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56篇
  免费   1864篇
  国内免费   2909篇
林业   3296篇
农学   3314篇
基础科学   1847篇
  3705篇
综合类   13493篇
农作物   2218篇
水产渔业   1435篇
畜牧兽医   4364篇
园艺   1990篇
植物保护   1567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1100篇
  2021年   1329篇
  2020年   1291篇
  2019年   1260篇
  2018年   918篇
  2017年   1340篇
  2016年   1014篇
  2015年   1458篇
  2014年   1496篇
  2013年   1885篇
  2012年   2523篇
  2011年   2548篇
  2010年   2395篇
  2009年   2237篇
  2008年   2261篇
  2007年   2166篇
  2006年   1798篇
  2005年   1482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650篇
  2002年   578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598篇
  1999年   457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姜立纲 《华北农学报》1990,5(1):117-123
蜂乐1号烟剂是一种最近研制成功的新型杀蜂螨药剂,其有效成分为溴螨酯.经室内外试验结果,对蜂螨有较强杀伤力,对蜜蜂十分安全.烟剂中的溴螨醋对雅氏大蜂螨的LC_(50)为0.26克/米~3,LC_(95)为2.92克/米~3 对蜜蜂则分别为71.45克/米~3和218.70克/米~3,二者分别相差274.8倍和74.9倍.一平箱蜂群一次用含0.45克有效成分的药,对蜂体上大蜂螨的防除效果平均93%以上.对蜂群每隔5天施药一次,经3次施药后蜂群状况正常.在施药3次后对所取蜜样进行检测,其中溴螨酯的残留量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规定的参考限量.该烟剂适于在蜂箱外施药,比目前国内一般的开箱施药方法提高工效15倍以上,更适用于许多过去不便用药的场合.  相似文献   
82.
茭白肉质茎膨大过程中的糖代谢与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单季茭白品种‘蒋墅茭’和双季茭白品种‘葑红早’为试材, 研究了秋季肉质茎膨大过程中物质运转的相关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肉质茎鲜质量、干质量快速增加,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含量总体上升, 后期出现下降, 蒋墅茭肉质茎中蔗糖含量较高; 糖分转化关键酶活性总体较高,转化酶活性以酸性转化酶较高且呈快速下降, 蒋墅茭的酸性转化酶活性高于葑红早而中性转化酶活性较低;蔗糖合成酶的分解方向活性显著高于合成方向, 且后期维持较高水平, 葑红早的双向活性均高于蒋墅茭;Z + ZR总体含量最高、下降最明显, GA4 其次, IAA也呈缓慢下降趋势, GA3、ABA含量极低, 且各激素均以葑红早高于蒋墅茭。茭白肉质茎干、鲜质量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同时, 而内部生理生化快速下降, 说明茭白肉质茎膨大过程具有特殊性, 并且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3.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不同时期施15N - 尿素, 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 施用15N - 尿素, 经根系吸收后, 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 中, 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 的形成, 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 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 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 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 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 植株对15N - 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4.
红千层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红千层离体快繁的若干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叶片在MS + 6-BA 115 mg·L - 1+NAA015 mg·L - 1中的愈伤组织诱导率43% , 并可直接从愈伤组织表面分化出不定芽, 分化率为69.2%; 腋芽启动培养基为MS + 6-BA 1~1.5 mg·L - 1 + NAA 0.5 mg·L - 1 , 萌动率为77%; 继代和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1 mg·L - 1 +NAA 0.25 mg·L - 1 , 平均增殖系数为16.7; 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 /2MS +NAA 0.25 mg·L - 1 , 生根率96.1%; 试管苗生根培养30~35 d移栽, 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5.
曹建康  姜微波 《园艺学报》2005,32(5):783-787
 Acibenzolar-S-methyl (ASM) 是重要的植物抗病基因诱导剂。鸭梨果实经过负压渗透ASM诱导处理后接种黑霉病(Alternaria alternata) 。结果表明, 0.5 mmol·L - 1 ASM能有效抑制鸭梨果实损伤接种病害和自然侵染病害的发生。ASM处理果实具有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和几丁质酶(CHT) 活性, 积累了较高水平的H2O2 和酚类物质。离体试验表明, ASM不对病原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ASM处理对果实病害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了果实抗性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86.
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的SCAR标记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以桃品种‘京玉’和‘美味’的正反交69株F1 群体为试材, 利用RAPD技术扩增出了与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G/ g) 连锁的2 258 bp的多态性片段, 经克隆、测序后, 根据获得的序列重新设计了两对引物进行SCAR转化。引物对BFP94 /BFP95在有毛和无毛个体中均扩增出了2 258 bp的片段, RAPD显示的多态性消失。利用引物对BFP96 /BFP98成功将RAPD标记转化成了SCAR标记, 并命名为SCP2022258。该标记仅在果实有毛的个体中出现, 与有毛/无毛性状的连锁距离为718 cM, 且扩增稳定, 为桃果实有毛/无毛性状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茭白主茎地上部养分积累和转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有代表性的茭白品种为试材,测定了植株主茎生育过程中地上各部位干、鲜质量的积累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田间封行前,植株主茎叶和短缩茎的干、鲜质量持续缓慢增加;封行后至肉质茎快速膨大前,短缩茎的物质积累超过叶片和叶鞘;肉质茎快速膨大期间,干物质积累主要在其前期,同时短缩茎等其余部位干、鲜质量明显下降;之后肉质茎干、鲜质量增加趋缓,叶片、叶鞘质量仍持续下降,而短缩茎质量回升,进入新一轮物质积累期;主茎的总干物质量在封行后迅速提高,在肉质茎充分膨大后下降。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在生育进程中总体呈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肉质茎快速膨大期间迅速大幅上升,紧接着又快速回落。  相似文献   
88.
五种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乙草胺等5种常用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将供试农药按一定浓度梯度加入到PDA培养基中,接种真姬菇茵块,测量茵落的直径,计算出茵丝平均生长速度。并借助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五种常用农药对真姬菇茵丝生长速度的影响,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原材料中的农药残留对真姬菇茵丝生长的影响以及在栽培过程中真姬菇子实体对农药残留的富集或弱化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9.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毛头鬼伞多糖中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HAPEC-PAD),建立了一种测定多糖中单糖比例的方法。以NaOH为淋洗液、CarboPac^TM A20预处理柱,CarboPac^TMPA20分离柱,金工作电极,Ag/AgCl参比电极,8种自然界中常见单糖标准品做混合标样,探索方法可行性。在淋洗液浓度为2.5mmol/L时,各种单糖组分得到有效分离,其线性和重现性均良好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毛头鬼伞多糖中单糖比例;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节省时间和试剂等优点。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氨苄青霉素(Amp)、羧苄青霉素(Carb)、头孢霉素(Cef)和卡那霉素(Km)对梨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梢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Amp对巴梨叶片分化影响较小,当浓度达500mg/L时,其出愈率和不定梢再生率分别为96.48%和56.17%,与对照差异不显著;Cef浓度在50-300mg/L时对巴梨和身不知叶片再生均无显著影响,只有当Cef浓度高于400mg/L时,巴梨的不定梢再生率才受到显著抑制;巴梨和身不知叶片对Carb的反应不相同,低浓度(≤200mg/L)的Carb对巴梨的出愈率和不定梢再生率影响较小,却显著抑制身不知的不定梢再生率,高浓度(≥300mg/L)的Carb不仅极显著抑制巴梨和身不知的出愈率,而且完全抑制了2者的不定梢再生;Km浓度大于10mg/L时,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增大,当Km浓度达100mg/L时,巴梨和身不知叶片死亡率达100%和96.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