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2种蔬菜移栽机移栽和人工移栽对西兰花生长发育、花球、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移栽的西兰花现蕾比较整齐,现蕾期也稍早,且花球生长也比较整齐一致,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灰铸铁的研究现状和生产中的一些新技术做了评述。重点介绍了高强度薄壁灰铸铁的生产现状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先进的制造手段在灰铸铁生产中应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3.
“优秀”西兰花对N、P、K养分需求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优秀"西兰花对N、P、K养分的需求规律和互作机制,明确最佳施肥方案,充分发挥增效潜力,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优秀"西兰花N、P、K养分需求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并探讨了3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优秀"西兰花对N、P、K养分单维度需求呈抛物线形变化规律,对N+P+K(M)整体维度需求呈幂次函数变化规律;通过"优秀"西兰花对N、P、K整体维度需求量模型和西兰花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通用结构施用比例分析,认为"优秀"西兰花每667 m^2对N+P+K组合互作最佳需求量为37 kg,即为纯N 18.5 kg、P_2O_5 7.4 kg、K_2O 11.1 kg,低于单维度曲线高点最佳需求量,这是组合交互效应大于个体相加效应所致。应用组合效应最佳方案可获最高理论生产效益,同时可大大减少化肥施用量,尤其较菜农总体习惯施肥量可减少42.19%。这对革新菜农传统施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不断深化和拓展.本文论述了虚拟农业的由来、概念,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5.
刘伟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25-21626,21633
[目的]探讨最优设计在甘薯栽培试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分别研究、建立甘薯产量和净产值的回归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优化提出供试农艺因子组合方案。[结果]扦插密度、氮肥用量和钾肥用量3个供试因子对鲜薯产量和净产值的效应大小和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在具体的技术措施决策时,应该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经优化,甘薯栽培试验中最优农艺方案为:甘薯(浙薯13)的扦插密度57 000~63 000株/hm2;追肥纯N用量152 kg/hm2左右;基肥K2O用量169 kg/hm2左右。[结论]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可用于甘薯栽培试验中农艺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甘薯茎基部腐烂病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发生,2012-2016年连续5年开展了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病原菌鉴定、发病规律调查和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台州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病害有甘薯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甘薯茎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甘薯茎腐病(Dickeya dadantii),以及以病原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害,而且试验病区甘薯发病是以后者为主,该病害在台州多在6月底7月初始发,8月和9月份雨水多湿度大的情况下盛发,近来危害越来越严重,产量损失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不同耕作制、脱毒苗扦插、地膜覆盖和施用有机肥等栽培措施都不能降低发病率和减少薯块产量损失,而推迟甘薯扦插期至6月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损失;鉴定筛选到了抗病低代材料YA3008,产量高达38542.5 kg/hm2;筛选到了具有一定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32.5%阿米妙收。综合5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认为,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策略、途径应以选育与应用抗病品种为基础,辅之以综合运用其他农业防控和化学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辽鲜1号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鲜食大豆新品种.我区自2002年引进后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品质好、商品性佳;经试验,得出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露地在4月初播种,30万株/h㎡,条播;施225 kg/h㎡过磷酸钙作基肥,90 kg氯化钾、75 kg尿素作苗肥;水分管理宜前干后足;病虫害防重于治和治早、治小;适时采收,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8.
猪疥螨病是南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感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该病轻者影响猪只生长发育,重者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9.
甘薯新品种浙薯13的扦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浙薯13扦插密度以49500株/hm^2为宜,在肥力水平较差地块种植,扦插密度可酌情增加到54000株/hm^2。  相似文献   
10.
刘伟明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0-230,232
阐述数字农业的概念及其作用,指出数字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业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意识及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并对数字农业的建设进行了展望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