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25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1688篇
林业   2326篇
农学   2243篇
基础科学   1406篇
  3550篇
综合类   4980篇
农作物   1306篇
水产渔业   1052篇
畜牧兽医   5637篇
园艺   691篇
植物保护   1512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612篇
  2020年   563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453篇
  2017年   752篇
  2016年   663篇
  2015年   967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1453篇
  2011年   1332篇
  2010年   1080篇
  2009年   984篇
  2008年   913篇
  2007年   955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1512篇
  2004年   1012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513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91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239篇
  1987年   169篇
  1986年   177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98篇
  1979年   133篇
  1975年   137篇
  1974年   129篇
  1973年   118篇
  1972年   138篇
  1971年   119篇
  1969年   103篇
  1968年   113篇
  1967年   125篇
  1966年   10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镉污染土壤上施用石灰、硫酸镁、硫酸锰和活性炭不同用量以及交互作用对小麦生长和吸收重金属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施用适量的硫酸镁、硫酸锰或与石灰配合能明显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单施石灰或与活性炭配合施用降低了小麦籽粒产量;与对照(CK)相比, 所有处理秸秆产量均下降。施用硫酸镁能显著降低小麦籽粒和秸秆中Cd浓度,且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低量硫酸锰能有效降低小麦籽粒和秸秆中Cd浓度,高量反而增加小麦对Cd的吸收。石灰、活性炭单独施用或配合施用都能明显减少小麦对Cd的吸收,但籽/杆中Cd比却随石灰用量的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叶面喷施硫酸镁对降低小麦吸收镉的效果与土施相当,但叶面喷施硫酸锰却比土施硫酸锰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中的镉浓度与吸收量。硫酸镁与硫酸锰,或石灰、硫酸镁和硫酸锰3种物质配合施用,对小麦籽粒镉浓度和吸收量的降低表现出明显的正交互作用,对抑制小麦体内镉从秸秆向籽粒的转移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92.
茶厂粉尘指茶叶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灰尘、烟尘等污染要素。介绍了茶厂粉尘浓度、粉尘成因、粉尘粒度特性以及粉尘理化特性,系统地研究揭示茶厂粉尘的产生、传递和累积效应。考虑到茶叶生产车间物料的特殊性以及茶厂布局优化和清洁化生产具体要求,探讨了抖筛机、平面分筛机、平面撩筛机、切茶机、风选机、匀堆装箱机的尘源控制方法,以及与之相结合的解决粉尘污染具体措施。通过综述近年来有关茶厂粉尘控制的新技术,超声波雾化除尘、袋式除尘、静电除尘、声波清灰等在茶厂除尘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了茶厂粉尘控制存在的技术难题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为进一步明确茶厂粉尘有效控制的系统性方法及相关的评价指标提供了思路和依据,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3.
大蒜收获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大蒜收获效率低、损伤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蒜收获机,主要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操纵系统、振动系统及切割系统。同时,采用了二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方法对影响其性能的入土深度和入土角度这两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参数优化试验,获得取整后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入土深度8cm,入土角度2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挖出率为97.96%,大蒜损伤率为1.03%。研究结果对大蒜收获机的研发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燕山板栗种质资源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燕山板栗的遗传多样性,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对44份板栗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其中36份原产燕山地区的种质中有18份为野生种质和18份为栽培品种,另外8份为原产山东的品种.共检测了384个AFLP位点,有217个是多态性位点,占56.5%,这表明了所检测的板栗材料中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用NT.SYS软件对44份板栗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所有材料聚成4个类群,其中燕山地区原产的板栗材料被聚为3个类群,山东起源的被聚类为1个独立的类群.在所分析的44份材料中,遗传距离在0.0292和0.2214之间.燕山板栗和外来板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与本实验室用RAPD技术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结果对这些板栗材料在育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三个卷瓣组百合的根尖染色体C-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染色体组型分析进行种和种质资源的识别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利用Gemisa C-分带方法对三个卷班组百合南川百合(L.rosthornii)、川百合(L.davidii)和金佛山百合(L.jinfushanense)根尖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南川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10C 8CI 2I 2N 2,川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4C 2CI 2I 6I 2I 2I T 2T 2CNT 2,金佛山百合的带型公式为:2n=24=4C 4CI 4CI 4L 2I 2I 2I T 2.通过GemisaC-分带方法不但可以很好的区分各种的各条染色体,而且可以很好的区分这三个卷瓣组野生百合.  相似文献   
996.
