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2篇
  17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凹板间隙调节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联合收获机在田间作业时因喂入量波动而导致作业性能下降及脱粒滚筒堵塞等问题,用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表征脱粒滚筒负荷,设计了由凹板间隙调节系统和凹板筛后侧油压力采集系统组成的脱粒滚筒负荷监测和凹板间隙调节装置。田间试验中,采用油压传感器测量凹板筛后侧油压力,并通过STM32单片机对测得的油压信号进行采集并保存,分别分析了喂入量和凹板间隙对油压力以及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和脱粒分离损失率随喂入量增大而增大,喂入量从3.4 kg/s增大到6.0 kg/s时,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从732 N增加到1 114 N,脱粒分离总损失率由0.54%增加到1.08%。在额定喂入量为6.0 kg/s条件下,凹板筛后侧左右两个油缸的油压波动范围为450~660 N,且两侧油缸压力一致。另外,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随凹板间隙增大而减小,脱粒分离总损失率随着凹板间隙的增大而增大,凹板间隙从35 mm增大到45 mm时,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从1 114 N降到758 N,脱粒分离总损失率由1.08%增加到1.31%。在喂入量为6.0 kg/s、凹板间隙为35 mm时,脱粒分离总损失率仅为1.08%,整机性能最佳,此时凹板筛后侧油缸油压力的变化范围为900~1 320 N。  相似文献   
92.
对“西引早豆”下胚轴体细胞无性系中5个变异体 R_2代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作用最大,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荚长、荚宽作用次之,受其它性状的影响较小,相对独立;株高、主茎节数作用更小,主要通过影响荚粒因子而间接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93.
涕灭威抑制松材线虫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9ppm涕灭威对生长在灭葡萄孢霉上的松材线虫有很强的抑制繁殖作用,每株黑松注入15%涕灭威颗粒剂40g,30天后树干内的涕灭威含量为20.013-51.796ppm,50天内为17.575-40.386ppm.含不同剂量涕灭威的木屑对松材线虫的繁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松褐天牛羽化期,黑松树干注射一次涕灭威,当年保株率达100%。  相似文献   
94.
对赣南树木园内521个引种树种物候、生长动态长期观测所积累的资料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如用聚类分析揭示物种间物候期与生长的相似性并进行数量分类;用典范相关分析揭示两组物候期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为物候期预报与控制提供信息参考;对一些物种苗期进行生长节律分析与月生长建模,为物种苗期田间管理进行有价值技术储备;对物种测树指标进行数学建模,有利于了解物种生长特性,为引种与推广提供有价值的技术资料.统计分析手段以简取繁,除引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外,还藉助于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建模与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95.
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强效艾美耳牌鸡球虫苗对平养鸡群的免疫效果.实验Ⅰ比较了免疫鸡群和对照鸡群在接种后1,2,3,4,5,6周的肠道病变分。结果表明免疫鸡群较自然感染建立免疫的对照鸡群的免疫整齐度高,判断依据是免疫后2周盲肠细小、内容物亦少的眼观指标。实验Ⅱ比较了免疫鸡群、不免疫不用药鸡群、不免疫用药鸡群在攻虫后的三处肠道病变.结果表明免疫鸡群对大剂量卵囊攻击有很强的抵抗力,不免疫不用药组对相同剂量的卵囊攻击抵抗力表现不整齐,不免疫用药鸡群对攻虫没有抵抗力.实验Ⅲ比较了免疫鸡群、不免疫不用药鸡群、不免疫用药鸡群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免疫鸡群生长均匀(标准差小),但在接种后第7~14d 有个生长抑制期,第15~21d 有个生长代偿期,第21d 之后生长情况优于不免疫不用药组而不免疫用药组相当.三个实验的排卵囊曲线显示,免疫鸡群有两个排卵囊高峰,第一个在免疫后第5d,第二个在第12~13d.  相似文献   
96.
油松离体胚子叶的组织分化和无根试管苗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成熟油松种子的预处理、灭菌技术和适宜的培养基;研究了培养温度、蔗糖浓度,以及红光等对形态和生理上均已成熟的油松离体胚初始分化的影响。温度为23~25℃,红光培养,蔗糖浓度为7%,培养基为MS+6-BA1.0mg·L-1+Zi0.2mg·L-1+NAA0.1~0.5mg·L-1,培养20d,不定芽分化率可达40%~60%,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红光照射和培养基中添加ABA还有利于芽丛的伸长和生长。培养基中加活性炭可以减轻外植体褐化现象。  相似文献   
97.
巴西橡胶悬浮细胞培养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把2%的甘油加入到悬浮培养基中,能提高胚胎发生的频率;在悬浮培养基和固体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0mg/L和0.2mg/L的2,4-D能促进胚胎的发生;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ABA有利于正常胚状体的形成;高浓度的谷氨酰胺对胚状体成苗培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
崔延楠  张璐  张特  康正华  赵强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2):2197-2204
【目的】 研究人工打顶与化学封顶的有效结合方式和精准的棉花打顶技术,为丰富棉花栽培措施、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常规人工打顶作为对照,设计先人工打顶再喷封顶剂和先喷封顶剂再人工打顶两种打顶结合方式与3个化学封顶剂剂量,测定不同处理棉花的叶枝长、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及产量等,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 人工打顶处理与其它处理相比,其株高减低6.37%,平均叶枝增长量减少了0.35 cm;棉铃脱落数较低,果枝数较少,倒1、倒2和倒3果枝长度增加了3.36 cm,棉株单株铃数增加。各剂量处理对叶枝长、果枝长及果枝数抑制效果无显著差异,300 mL/hm2剂量处理棉花棉铃脱落数较低,单株棉铃数为6.25个,籽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7 779.99与3 203.02 kg/hm2【结论】 人工打顶后5 d喷施化学封顶剂300 mL/hm2,可以抑制无效枝的伸长,防止蕾铃脱落,约增产15.28%。  相似文献   
99.
为给制定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轮换用药方案,降低耐药性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细菌传代、营养因素和耐药菌下大肠杆菌耐药菌株D600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耐药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D600经210代传代,对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128μg/mL(高度耐药)降至32μg/mL(中度耐药),而对恩诺沙星的MIC值没有变化;在稀释32倍的LB肉汤培养基中传代,D600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MIC值由≥128μg/mL(高度耐药)分别降至0.25μg/mL和1μg/mL(敏感)。营养因素水平越低、传代次数越多、耐药菌比例越小,D600对药物的MIC值越小,直至恢复到敏感。且上述因子对环丙沙星敏感性恢复的作用强于恩诺沙星。  相似文献   
100.
津松70属春、秋兼用品种,抗逆性强,根部发达,成熟整齐,生长快,花梗青绿,花球松白,蕾茎稍长,甜脆味美,炒食更可口,深受农友及消费者喜爱,秋季定植后约70 d收获,春季定植后50 d左右成熟,秋季单球质量2.0 kg左右,春季单球质量0.8 kg左右。商品品质超过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台松70,产量比目前主栽品种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