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7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447篇
林业   327篇
农学   258篇
基础科学   333篇
  513篇
综合类   2391篇
农作物   313篇
水产渔业   233篇
畜牧兽医   1030篇
园艺   445篇
植物保护   26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生防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溶菌作用、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5个方面,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在6种番茄病害即灰霉病、青枯病、早疫病、立枯病、枯萎病、根腐病防治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Soybean(Glycine max(L.) Merr.) is a typical short-day and warm season plant, and the interval between emergence and flowering has long been known to be regula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imarily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While the effects of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on soybean flowering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 dissection of the component photo-thermal effects has not been documented for Chinese germplasm. Our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ive-photo-thermal responses of 71 cultivars from 6 ecotypes spanning the soybean production regions in China. These cultivars were subjected in pot experiments to different temperature regimes by planting in spring(low temperature(LT)) and summer(high temperature(HT)), and integrating with short day(SD, 12 h), natural day(ND, variable day-length), and long day(LD, 16 h) treatments over two years. The duration of the vegetative phase from emergence to first bloom(R1) was recorded, and the photo-thermal response was calculated. The outcome of this characterization led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oto-thermal response among the different ecotypes. High-latitude ecotypes were less sensitive to the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ive-photo-thermal effects than low-latitude ecotypes; and(2) there wa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photoperiod and temperature, with the effect of photoperiod on thermal sensitivity being greater under the LD than the SD condition, and with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hotoperiodic sensitivity being greater under the LT than the HT condition.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implications for 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e study provide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hoto-thermal effects on flowering in soybean genotypes from different ecotypes throughout China and of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ir adaptation more broadly.  相似文献   
33.
条纹叶枯病是水稻(Oryza sativa L.)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STV11是从籼稻Kasalath中鉴定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根据Kasalath型条纹叶枯病基因STV11 KAS6个碱基缺失的功能性多态性序列差异,设计基于PCR的功能性分子标记qstv11。利用此标记对299份试验材料[5份抗病品种、5份感病品种、41份辽宁省育种材料、17份日本粳型材料、142份秋光/七山占重组自交系(群体A)、85份笹锦/Habataki//笹锦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群体亲本4份]进行基因型分析并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qstv11能够较好区分抗感基因型,而且在测试材料中与条纹叶枯抗性整体呈现共分离。41份辽宁材料中鉴定出含有STV11-R(抗)材料1份;日本粳型材料该位点均为STV11-S(感);群体A和B中分别筛选出粳稻背景STV11-R型材料24份和6份。  相似文献   
34.
以丙酮、乙醇及水作溶剂,研究了黄花蒿全株干粉的3种溶剂提取物及其提取物不同浓度对菜蚜的触杀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蚜虫都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回归分析表明随着浓度升高杀虫时间缩短。LD50结果说明丙酮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最强,乙醇提取物次之,最次是水提取物。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触杀效果和胃毒效果,表明黄花蒿各提取物均是触杀效果高于胃毒作用。  相似文献   
35.
膜联蛋白是一类有效的内源性调节蛋白,在Ca2+存在的条件下与膜磷脂结合,参与细胞活动的多种功能,其与肿瘤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等密切相关。作为膜联蛋白家族成员Annexin B1具有独特的氨基酸残基结构,与不同种属的寄生虫入侵特异性宿主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阐述了膜联蛋白的种类及膜联蛋白B1在猪囊尾蚴感染宿主机体过程中免疫逃避的作用,旨在探索其猪囊尾蚴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深入对膜联蛋白B1和囊尾蚴之间相互关系的进一步了解,以及膜联蛋白B1在寄生虫免疫中更深入的研究,对寄生虫免疫逃避的生物学意义和寄生虫病诊断治疗提供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36.
为践行绿色植保理念,推动胡杨河市农药减量控害,研究棉铃虫在新型种植模式(稀-早-优)下的诱控技术.以性诱、灯诱、食诱为主体,以化学防治技术为辅助,开展棉铃虫的理化诱控集成技术研究.结果显示,理化防控区棉田落卵量较对照区降低,新增蕾铃被害率降低,防治成本较常规化学防治区降低909元/hm2.然而,理化诱控技术单一使用较为容易,如何与化学防治集成需进一步探索.因此,在新型种植模式下,理化诱控集成技术可以更好地防治棉铃虫,保护天敌,调控生态平衡,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7.
调节播期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民勤向日葵菌核病发生严重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程度逐步降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播期为5月20日时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率较低,为6%;产量最高,为3 727.3 kg/hm~2。说明调节播期可以减轻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危害,5月20日左右为最适播期。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 N)抗逆性能、猪肠上皮细胞黏附率及抑菌效果。采用体外法对Ec N进行生长曲线绘制和耐酸、耐胆盐、耐热性能的测定;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考察了Ec N对该细胞的黏附率以及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的黏附抑制率;同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了Ec N对IPEC-J2细胞β-防御素-2和Toll样受体4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Ec N对高酸、高胆盐和高温环境具有一定耐受能力。2)Ec N对IPEC-J2细胞的黏附作用以对数期最佳,黏附率达33.96%,显著高于迟缓期、稳定期和衰亡期(P0.05)。3)Ec N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黏附抑制率达87.84%。4)Ec N还能上调IPEC-J2细胞β-防御素-2和Toll样受体4水平。结果提示,益生菌Ec N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能够良好地黏附猪肠上皮细胞,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凉蔗2号亲系广泛应用高贵化杂交育种方法,引入异质血缘多次回交,打破连锁遗传,重组有利基因,促进血缘多样化,实现超亲。进行凉蔗2号亲系遗传高贵化杂交技术研究,有利于为凉蔗2号用作广亲和力亲本,实施远缘杂交制种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0.
基于拐点集合判别的TBUD方法主要思路是分析拐点集合间的关系,并在高维空间进行划分,从而搭建判别模型,并将分析框架应用在特质波动率等若干指标上,利用实证数据得到结论。应用TBUD判别框架可以发现,特质波动率等指标无法对拐点集合进行清晰划分,因而并不具有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