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8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547篇
林业   613篇
农学   344篇
基础科学   227篇
  556篇
综合类   3438篇
农作物   546篇
水产渔业   313篇
畜牧兽医   1269篇
园艺   621篇
植物保护   24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66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610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光照强度和氮营养盐浓度对龙须菜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为材料,以无机氮(NO_3~-︰NH_4~+=2︰1)为氮源配制人工海水,将在低光低氮(L-N-)条件下培养的龙须菜部分给予高光照处理(L+N-),同时另一部分在给予高光照的同时给予更充足的氮源(L+N+),通过测定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物质积累、光合色素以及碳氮代谢中的关键酶等多种生理指标,探讨光照强弱与氮源多寡对龙须菜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氮培养时,高光可使藻体可溶性蛋白、含水率、藻红蛋白和叶绿素a的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13.67%;高光培养时,高氮使可溶性蛋白、含水率、藻红蛋白和叶绿素a的含量上升,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16.3%;相对于低光低氮(L-N-),高光高氮(L+N+)条件培养使藻体中可溶性蛋白和藻红蛋白含量增加,其含水率、叶绿素a和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补充氮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高光照对藻体产生的影响,保证藻体基本生理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积累蛋白(氮源)。同时补充氮源使得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的表达均下调,也反映了光合作用所产生的三碳化合物在氮源充足的条件下主要流向了氮循环。而高光照并未对碳氮代谢关键酶的表达产生影响,可能通过直接破坏叶绿素a而影响藻体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962.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刀鲚仔稚鱼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2007年5-10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各采样1次.195次拖网共采获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9 358尾,体长范围为3.0~61.2mm,优势体长为6.0~25.0 mm,以10.0~16.0 mm的弯曲期和13.0~21.0 mm的后弯曲期仔鱼为主.采获数量以7月最高,占总数55.0%,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南支和北支上游,有3个站位(St.5、St.7、St.10)数量较高.其中有1个站位(St.7)刀鲚仔鱼的平均体长按月呈递增趋势,表明刀鲚仔稚鱼有利用沿岸碎波带作为早期生长场所的习性.根据刀鲚仔稚鱼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分布和数量变动的调查结果,结合目前刀鲚成鱼资源量贫乏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限制鳗苗定置网等作业,并加强对沿岸碎波带保育场的保护.  相似文献   
963.
江苏近岸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1988年6月-2006年6月江苏近岸禁渔线以内的定置张网长期监测资料,采用评价群落矩阵的长度谱和非目标种类比例两个指标,分别从整个群落长度谱、目标种类和非目标种类长度谱、不同体质量长度谱分析了小尺度范围的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群落长度谱随时间增加,斜率下降显著(P<0.05),截距虽表现为逐渐增加趋势,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1988-1990年和2004-2006年两个阶段的目标种类长度谱斜率线性拟合极为显著(P<0.001),非目标种类则不显著(P>0.05);非目标种类生物量比例变化相对稳定(P>0.05),数量比例明显上升(P<0.01);体质量在0.8~2 g、3~5 g对应的相对生物量呈上升趋势,体质量在6~10 g、11~20 g、80~100 g、105~130 g相对应的生物量则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综上,调查年间江苏近岸海域的鱼类组成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表现为小个体数量增多,大个体减少.  相似文献   
964.
牛胚胎移植试验报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在大通县青林、多林、逊让、向化等9个乡镇开展了安格斯牛、荷斯坦、皮埃蒙特牛冷冻胚胎移植工作。经过对298头当地黄牛母牛及杂交母牛进行了诱导同期发情,结果获得93.29%的同期发情率和38.13%的黄体合格率。对于黄体合格的106头母牛进行了安格斯、荷斯坦、皮埃蒙特牛冷冻胚胎移植,获得移植妊娠率42.5%。  相似文献   
965.
PDM与ERP系统集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数据管理(PDM)和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两个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领域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应用系统,是目前企业实施先进制造模式的主要信息技术支撑。概述了PDM与ERP系统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分析两个系统的功能异同、任务划分、集成模式及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提出了PDM与ERP系统集成的形式与方案。采用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对PDM/ERP集成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66.
