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4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652篇
林业   676篇
农学   886篇
基础科学   492篇
  862篇
综合类   1781篇
农作物   367篇
水产渔业   210篇
畜牧兽医   716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38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研究司机的头部在碰撞中的机械响应特性,该文采用有限元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建立了成人头部碰撞模型。通过虚拟试验方法使用成人头部模型对驾驶室内饰进行冲击分析,比较不同厚度和密度的聚氨酯泡沫对人体头部损伤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头部损伤值(HIC(d))随着泡沫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密度的增大,呈现先减后增的二次抛物线趋势。在驾驶室内壁覆盖18 mm厚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可以降低翻车事故中二次碰撞对司机头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2.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的地域特点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适宜性研究至关重要。在介绍生态自然修复主要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自然修复的影响作用。从区域定性、定量分析,地带性分区到GIS技术应用,以及适宜人为促进修复的作用和措施等方面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研究正向前迈进,在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的引领下,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评价在方法上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壤侵蚀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为科学防治土壤侵蚀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RUSLE模型为基础,引入喀斯特石漠化修正因子M,构建适合广西地区的土壤侵蚀模型。[结果](1)2015年,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为135.51t/(km~2·a),土壤侵蚀厚度达0.08mm/a,土壤侵蚀面积2.52×10~4 km~2,土壤侵蚀量3.21×10~7 t。其中,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面积1.86×10~4 km~2,占土壤侵蚀面积的73.81%,占总侵蚀量的31.01%。(2)土壤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大小顺序为:耕地(37.58%)林地(30.94%)草地(16.10%)园地(6.39%)工矿用地(4.09%)裸地(2.16%)。[结论]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的土地利用影响全区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免疫相关FK506结合蛋白(FK506 binding protein,FKBP)的功能,了解FKBP对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分离克隆获得FKBP46基因及其纯化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105.
学科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基础建设工程,是科研院所的立院之本.文章通过简要分析新时期学科调整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协同创新、强化条件建设、培育一流学科团队等促进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加强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06.
水肥耦合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索水肥耦合对当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效应,为当归GAP规范化种植中的水肥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肥双因素试验,通过二元二次多项式拟合灌水量、施肥量与当归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阿魏酸含量)的关系,建立影响效应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灌水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当归的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施肥一定情况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当归的产量也是先增加后减少,当归的最高产量出现在中水中肥区,即灌水量1073.97 m3/hm2,施肥量808.97 kg/hm2,最大产量为15804.36 kg/hm2;在灌水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施肥的增加当归的阿魏酸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施肥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当归的阿魏酸含量也是先增加后降低,当归的阿魏酸含量最高出现在中高水中高肥区,即灌水量1491.42 m3/hm2,施肥量863.55 kg/hm2,阿魏酸最高含量为2.41 mg/g。合理有效的灌溉施肥使当归达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7.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大量的冷却水进行冷却。通常采用冷却塔等敞开式循环水降温设施,在高温、高湿大气条件下出口水温超限,此时为了正常生产的进行,只好加大低温新水补充量,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设计土壤蓄冷式降温系统。在夜间冷却塔有富余冷量的时候,把冷量储存在土壤中;在白天释放出来,满足高负荷需要。  相似文献   
108.
铸造热锻模具钢表面复合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l-C-Ti、Fe-C-Ti、Fe-Al-C-Ti体系热爆反应形成的组织和结构,并结合传统的铸造工艺在铸造模具钢表面形成颗粒增强复合层.研究结果表明:20% Fe-10% Al-C-Ti是较理想的复合体系,其热爆温度低于30% Fe-C-Ti体系,在1 200 ℃热爆反应可充分进行,获得颗粒尺寸为1~2 μm的TiC和少量FeAl.铸造过程中热爆形成的表层增强颗粒与钢发生相互扩散,实现了较好的融合,复合层的厚度达4 mm,硬度得到提高,并呈梯度分布.  相似文献   
109.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及修复效果评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崔芳  袁博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341-345
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制定的目的是在保证污染土地再利用的前提下,使受到较为严重污染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降低或削减到不足以导致较大的生态损害和健康危害。在分析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发达国家土壤修复标准以及中国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概述建立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应从清洁技术因素、土壤背景值因素、标准法规可调控因素和污染生态毒理学评价方面综合考虑。针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的研究,简述植物毒性评定法、陆生无脊椎动物评定法、土壤微生物评定法和生物标记评定法等常用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定方法,并对评定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0.
干旱胁迫对宁糯麦1号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糯麦1号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用5%、10%、15%(W/V)PEG6000(聚乙二醇)进行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其各种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干旱胁迫,小麦幼苗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o升高,Fv/Fm和PIabs降低,其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而超氧阴离子(O2-)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再上升;叶绿体结构发生的变化不明显,主要是嗜锇滴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