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66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21篇
  64篇
综合类   331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90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比较新川中岛和艳红桃2个桃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以期为筛选出适应贵州省气候特点的优良桃树品种提高依据。[方法]连续3年(2011~2013)调查新川中岛、艳红桃2个在当地表现较好的引进桃树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抗逆性等内容,并进行比较筛选。[结果]2个桃品种在当地科学管理条件下,从综合比较结果看,新川中岛和艳红桃的树势分别表现为较强和强,枝条萌芽率分别为55.82%和55.81%,成枝率分别为28.39%和23.26%,叶片大小分别为17.1 cm×4.2 cm和19.5 cm ×5.0 cm,花的大小为4.8 cm ×4.7 cm和4.8 cm ×4.9 cm,座果率分别为43.19%和26.66%,成熟期分别为7月中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95.5和216.9 g,含糖量分别为13.5%和15.8%,单株产量分别为41.3和43.1 kg,果实可食率分别为94.35%和93.81%,都表现为适应性强。[结论]从综合比较结果看,新川中岛品种表现很好,艳红桃品种表现较好,适合在该地区适量发展。  相似文献   
32.
小鼠单个冷冻胚胎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建立单个冷冻胚胎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用小鼠单个4C鲜胚和冻胚RT—PCR产物,验证了冻胚和鲜胚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并从小鼠4C和8C冻胚的银染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了8C期的特异条带,通过再扩增、同收、克隆及酶切鉴定,克隆到了小鼠8C期胚胎差异表达的小鼠RP23—20A6基因。结果表明,所研究建立的单个冻胚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用于动物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土法炼锌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其转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废弃地复垦成为土法炼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重金属(Pb、Zn、Cd)的调控又是复垦中的首要问题.为了探索土法炼锌区废渣和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扩散和转化规律,对经过土法炼锌区河流进行了监测,以及用水浸提废渣、用HNO3和NaOH分别调控废渣和污染土壤的pH值、采用5步萃取法测定重金属化学形态、用腐殖质、EDTA、不同量的石灰等处理污染土壤后进行苗圃盆栽试验.结果发现,河流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水土流失,集中在悬浮物和沉积物,防止水土流失非常必要;废渣中的重金属用水浸提溶出量很少;废渣中的重金属随pH值降低溶出量显著增大,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随着pH值的增加溶出量减少,增加到9以后,溶出量反而增加,因而控制废渣的pH降低和适当提高污染土壤pH值可减少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废渣中重金属可交换态含量极低(<0.1%),其他的形态含量远远高于背景土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可交换态含量远远高于背景土壤和废渣;施用石灰使土壤中Pb、Zn、Cd的DTPA提取态分别降低了83.9%、23.1%和79.4%,白菜中Pb、Zn、Cd的含量分别减少97.2%、94.7%和89.4%,因而在土法炼锌区废弃地复垦中调控pH值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4.
废弃茶叶渣对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普通室内吸附实验方法,考察了铅离子原始浓度、加入茶渣量、废水的温度、pH及浸泡时间等对吸附的影响,在研究废水的pH、温度和浸泡时间这3种影响因素时,采用了正交实验法,得出茶叶渣对铅离子最佳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废水的pH为2、温度为60℃、浸泡时间为3 h时,茶叶渣对铅离子的吸附最佳.且废水的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大,浸泡时间次之,温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5.
不同薄膜自发气调包装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适合西兰花的自发气调包装材料,用0.02 mm的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薄膜对西兰花进行自发气调包装,5℃下贮藏30d。结果表明,3种自发气调包装处理不同程度地改善西兰花的保鲜效果。其中,BOPP包装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30d仍有较高的质量属性和外观属性,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均保持较高的水平,同时霉变率、切口褐变率、MDA和相对电导率处于最低水平。PP包装效果次之,PE包装效果较弱。因此,BOPP适宜作为采后西兰花的自发气调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36.
