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106篇
农学   148篇
基础科学   51篇
  127篇
综合类   249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21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MADS-box家族基因是调控花发育进程的关键转录因子。在向日葵中大量的花发育相关基因有待于发掘和鉴定。本研究以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为材料克隆到了一个MADS-box新成员PMADS2 LIKE。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具有MADS-box家族典型的MIKC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该基因与拟南芥PI基因亲缘关系最近;q RT-PCR组织表达模式分析该基因仅在花和果实中表达,且在6个花器官中仅在雄蕊和花瓣表达;q RT-PCR定量分析表示该基因从开花前25 d一直表达到开花期,并且在开花前5 d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表明,PMADS2 LIKE基因在花发育和果实发育中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的结果和推论为进一步探究向日葵PMADS2 LIKE基因在花发育和果实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前期数据基础,为理清MADS-box基因在向日葵花发育中的调控网络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确定根际环形多点源滴灌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陕北沙地枸杞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区灌水试验,将根际环形多点源滴灌与地表滴灌、涌泉根灌下对比,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对土壤湿润锋垂直分布范围、土壤含水率、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地表滴灌下69%的土壤湿润体位于地表0~20cm,涌泉根灌下72.2%的土壤湿润体位于根系主要分布层,根际滴灌下土壤湿润体100%位于枸杞主要根系层;地表滴灌和涌泉根灌、根际滴灌产量比不灌溉枸杞分别增产2 075、3 145、4 150 kg/m^2,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2.4%、41.9%、60.2%;净收入高低排序为根际滴灌>涌泉根灌>地表滴灌,分别比不灌溉处理提高了193.1%、126.3%、81.2%,单位水产值达到了15.0、13.3、11.5元/m^3。【结论】根际环形多点源滴灌的水分湿润范围更适宜于沙质土壤的经济林,是减少地表蒸发损失和深层渗漏的有效技术措施,该技术在沙地经济林生产中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994.
卢明艳  毕晓颖 《种子》2019,(1):106-109
不同药剂处理对3种野生鸢尾属植物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各种种子适宜的激素种类及浓度不同。GA3、6-BA、KNO_3、H_2O_2对提高溪荪种子萌发无显著促进作用;GA3对提高马蔺种子萌发作用不明显,6-BA、KNO_3和H_2O_2对提高马蔺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影响,且效果明显,最适浓度分别为300 mg/L、0.4%、0.1%,其萌发率分别为78.89%、90.00%、86.67%;GA3和KNO_3对提高玉蝉花种子的萌发无显著促进作用,而6-BA和H_2O_2对提高玉蝉花种子萌发有极显著或显著促进影响,最适浓度分别为200mg/L、0.4%,其萌发率分别为93.33%、50.00%。  相似文献   
995.
番木瓜优质组培苗生产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含有100mg/LVc+1mg/LAgNO;+20mg/LPVP液体处理成龄番木瓜(CricappayaL)侧芽,再用70%酒精浸泡50s、0.15%升汞消毒5min,经消毒的外植体接种于MS+KT0.5mg/L+NAA0.2mg/L+GA31.0mg/L+30g/L蔗糖+7g/L琼脂(pH=5.7),26~28℃,每日光照培养12h,光照强度为15001x,连续培养20d;外植体经初始培养后,继代接种于MS+BA0.5mg/L+NAA0.1 mg/L+GA,1.0mg/L+蔗糖30gL+琼脂7g/L(pH=5.7),26~28℃,每日光照培养16h,光照强度为2000Ix,连续培养40d,繁殖系数达3~5倍;继代芽接种MS+BA0.2mg/L+KT0.3mg/L+NAA0.Img/L+NAA0.1 mg/L+GA;1.0 mg/L+ADS40mg/L+蔗糖30g/L+琼脂7g/L(pH=5.7),26~28℃,每日光照培养16h,光照强度为20001x,连续培养20d进行壮苗培养,经壮苗培养芽接种于MS+KT0.1~0.2mg/L+ NAA0.05~0.1mg/L+ IBA0.2-0.3mg/L+蔗糖20~30gL+琼脂6.5g/L(pH=5.6),26~28℃,每日光照培养12h,光照强度为1500kx,连续培养 15~20d 进行催根培养,生根率达85%以上。生根苗经2~3d的自然光炼苗后,移栽于沙土∶椰糠∶菜园土质量比为1∶1∶1 混和的基质中,移苗后1周内,每天喷施浓度为200~400mg/L的IBA,移栽成活率达80%以上。笔者就目前番木瓜组培快繁中的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番木瓜优质种苗生产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96.
