病毒保护的缘故;这只能说是一种純粹的臆测,事实并不是如此。林传光教授肯定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对黄梢病发生的影响。作为一种传染性病害,黄梢病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不足为奇的。但林教授所列举的种种事例并不能说明这种关系。至于是否可能如他所说的通过选择地势和采用栽培方法在生产上有效地抑制黄梢病的发生,则尚有待試驗研究的証明。我認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的,将来的希望也不大。林传光教授的观点虽然不能用他所列举的事例来証明,但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