探讨饲养方式对城口山地鸡生长性能及部分肉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选取城口山地鸡适宜的饲养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将600只体况相近的1日龄健康城口山地鸡(公母各半)作为试验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放养的饲养方式,另一组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每组设5个重复,各60只.饲喂至4月龄时,分别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6只(公母各半),每组共30只鸡(公母各半)进行屠宰,取肉样,测定并比较生长性能、物理性状和肉质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4月龄城口山地鸡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性状方面,饲养方式对4月龄城口山地鸡公鸡胸肌pH值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公鸡胸、腿肌的L*值,a*值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他性状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饲养方式对4月龄城口山地鸡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根据舍饲效率更高、成本较低、便于管理的特点,笔者认为饲养城口山地鸡至4月龄时使用舍饲方式较适宜.  相似文献   
37.
为阐明连作对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省曲靖市、红河州、文山州3个典型烟区连作0、2、4、8年及以上的烟田土壤细菌进行16S rDNA V3~V4区域测序,并结合土壤化学指标分析连作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特有细菌数、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在曲靖烟区整体呈递增趋势,红河烟区呈递减趋势,文山烟区特有细菌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细菌群落丰度及多样性则呈递增趋势.在门水平上,3个生态产区连作土壤所获得的有效序列涵盖了94.32%~99.31%的细菌类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c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是主要的优势类群(相对丰度>4.0%),随连作年限的延长,不同生态区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和多样性存在时间和空间异质性.连作植烟土壤pH值、速效钾、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与细菌群落分布显著相关.研究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细菌群落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变化,在连作烟田土壤改良时加强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调控是关键.研究结果为云南典型烟区通过构建差异化的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理化环境以消减连作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节点接入切换机制和路由技术是井下定位系统的关键技术。根据矿井环境的特点,改进移动节点入网接入方式,提出移动节点地址分配的新方案。该方案中移动节点的地址不由协调器分配,在入井前由程序直接设定,且不随位置的移动而改变。仿真结果表明,提高移动节点入网成功率,减少了端到端的延时和丢包率,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39.
黑珍珠樱桃在黔北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历经7年(2003-2009年)对黔北地区黑珍株樱桃进行了引种观察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定植后第2年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3年大部分植株开花结果,第4年植株普遍开花结果,第5~6年以后进入盛果期。植株抗病、抗虫性较强,同时抗低温、抗旱、抗裂果较强。在海拨800~1200m,平地、山地和坡地栽植生长结果均良好。并提出了采用高标准建园、配方施肥、合理修剪、保花保果、合理疏花疏果、有效防治病虫害和合理采收等配套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0.
Inadequate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shipping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cut tropical flowers may accelerate the senescence process and cause chilling injury, leading to symptom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described for Heliconia bihai.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in cut inflorescences of H. bihai cv. Lobster Claw (LC) and cv. Halloween (HW) as well as symptoms of senescence and chilling injury. For such, changes in fresh weight, bract color (L*, a* and b*), percentage of absolute integrity (PAI) of cell membranes and leakage of potassium ions (LPI) were determined. The flowering stems were evaluated at five different intervals after harvest (0, 2, 4, 6 and 8 d). A refrigerated treatment (RT) with a temperature of 6.5 °C and 85% relative humidity was compared to a control treatment (CT) at room temperature of 24 °C and 66% relative humidity. Both cultivars stored at 6.5 °C exhibited dryness of bract tissue (symptom of senescence) and dark stains that became brownish and evolved to necrosis (symptom of chilling injury). The visual quality of inflorescences decreased with time in both cultivars maintained without refrigeration. The severity of chilling injury increased with the length of storage time in both cultivar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fresh weight of inflorescences in both treatments (RT and CT) and both cultivars (LC and HW). Bract color changed in both cultivars at 6.5 °C. There was no change in PAI throughout the evaluation period in the inflorescences stored at room temperature, whereas those stored at 6.5 °C for 6 and 8 d had lower PAI values. The inflorescences in the control treatment underwent no change in LPI values, whereas those stored under refrigeration had increased LPI values after the sixth day of storage.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cut Heliconia flowers were influenced by storage period and temperature, as demonstrated by visual symptoms of chilling injury and senesc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