Although white clover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nd applied, less is known about its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chilling stress in northern China. The effects of acclimation time of chilling stress in the two white clover cultivars, Rivendel and Haifa, after exposure to 4℃ for 0, 4, 8, 12, 24 and 48 h were investigated. Seven physiological indexes were measured in shoots of the two cultivars. It was found that Rivendel had a strong ability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cells, cope with oxidative damage and accumulate osmotic adjustment substances compared with Haifa. In additio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chilling tolerance of the two cultivars based on subordinate function value analysis showed a stronger chilling tolerance of Rivendel than Haifa.  相似文献   
997.
就近利用风光能电解盐碱地治理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废水,是同步实现风光消纳、废水处理和H2/Cl2生产的有效途径。然而,盐碱地治理废水盐浓度较低且盐离子种类众多,直接电解严重影响脱氯制氢效率。该研究通过开展盐碱地治理废水的电解试验,讨论了盐浓度及不同除杂工艺对废水脱氯制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废水电解的H2/Cl2产率与电流密度呈线性关系,且产H2速率稍大于产Cl2速率。电流密度和pH值均随盐浓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废水中盐浓度为3.5 mol/L时,电解后最终电流密度和阴极的pH值均最大,电解效果最优。添加Ca(OH)2对废水进行电解前除杂,可将浓缩废水中Ca2+、Mg2+和SO42-浓度分别降低至0.02、0.1和0.2 mol/L。电解过程中通入CO2能够进一步降低杂质离子对废水电解的不利影响,使电解脱氯制氢性能相...  相似文献   
998.
南方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2004年应用2年生南方红豆杉幼苗进行扦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扦插的插穗生根时间最多相差2个月,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为最适宜扦插季节,扦插后3~5个月的生根率高于其它月份。用河沙与红泥作基质扦插,在不同季节扦插中以河沙作基质的生根效果比红泥的好。用生根剂处理有利于插穗提早生根及增加生根数量,以冬季及早春应用的效果较为明显,应用生根剂的插穗在扦插3~5个月后的生根率和生根数量与对照比有显著差异。不同类型插穗的扦插生根率在不同月份扦插的结果不同,但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9.
文章对收集的版纳省藤家系进行苗期生长变异的观察,结果发现:家系间根长和芽长及叶片数和最大叶长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与气温关系显著,叶片数和最大叶生长趋势相似,移苗后的2、3个月生长最快,12月至次年的2月生长缓慢;主成分分析选出6个优良家系,其中4个分布在勐腊尚勇地区。  相似文献   
1000.
橄榄基因资源保存库营建技术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介绍了在茂名市国营八一林场营建橄榄基因库的方法及管理措施,并于2006年对基因保存库的成活率、生长量、结果株率、单株产果量、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果实性状等作了调查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苗圃嫁接成活苗上山造林及上山定砧后嫁接相结合的方法可加快橄榄基因库的营建;(2)基因库收集了广东主要橄榄栽培区7个县(市)11个农家品种81个优良单株,移栽及嫁接株共保存1 210株,保存率达95.65%,无性系结果比例达79.01%;(3)2002~2004年嫁接成活率为50.46%~80.05%,接株年均生长量树高0.7~1.0 m,径粗2.2~2.9 cm,冠幅0.8~0.9 m。总体结果株率、平均单株产果量和平均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果量在嫁接4 a后分别为89.23%、1.11 kg和0.111 kg/m2,嫁接3 a后分别为69.61%、0.37 kg和0.054 kg/m2,嫁接2 a后分别为51.74%、0.15 kg和0.032 kg/m2;(4)橄榄单果质量4.63~12.64 g,果纵径2.63~4.00 cm,果形指数1.25~1.94,可食率78.51%~86.82%;(5)综合分析结果评选出g14、g18、g20、j1、p10、p8、g15、g2、g24、g27、x3、x4、x5、x6、g21、g32、g16、g33、g19、d15、d16、d7等22个为较优良无性系,其中又以g14、g18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