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69篇
  免费   1773篇
  国内免费   2786篇
林业   3200篇
农学   4140篇
基础科学   2102篇
  4906篇
综合类   7801篇
农作物   1655篇
水产渔业   1430篇
畜牧兽医   4443篇
园艺   973篇
植物保护   197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713篇
  2021年   1006篇
  2020年   933篇
  2019年   978篇
  2018年   772篇
  2017年   1084篇
  2016年   944篇
  2015年   1190篇
  2014年   1242篇
  2013年   1552篇
  2012年   1767篇
  2011年   1900篇
  2010年   1886篇
  2009年   1660篇
  2008年   1602篇
  2007年   1509篇
  2006年   1547篇
  2005年   1384篇
  2004年   683篇
  2003年   613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678篇
  1999年   728篇
  1998年   654篇
  1997年   545篇
  1996年   466篇
  1995年   452篇
  1994年   437篇
  1993年   394篇
  1992年   347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268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66年   6篇
  1956年   5篇
  1893年   4篇
  18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11.
112.
棉籽壳对黄萎病菌的抑菌作用和抑菌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过去观察,棉籽壳有明显抑制黄萎病菌的作用。本试验初步证明这一抑菌物质具有丹宁类物质的某些特性。不同铃龄各部位的抑菌强度总趋势,与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得的丹宁类物质含量趋势一致,即不论大、中、小铃,感病及抗病品种,种壳的抑菌作用均大于胎座。初步认为种壳中较高浓度的丹宁类物质是种子内部带菌率极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纯丹宁在棉籽饼粉酒精洋莱培养基中的抑菌作用较供试的其它培养基小,说明此培养基用于种子带菌分离的优越性。棉花枯萎病菌对丹宁的耐受力显著高于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11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0~2002年本院引进的13个高羊茅品种的适应性鉴定结果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说明应用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草坪品种是可行的。分析结果:皇后、贝克、上南都的关联系数与理想品种最接近,是种植高羊茅草坪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4.
苏粉8号系以GB9736为母本,TM97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中熟番茄一代杂种.属无限生长型.果实高圆形,粉红色,果面光滑,果皮厚,耐贮运,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酸甜适中,单果质量200~250 g,产量6 000kg·(667 m2)-1以上.高抗ToMV-0,1株系、叶霉病,抗枯萎病,中抗CMV.已在江苏、山东、四川、浙江等地示范推广逾266.7 hm2.  相似文献   
115.
套袋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金梨果实进行了套袋试验表明,供试果袋均能改善黄金梨的果实品质,其中以套小林袋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生产的外浅褐内红双层纸袋效果较好,果实外观显著改善,果实硬度为对照的1.26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下降,与对照相比下降0.88~1.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6.
南疆香梨园生草覆草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疆光热资源充足 ,但水资源短缺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此 ,连续 5a(年 )对香梨园进行了生草覆草试验。结果表明 ,覆草能显著提高香梨产量和品质 ,5a(年 )间的年均增产幅度为1 5 .2 %~ 65 .3 % ,节水幅度达到 2 8.8%~ 3 6.1 %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2 5 .6%~ 70 .5 % ,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增加 3 9.1mg/kg~ 76.4mg/kg、4.5mg/kg~ 1 8.0mg/kg、2 9.8mg/kg~76.9mg/kg,0~ 3 0cm土层 1 0 .0mm直径总根数增加幅度达到 5 5 .0 %~ 1 2 2 .1 %。经济效益分析表明 ,以苜蓿生草覆草最宜 ,5a(年 )年均增产 75 1 4.3kg/hm2 ,年增收入达到 5 0 0 8.85元 /hm2 ,节水效益达到 5 0 8.5 5元 /hm2 ,省肥效益达到 1 95 0元 /hm2 ,产投比为 5 .67∶1。  相似文献   
117.
‘丰香’草莓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草莓主栽品种丰香( Fragaria ×ananassa Duch ‘Toyonoka’) 叶片为外植体, 研究了影响组织培养的多个因素, 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MS + TDZ 1.5 mg·L - 1 + IBA 0.4 mg·L - 1培养基最适于不定芽分化。不同滤光膜(绿膜、红膜、蓝膜、黄膜) 对草莓不定芽的分化具显著效应, 绿膜和红膜对芽的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 不定芽再生率达95%以上, 平均每个外植体再生芽数在25个以上; 而蓝膜和黄膜则不利于芽的分化。不同滤光膜光谱差异主要集中在300~700 nm, 红、绿膜在该波段光强较弱,而黄、蓝膜和荧光灯较强。暗处理4周比1、2、3周更有利于提高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 此后转到光下培养, 获得的不定芽再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8.
以电导法配合Log istic方程确定茶梅‘小玫瑰’的抗寒性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徐康  夏宜平  徐碧玉  林田  杨霞 《园艺学报》2005,32(1):148-153
 摘 要: 以不同处理时间、不同低温处理下茶梅‘小玫瑰’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REC) 变化作曲线,并结合Logistic方程分别计算茶梅的半致死温度(LT50 ) , 结果发现在低温处理6 h以上, 茶梅叶片的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 由此计算出“S”形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茶梅叶片的LT50 , 其温度值在- 1215℃至- 14℃之间, 这可认为是茶梅抗寒能力的重要指标。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9.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不同时期施15N - 尿素, 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 施用15N - 尿素, 经根系吸收后, 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 中, 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 的形成, 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 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 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 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 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 植株对15N - 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0.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DNA vaccine to protect chickens against 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vvIBDV) infection. A plasmid DNA carrying VP2‐4‐3 genes of vvIBDV SH95 and a plasmid DNA carrying chicken interleukin‐6 (ChIL‐6) genes were constructed and designated as pALTER‐MAX‐VP2‐4‐3 and pALTER‐MAX‐ChIL‐6 respectively. Several DNA vaccin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1‐week‐old chickens were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with only plasmid pcDNA3‐VP2, pALTER‐MAX‐VP2‐4‐3 or mixture with pALTER‐MAX‐ChIL‐6. The chickens at 4 weeks old were orally inoculated with vvIBDV SH9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mmunization with the mixture of pALTER‐MAX‐VP2‐4‐3 and pALTER‐MAX‐ChIL‐6 three times conferred protection for 90% of chickens.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tibody titres in chickens immunized together with pALTER‐MAX‐ChIL‐6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mmunized simply with plasmid pcDNA3‐VP2 or pALTER‐MAX‐VP2‐4‐3. IBDV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bursa of the protected chickens at 8 days after challenge by RT‐PC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tection against vvIBDV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the VP2‐4‐3 gene of vvIBDV as a DNA vaccine. Furthermore, the simultaneous injection of ChIL‐6 plasmi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tection after challenge with the very virulent st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