滨麦[Leymus mollis(Trin.) Pilger]作为小麦的野生亲缘种之一,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等优良特性,同时对多种小麦病害具有良好抗性,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前期从八倍体小滨麦M842和硬粒小麦D4286的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一个抗赤霉病的衍生系18DM134,为给该材料的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细胞遗传学、原位杂交、液相芯片、分子标记等技术对其染色体组成进行鉴定,并对其农艺性状和赤霉病抗性进行调查。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18DM134的染色体构型为2n=42=21Ⅱ。原位杂交结果显示,18DM134含有38条小麦染色体、2条完整的Ns染色体以及2条易位染色体,其中整条6A染色体和5DS染色体缺失,2条Ns染色体片段易位到3DS染色体,2条3DL染色体易位到5DL染色体。液相芯片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18DM134中来自滨麦的6Ns染色体替换了小麦6A染色体,部分5Ns染色体片段与3DS染色体发生了易位,5DS染色体缺失。因此,18DM134为小麦-滨麦代换易位系,其染色体组成为12A+14B+10D+2(6Ns)+2(T3DS-5Ns片段)+2(T3DL-...  相似文献   
997.
本实验旨在研究外源核苷酸混合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体组成、中肠肠道形态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选取960尾初始体质量为(1.01±0.02)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8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5种核苷酸混合物(5′-腺苷酸∶5′-胞苷酸∶5′-尿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1∶1∶1∶1∶1,mix-NT)的实验饲料,各实验组添加量分别为0.1、0.2、0.4、0.6、0.8、1.0和1.2 g/kg饲料,养殖期为7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5种核苷酸混合物对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影响不显著(P>0.05)。外源核苷酸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全虾水分含量(P<0.05),但对全虾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肝胰指数(HSI)随饲料中核苷酸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在0.6 g/kg组达到最高。0.4 g/kg组的肝胰腺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及尿酸(UA)含量最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肠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随着核苷酸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  相似文献   
998.
桃叶片中相关激素含量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相关内源激素含量与桃树树体矮化和生长的相关性,以期为桃树优良短枝型品种的选育和高效矮化密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普通型桃-春艳、短枝型桃-超红短枝和极矮化型桃-寿星桃为试材,对其不同生长期叶片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的含量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叶片中IAA、GA、CTK、ABA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CTK/GA的比值在不同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IAA、GA的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的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负相关;CTK的含量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促进生长的激素相反,ABA含量和CTK/GA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磷脂是肉类特征性风味的重要前体物质。鸡油具有浓郁的脂香和鸡汤香气,磷脂可能对其风味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去除鸡油组织中的磷脂,以及在鸡油中添加磷脂等处理方法,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感官评价方法研究经不同处理鸡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和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了磷脂的鸡油,其特征性风味成分显著增加,特别是(E,E)-2,4-癸二烯醛和1-辛烯-3-酮分别增加了4.5倍和10.4倍;而去除磷脂鸡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丰度显著减少;感官评价结果也表明添加磷脂鸡油的风味最浓郁,而去除磷脂鸡油的风味最弱。因此,该研究证明鸡油组织中的磷脂对鸡油的风味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添加磷脂可显著增加鸡油的香气。该研究结果为浓香鸡油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工艺。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开展保水剂长期施用对作物增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为探索浅山丘陵旱作区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的关键提升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于2011—2019年在河南省农科院节水农业禹州基地进行了不同保水剂用量对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试验设置未施保水剂(CK)、保水剂15 kg/hm~2(F)、保水剂30 kg/hm~2(T)、保水剂45 kg/hm~2(V)等4个处理。[结果](1)同一年份施用保水剂处理随小麦生长发育土壤耗水量略有增加,各处理表现为:VTFCK;不同年份之间,贫水年土壤耗水量相对较大,富水年增减不一,表现为:2019年2014年2015年2011年2012年2016年2018年2013年2017年。(2)小麦总耗水量与生育期降水量趋势基本一致,即不同年份之间丰水年小麦总耗水量较大,贫水年总耗水量较小。(3)施用保水剂处理有利于改善小麦生长发育,提高单位群体数量、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减少不孕穗。(4)小麦产量表现为:VTFCK,保水剂处理较CK增产2.31%~19.20%。随着施用年限延长,F处理至第4 a后对小麦的增产幅度趋于稳定,T处理的增产率随施用年限的增加逐步提升,V处理则表现为先增再减再逐步提高的过程。(5)单位净收益、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趋势一致。水分利用效率不同年份间表现为先降低再升高(2012—2016年),再降低再升高(2017—2019年)的过程。与土壤耗水量变化趋势一致,与贫水年降水量、总耗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并以V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最大,较CK提高1.70~4.51 kg/(hm~2·mm)。(6)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耗水量、总耗水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基于不同降水年型、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净收益等综合考虑,小麦最佳的保水剂用量为4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