绿豆幼苗发育初期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被子植物幼苗发育初期Chl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本文采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和抗生素处理,分析了光照诱导绿豆黄花幼苗发育初期Chl含量的变化和抗生素对Chl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黄化幼苗在光照最初4 h,单色光有利于Chl生物合成;光照4 h后,单色光不利于Chl生物合成;同时单色光能够诱导提早Chl b生物合成,BL的作用大于RL1和RL2;脉冲光可以诱导Chl生物合成;抗生素实验显示,在光照2 h内,Chl生物合成过程不受质体和细胞核的调控;光照2 h以后,细胞核对Chl 生物合成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光照12 h后叶绿体的发育对Chl生物合成有明显的作用.本实验从亚细胞器水平探讨了绿豆幼苗发育过程Chl生物合成的可能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67.
【目的】通过研究发酵脐橙粕对番鸭肠道形态结构、肠黏膜免疫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发酵脐橙粕用于番鸭节粮养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体重为(267.33±9.50)g的180只16日龄番鸭,随机分成2组(每组公母各半),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含有100 g/kg发酵脐橙粕的基础饲粮,预饲期7 d,正式试验期48 d。试验结束后,采集番鸭十二指肠组织样品和盲肠内容物。通过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十二指肠肠道形态学指标和肠黏膜免疫功能指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盲肠内容物的微生物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100 g/kg发酵脐橙粕可极显著提高番鸭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P<0.01),显著提高绒毛表面积和上皮内淋巴细胞阳性率(P<0.05)。(2)显著物种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00 g/kg发酵脐橙粕饲粮极显著抑制了番鸭盲肠脱铁杆菌门、厌氧菌科和无胆甾原体等有害菌丰度(P<0.01),极显著提高了黄杆菌属、螺杆菌属和巨单胞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P<0.0...  相似文献   
968.
开展以沼液浇灌的“闽牧6号”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rum×P.purpureum cv.Minmu 6)打浆不同比例饲喂怀孕早中期母猪(0~80 d)效果研究,试验设4个饲喂量处理,处理1(CK)~处理4,妊娠早中期分别饲喂打浆鲜草0、2、4、6 kg/(头·d),牧草以折合成干物质等量替代配合饲料。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母猪窝产仔数分别为13.42、10.60、13.64和11.50头,窝活仔数分别为12.42、10.30、12.73和9.92头,饲喂2和4 kg/(头·d)打浆鲜草在活仔数方面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饲喂6 kg/(头·d)打浆鲜草则显著低于不饲喂鲜(P<0.05)。饲喂牧草的处理仔猪初生体质量、健仔率都比对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结果还表明,怀孕早中期母猪通过饲喂2~4 kg/(头·d)狼尾草草浆来补充纤维来源,可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品质,尤其以饲喂4 kg/(头·d)打浆鲜草,饲粮粗纤维含量为8.24%~9.4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69.
【目的】研究两种通风模式下杭州地区规模化猪场舍内环境参数及其分布规律,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推广的通风模式。【方法】选取杭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两种通风模式下育肥舍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早、中、晚3个不同时间点,进风口、舍中央和排风口3个不同位置的热环境参数、有害气体浓度的监测,持续监测1周。分析不同时间点和舍内不同位置对热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有害气体(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浓度的影响,并对两种模式下的热环境参数及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空气沉淀法收集舍内环境中的细菌,并对细菌进行培养及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模式下育肥舍中细菌数量差异。【结果】两种通风模式下育肥舍相对湿度均低于国家标准,位置和各时间点对相对湿度影响不大,其中纵向通风舍内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横向通风模式(P<0.05)。两种通风模式舍内平均温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舍内中午温度显著高于早、晚(P<0.05),位置对纵向通风舍内温度影响较大。纵向通风舍内平均风速为(1.09±0.42)m/s,符合国家标准且极显著高于横向...  相似文献   
970.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饲料效率、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有氧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配置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发酵豆粕的添加量为0%(FM组)、10%(FSM10组)、15%(FSM20组)、20%(FSM30组)、25%(FSM40组),分别替代0%、10%、20%、30%、40%的鱼粉。初始体质量(19.83±0.33)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 30 尾鱼,每天饲喂2次( 7: 00和17: 00),养殖75d。结果显示:各组饲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FSM20和FSM30组的均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各组蛋白质效率无显著性差异,FSM组的摄食量显著高于FM组,FSM40组的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各组全鱼粗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在FSM20组出现最大值;FSM组的全鱼粗脂肪显著低于FM组;各组之间的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FSM30和FSM40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低于15%(FSM20组)替代,FSM组与FM组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