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4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林业   738篇
农学   1006篇
基础科学   493篇
  917篇
综合类   2897篇
农作物   477篇
水产渔业   288篇
畜牧兽医   1281篇
园艺   511篇
植物保护   38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45篇
  2009年   566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榆林市风沙区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榆林市风沙区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可有效降低风沙危害、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根据该区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以小叶杨、沙柳、沙棘、柠条、爬地柏等乔灌木为主,提出4种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1)对于平缓沙丘及丘间低地,采用迎风坡前方下部种植灌木或每隔1个沙丘进行乔灌混交的种植模式;2)对盖沙土梁峁坡及沟坡,采用在沟坡配置灌木纯林,梁峁坡为乔灌混交的模式;3)沟谷地川滩地地势平坦,坡度较小,以农田防护林带建设为主;4)盐碱土河滩地主要选择耐盐渍的树种和草种,与河水主流方向成30°~45°交角栽植林带,采取行间混交或带状混交。这些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可为同类地区的水土保持植被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2.
The amyloid-like fibrillation of soy β-conglycinin subunits (α, α', and β) upon heating (0-20 h) at 85 °C and pH 2.0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circular dichroism (CD), binding to amyloid dyes (Thioflavin T and Congo red),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he fibrillation of all three subunits was accompanied by progressive polypeptide hydrolysis. The hydrolysis behaviors, fibrillation kinetics, and morphologies of amyloid-like fibrils considerably varied among α, α', and β subunits. Faster hydrolysis rates and special fragments were observed for the α and α' subunits compared to the β subunit. However, the order of the fibrillation rate and capacity to form β-sheets was α' > β > α, as evidenced by CD and Thioflavin T data. Moreover, sequential growth of twisted screw-structure fibrils, leading to macroscopic fibrils with distinc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as observed for β-conglycinin and individual subunits. The different fibrillation kinetics and morphologies of α, α', and β subunits appear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typical sequence of peptides. Besides, the disruption of ordered structure of fibrils occurred upon further heating (6-20 h) due to extensive hydrolysis. These results would suggest that all subunits are involved in the fibrillation of β-conglycinin, following multiple steps including polypeptide hydrolysis, assembly to amyloid structure, and growth into macroscopic fibrils with a fibril shav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23.
土壤容重对红壤水分溶质运移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测定南方第四纪红壤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土壤水分水平入渗过程和溴化钾溶液穿透曲线,分析了土壤容重对入渗速率、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根据CDE模型、运用CXTFIT软件对溴离子的穿透曲线(BTC)进行拟合.并求其运移参数.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运移速率和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红壤容重增大而减少;随着容重增大,Br-的水动力弥散系数D增大,阻力因子R也增大.  相似文献   
124.
为揭示三唑磷农药在水稻中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水稻(内2优6号和秀水09)不同组织部位中三唑磷分布和动态趋势。水稻抽穗前,经不同浓度三唑磷(2250、4500mL·hm-2)处理一次,分别于0、1、3、7、14、21、60d测定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等部位中三唑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为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施药后第21d,2种水稻品种叶片中三唑磷的降解率均大于95%;水稻茎秆、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其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出现最高浓度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施药后第0、0、1~3和21d,进一步表明,水稻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叶片中相应过程具有一致性,而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其在叶片和叶鞘中相应过程具有显著的滞后性。结合实际生产,水稻抽穗前应严格控制三唑磷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  相似文献   
125.
陈刚  姜霞 《农业环境保护》2010,(7):1283-1289
表面活性剂能够快速高效处理石油污染土壤,但由于所选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配比、土壤性质、污染物种类的差异,洗脱效果和作用原理不尽相同。通过研究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对石油烷烃的表观增溶和从受试土壤中的洗脱过程,探讨和阐释影响洗脱过程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烷烃洗脱效果较单一表面活性剂更好,且随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中的组分配合比例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同时能够降低胶束的成束浓度要求,扩大目标物在单位胶束内的容纳量,促使各目标长链烷烃进入胶束内部的趋势加大。复合表面活性剂的适用不仅能够改善胶束构成,且组分间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在保证较高洗脱效率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试剂用量,有效地克服土壤的吸附作用,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降低,对土壤质量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6.
