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0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154篇
基础科学   50篇
  214篇
综合类   1126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380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水生植物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50  
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进行了用狐尾藻、凤眼莲2种水生植物来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生植物能有效抑制底泥中TN、TP、硝态氮和氨态氮的释放;沉水植物狐尾藻比漂浮植物凤眼莲的效果好。底泥采取物理处理(塑料包被)后在短期内(15—20d)能暂时控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但不能保持长久,并在随后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物理措施如底泥包被不是控制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有效方法和根本途径,水生植物修复才能有效抑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今后将成为控制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3.
杜仲被确定为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持续林业试验基地的主要人工栽培示范经济树种。通过对林木生长状况调查和主要生态因子测定,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发现各样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海拔是影响杜仲生长最敏感因子,而加强林地抚育和管护是保证林木良好生长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四川悬钩子属植物种类、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学、繁殖特性等;已鉴定悬钩子属有28种7变种,其中光滑高梁泡、川莓、山莓、插田泡、红泡刺藤等分布广泛;繁殖方式有根蘖、种子、顶端生根和匍匐茎繁殖;并根据悬钩子的经济性状和用途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05.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测定了岷江上游理县云杉人工林、灌木林、经济林和农耕地的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云杉人工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田间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2)灌木林与经济林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差异不显著,但灌木林的土壤容重显著小于经济林;(3)农耕地的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显著低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说明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选择合理的植被类型和减少人为干扰对于岷江上游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功能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林权抵押贷款作为农村产权改革和农村金融的双重创新,不仅可以盘活森林资源,也可为林业发展提供融通资金。通过对四川省第一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中的三个县的入户调查和机构访谈,发现四川省林权抵押贷款发展较慢,主要原因就是贷款模式单一和创新不够。通过对四川省现有的林权抵押贷款四种模式的分析,同时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提出"基地+公司+林农联保贷款+集体森林保险"和"批发式资金模式+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两种新的贷款模式,并对其推进的路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不同腐烂程度毛竹蔸中的微生物菌群,结果发现细菌对数值最低为5.477,最高为7.380;真菌对数值最低为5.301,最高为6.903;放线菌对数值最低为5.740,最高为7.000;纤维素降解菌对数值最低为4.301,最高为6.477;木质素降解菌最低为4.415,最高为6.799。毛竹蔸腐烂过程中,前期各菌增长较快;中期细菌、真菌、放线菌对数值不断变化;后期菌对数值都较高;各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助和竞争。了解竹林砍伐前期的竹蔸腐烂规律,可为砍伐后的竹蔸降解提供参考,同时为竹蔸微生物在种级单位上的分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为全面掌握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种群特征,本试验运用两性生命表开展了以朱砂叶螨为猎物的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与捕食率研究。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不同发育阶段重叠,在雌成螨产卵期结束前雌成螨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Sxj明显高于雄成螨。单位时间(12 h)特定年龄-阶段繁殖力fx5、特定年龄繁殖力mx最大值分别为1.74和1.12粒/雌,单雌总产卵量为49.28粒。种群内禀增长率为0.27/d、周限增长率为1.31/d、净增殖率为26.61粒/个体、世代平均周期为12.34 d。在未成熟阶段,加州新小绥螨各螨态特定年龄-阶段捕食率Cxj均呈双峰型,雌成螨和雄成螨捕食率均随时间明显波动。加州新小绥螨取食朱砂叶螨的转化率为4.55、内禀捕食率为0.54、周限捕食率为1.72头。以朱砂叶螨为猎物时,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表现出较好的个体发育、种群增长和捕食能力,可作为控制朱砂叶螨的生防资源,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同时朱砂叶螨可作为加州新小绥螨四川种群人工繁殖选择的猎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9.
靖粳26号系由云南省曲靖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优异的抗逆性,是一个适应性较广的优质、高产、耐寒、多抗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0.
燕麦粉不含面筋蛋白,使燕麦全粉面条煮熟后易浑汤、蒸煮损失率大,目前只能温水浸泡复水食用,是限制燕麦更广泛推广的难题之一。为了满足市场对燕麦全粉面条的需求,以利用二级挤压技术生产的燕麦全粉挤压面条为试材,对成型面条进行了调湿老化、蒸制老化及冷冻老化处理,比较了不同老化方式对燕麦全粉挤压面条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湿老化处理的面条蒸煮损失率最小(2.26%~3.34%),蒸制老化次之(4.19%~5.19%),冷冻老化最大(5.16%~7.97%)。不同老化处理的面条感官评分差异不显著,以调湿老化处理24h的面条感官评分最高(87.2分);调湿老化处理面条的淀粉相对结晶度(12.47%~16.10%)、热焓值(1.044 0~1.056 0J·g-1)及回生值(519.5~558.0cP)均最大,蒸制老化次之,冷冻老化最小。综合分析可知,对燕麦挤压面条进行淀粉老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燕麦全粉挤压面条的蒸煮损失率,最优方式为调湿老化2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