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93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91篇
  101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基于DOM及LiDAR的多尺度分割与面向对象林隙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分割尺度对航空正射影像(DOM)与LiDAR数据协同面向对象林隙分割与分类的影响,以东北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帽儿山实验林场东林施业区为试验区,对DOM与LiDAR数据进行多尺度分割与面向对象林隙分类。分割过程中,采用基于DOM分割、基于LiDAR数据分割、DOMLiDAR协同分割3种分割方案。每种分割方案采用10种尺度。在每种尺度应用两种数据提取的光谱和高度两种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进行林隙分类。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割与分类方案分类精度随尺度的增大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与ED3(Modified)趋势相反。基于LiDAR数据在尺度参数10获得了最优分割结果。在所有尺度上(10~100),基于LiDAR数据分割与分类精度高于其他两种数据源的分类精度,相比单独使用DOM优势更加明显。基于LiDAR数据分割与分类方案在尺度参数10时获得了最高分类精度(Kappa系数为80%)。3种分割与分类方案最优尺度的分类精度显著高于其他尺度分类精度。分割尺度对面向对象林隙分类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实践条件等优势,通过"工学并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3.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青海省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藏区的教育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4.
以重质松节油为原料制备高纯度长叶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重质松节油为原料,采用洗脱工艺,将β-石竹烯含量从12%~15T降至1%以下,从而制备含量80%,85%,90%三种规格的长叶烯产品。  相似文献   
45.
微氧处理对干红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微氧处理对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影响,分析了单宁、花色素苷、盐酸指数、明胶指数和 PVP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微氧处理可以促进游离态花色素苷向结合态转化,促进单宁聚合 等;相关分析表明单宁、盐酸指数、明胶指数间两两相关,游离花色素苷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13—2014年以常规早稻‘中嘉早17’、杂交早稻‘陵两优104’为材料(早晚兼用),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双季稻直播、手插秧、点抛秧(丢秧)和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2个品种均以机插秧方式产量最高,平均为9.17 t/hm2(8.28~10.10 t/hm2),晚稻2013年以机插秧和手插方式产量最高(8.78~8.79 t/hm2),2014年以直播和机插秧方式产量最高,分别为(8.05~8.20 t/hm2)和(7.79~8.03 t/hm2)。在播、插期相同条件下,早稻直播与手插秧、点抛秧、机插秧的全生育期差异不大,晚稻直播推迟播种13~15天,全生育期缩短了5~8天。手插秧、点抛秧分蘖消长呈早发稳升缓降型,机插秧呈缓发速升缓降型,直播呈速发速升速降型。不同种植方式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存在年间差异,其中2013年以点抛秧最高,直播、机插秧次之,2014年以机插秧最高,手插秧、点抛秧次之。由此可见,采用早晚兼用的品种搭配方式和机插秧栽培,有利于双季稻产量形成及其构成因子间的协调,同时缓解双季稻机插秧的季节矛盾。  相似文献   
47.
石刁柏性别表现与同工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L.)雌雄植株不同器官及不同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根部外,尽管鳞片、茎尖、拟叶等器官酶谱有明显差异,但雌雄株间差异有相同的趋势。雄株均比相应的雌株少一条酶带,雌雄植株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和茎尖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也有类似的规律。说明石刁柏性别差异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数目有关,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可以作为性别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8.
太岁是一种多菌类复合体,其生物活性成分在抗癌、抗菌、细胞毒性及生理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由于生物技术限制,目前对不同太岁样品的生物活性成分及菌群结构只做了初步分析,通过多种方式分离鉴定太岁菌种构成,对做好太岁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距规模化开发利用太岁还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要做.通过综述太岁的微生物组成、药用价值、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微生态制剂方面的应用,对太岁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太岁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借鉴法.  相似文献   
49.
以黄土高原安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GIS和RS技术,建立了安家沟流域的气象数据、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成功构建了基于SWAT模型的安家沟流域水文模型。以1982—1999年作为模型的率定期,2000—2010年作为模型的验证期,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参数率定。其中率定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0.71)、相关系数R2(0.73)和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0.69)、相关系数R2(0.68)均达到模型模拟要求。结果表明:SWAT模型基本上能反映安家沟的月径流水文过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以期为安家沟流域水资源高效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生物有机肥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生物有机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经过科学配制和无害化加工处理,是发展有机农业,建立绿色食品安全工程体系的有力保障,在综合分析我国生物有机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有机肥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展望了生物有机肥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