风送式喷雾机导流器结构优化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风送式喷雾机风筒内部结构影响风场的分布及喷雾机的效率。该文利用仿真方法,研究了风筒内导流片数目对内部流场的影响;仿真研究柱形导流器、锥形导流器及半椭球形导流器结构对风筒流场的出风速度、压力损失的影响;以效率高为优化目标,优化导流器的形式及结构;利用试验样机,对安装优化后导流器的风筒进行了实际测量,并与导流器优化前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导流片数目一般以4~5为宜;导流器优化后,当风扇工作转速为2926.5r/min时,可节约电能4.88%。导流片的安装既有利于将风筒内的旋转气流转化为轴向的气流,同时又产生压力损失;导流器的结构对风筒的压力损失率、出风口风速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半椭球导流器产生的压力损失率最小。  相似文献   
127.
通过盐碱性防护林地播种大麦、小麦和大豆的试验,结果显示:夏季高温干旱期间,实施播种大豆防护林地土表(0~20 cm)层的可溶性盐分和PH值分别为0.65 g﹒kg-1和7.04,与实施播种大麦和小麦无明显差异,有机质(29.88 g﹒kg-1)、速磷(91.10 mg﹒kg-1)、速钾(23.10 mg﹒kg-1)和速氮(134.43 mg﹒kg-1)则分别比实施播种大麦和小麦有明显增高,并且存在极显著差异;3种作物播种后,防护林地没有出现“返盐碱”(发白)现象.表明:实施播种大豆对改善林地土壤条件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播种大麦和小麦.  相似文献   
128.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种子萌发转绿作为植物幼苗形态建成的基础对盐胁迫最为敏感。本研究以Col-0、Ler野生型拟南芥和osr1短根突变体拟南芥为试验材料,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得到调控根生长的DAR2(DA1-Related Protein 2)基因。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发现生长10 d的Col-0幼苗在200 mmol·L 1氯化钠条件下处理6 h和12 h,DAR2基因受盐胁迫诱导;200 mmol·L 1氯化钠处理后,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萌发1 d的根尖韧皮部和3 d的叶片pDAR2::GUS的表达上升,进一步表明DAR2基因受到盐胁迫的诱导。统计不同MS培养基[0(CK)、100 mmol·L 1氯化钠、150 mmol·L 1氯化钠、200 mmol·L 1氯化钠、150 mmol·L 1氯化钾、200 mmol·L 1甘露醇]上Col-0和dar2-3的萌发率和转绿率发现:随着氯化钠浓度的逐渐增大,突变体无论萌发还是转绿时间明显比野生型晚。在150 mmol·L 1氯化钾和200 mmol·L 1甘露醇培养条件下,萌发和转绿的时间也比野生型要晚。这些结果表明突变体在萌发和转绿期对盐胁迫的敏感性比野生型明显增强,进一步证明了突变体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并不是对离子的特异响应。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逆境胁迫下植物早期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通过生物技术改良作物抗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9.
以浙江杭州郊区为例,研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提供借鉴。选取当地3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类型,调查由传统水稻生产改为种植高经济收益的芦笋、葡萄或芥菜后不同年限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田改种芦笋后,除铵态氮以外,土壤表层中的其他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全氮、全钾以及硝态氮的增幅延续到剖面深层。其他两种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也有相似规律,其中有效态养分增幅更为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养分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水稻田改种芦笋后全氮和全钾的浓度增加最为显著,而改种葡萄后变化最大的养分是速效钾,改种芥菜后土壤硝态氮上升更显著。因此,水稻田转变成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会引起土壤表层乃至剖面深层养分浓度的增加,可能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易引起养分流失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30.
菜地氮肥用量与N2O排放的关系及硝化抑制剂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舞  夏永秋  颜晓元  周伟 《土壤学报》2013,50(4):743-751
通过连续种植四季蔬菜近一年的大田试验,探究高施氮水平和低氮肥利用率的蔬菜生产系统中,N2O排放量与氮肥施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其机理,并研究硝化抑制剂减少菜地N2O排放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水平为N 0~1 733 kg hm-2a-1间,无论氮肥中是否添加硝化抑制剂,N2O总排放量与氮肥施用量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即氮肥施用量高时,N2O排放率也高.在各氮肥水平处理下,硝化抑制剂均能降低N2O排放,抑制率为8.75% ~ 25.28%,且这种减排效果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氮肥施用量为N 300或400 kg hm-2季-1时,施用硝化抑制剂减少N2O排放所带来的效益略高于其成本,因此,即使不考虑氮肥利用率的提高等因素,施用硝化抑制剂仍是一种有利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