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7篇
  免费   634篇
  国内免费   1168篇
林业   882篇
农学   1144篇
基础科学   526篇
  1315篇
综合类   4848篇
农作物   786篇
水产渔业   507篇
畜牧兽医   1850篇
园艺   732篇
植物保护   54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522篇
  2013年   691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899篇
  2010年   926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839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甜瓜种质资源的判别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鲁刚  王鸣 《园艺学报》1992,19(1):35-40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5%左旋咪唑注射液按10mg/kg 体重剂量的不同驱虫次数对生长育肥猪驱虫效率、中毒反应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60~240日龄全期试验内,分别于60和150日龄各驱虫1次的试验Ⅰ组猪日增重极显著高出对照组(不驱虫)的23.9%(p<0.01);也显著高于只在60日龄驱虫1次的试验Ⅱ组(p<0.05),尽管Ⅱ组猪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14.5%(p<0.05)。2)用药后,猪只应激毒性反应为100%,但均能自然康复。3)2次驱虫的效率比1次驱虫的高,且彻底。因此,用左旋咪唑给生长育肥猪驱虫,宜进行2次(分别于60和150日龄),可显著改善生长性能和提高经济效益,适宜在农(山)区养猪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洪水保险是一项重要的非工程防洪措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国家强制性洪水保险体制的国家,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我国的洪水保险体制还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中美两国尽管国情差异较大,但以洪水保险作为推进洪泛区洪水风险管理的经济手段,并以立法和国家计划等措施来保障实施的作法是值得借鉴的.本文就美国洪水保险制度的发展与沿革,寻找对我国建立洪水保险制度一些有益的启示,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各隔离株旋毛虫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旋毛虫国际标准种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和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 )为对照 ,对黑龙江省猪、犬旋毛虫对大、小鼠和猪的感染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4个旋毛虫隔离株均对大鼠不易感 ,但相对犬旋毛虫和 T.nativa而言 ,猪旋毛虫和 T.spiralis对大鼠的感染性较高 (P <0 .0 1)。猪旋毛虫、 T.spiralis、犬旋毛虫、T.nativa在大鼠体内的繁殖力指数 (RCI)分别为 (35 .0 2± 8.37)、(32 .10± 7.77)和 (2 .90±1.71)、(2 .6 6± 2 .19)。 4个旋毛虫隔离株对小鼠和猪的感染性存在着明显差异 ,猪旋毛虫和T.spiralis对小鼠和猪的感染性较强 ,其在小鼠体内 RCI分别为 (137.4 1± 7.80 )和 (15 9.86±7.4 7) ,在猪体内的 RCI分别是 (385 .6 8±4 1.5 1)和 (30 0 .5 5± 12 .4 5 ) ;而犬旋毛虫和T.nativa对小鼠和猪的易感性差 ,其在小鼠体内 RCI分别是 (6 4.98± 5 .0 5 )和 (5 8.15±4 .6 9) ,在猪体内的 RCI分别为 (0 .0 6 4± 0 .0 31)和 (0 .0 33± 0 .0 33)。研究结果揭示 ,黑龙江省猪旋毛虫相当于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spiralis) ,犬旋毛虫相当于本地毛形线虫(Trichinella nativa )  相似文献   
15.
用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对雏鸡进行一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试验 ,研究雏鸡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显示 ,在一次免疫试验中 ,各剂量组雏鸡均在免疫后 2天血清抗体出现较高的 OD值 ,之后呈下降趋势 ,11天后逐渐上升 ,到 12~ 13天时出现第 2个峰值 ,各组间的血清抗体 OD值比较 ,3 0 0 0个卵囊 /只剂量组极显著 (P<0 .0 1)高于 10 0 0个 /只、2 0 0 0个 /只和 5 0 0 0个 /只剂量组。在二次免疫试验中 ,8日龄首免、14日龄二免组雏鸡的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 ,峰值 (0 .3 75 )出现在二免后第 10天 ,其后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 (平均 OD值为 0 .3 5 ) ,并且其抗体水平显著地高于 6日龄首免、12日龄二免组 (P<0 .0 5 )。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表明 ,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有较强的免疫保护力 ,其免疫方式可选用一次免疫 ,剂量为 3 0 0 0个卵囊 /只 ,也可采用二次免疫 ,即 8日龄首免 (15 0 0个 /只 ) ,14日龄二免 (15 0 0个 /只 ) ,从抗体动态变化的稳定性看 ,二次免疫更佳  相似文献   
16.
JEV、PPV、PRRSV、PRV多联PCR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JEV、PRRSV二联 PCR,PPV、PRV二联 PCR以及这 4种病毒 4联 PCR对来自内蒙、广州、广西、天津、北京、吉林病料进行检测 ,共检了 1 4 6份病料。其中 PRRSV阳性 7份 ,PPV阳性 1 2份 ,PRV阳性 2 1份 ,PRV和 PPV混合感染 4份。并对 5份人工接种 JEV小鼠病料检测 ,其中 4份为阳性。随后对部分阳性 PCR扩增产物进行点杂交和核苷酸测序鉴定 ,证实了 PCR扩增准确性。对内蒙 PRRSV阳性扩增带测序结果显示 ,我国流行 PRRSV为美洲型 ,在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上有 3个碱基差异  相似文献   
17.
覆盖免耕在休闲期的节水和生育期的调温效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免耕覆盖、秸秆还田和常规耕作在休闲期的节水效果研究表明:在夏季休闲期,免耕覆盖比常规耕作多贮水30.62mm,比秸秆还田多23.91mm;在冬季储水灌溉期间,可将储水定额从2100m3/hm2减少到600和975m3/hm2。对春小麦生育期土壤表层,5、10、15、20和25cm处温度变化观测发现:免耕覆盖土壤温度在气温较低的8:00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在气温较高的14:00可以减缓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在19:00气温降低时可以减缓土壤温度的降低,使土壤温度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有利于调节农田小气候,创造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黄棚’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海拔300 m以上的山地栗园选出的实生变异优株。经多年高接鉴定和丰产栽培试验表明, 该品种早实, 丰产, 抗旱, 耐瘠薄, 品质优良, 为中早熟、适应范围广的炒食型板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下水位植物蒸腾耗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在甘肃省民勤治沙站利用非称量测渗仪研究了梭梭、柠条等 10种沙区植物的蒸腾耗水特征。结果表明 ,各种植物 5a的总蒸腾量由大到小排列为 :沙枣、花棒、沙木蓼、柠条、梭梭、白皮沙拐枣 ;随植物年龄增长 ,蒸腾系数有上升的趋势 ,而蒸散系数有下降的趋势 ;在民勤沙区 6~ 9月是主要蒸腾季节 ,该时段的蒸腾量占全年蒸腾量的80 %~ 90 % ;植物的蒸腾量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加 ,但增长幅度随物种不同而异。一般生长快的植物增长快 ,生长慢的植物增长慢。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分析巴旦杏在甘肃河西地区引种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用容器育苗和大田开沟点播相结合来培育接穗,以山桃为砧木嫁接巴旦杏的引种驯化技术.结果表明,容器培育接穗比直接大田点播出苗率、成活率分别提高了10%和15%;巴旦杏与山桃嫁接表现出极好的亲和性,嫁接成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