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1.
稻田年内水旱轮作对晚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5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年内水旱轮作(二水一早的麦=玉米-稻)的晚稻产量比连作(一旱二水的麦-稻-稻)晚稻产量显著增加,增产幅度为6.54%~15.87%,平均为10.75%,其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稻田年内水旱轮作不仅可促进晚稻分蘖早、分蘖快、数量多,从而使有效穗明显增加;而且还促进叶面积的扩展并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延缓后期衰老,使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加,从而使每穗粒数明显增加,并能维持与连作晚稻相同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战略措施。 浙江省三十多年来,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基本经验是:由于人多地少,自然条件优越,可以因地制宜地实行多熟制(两熟或三熟),走多种高产多收的道路,使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浙江省耕作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在具体安排上注意了粮食作物,忽视了经济作物,影响多种经济的全面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偏重种植业,忽视了农、林,牧、副、渔五业的全面发展和保持生态平衡;在用地和养地技术体系上,重用轻养,偏重作物种植制度,忽视土壤管理制度,特别是忽视年间轮作、土壤耕作和灌排配套技术的研究。 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途径是:首先,要树立农业生态学、植物营养学和农业经济学的观点。其次,要搞好几个布局和处理好几种关系。第三,要开展对耕作制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3.
稻田年内水旱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经过6年的稻田年内水旱轮作(两旱一水的麦-玉米-稻)和水水连作(麦-稻-稻)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不论哪一种复种轮作方式均可使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增加,并可以明显增加土壤速效N、P、K养分,也可使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增加,土壤固液相比减低。从两种不同种植方式来看,年内水水连作比年内水旱轮作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全N、全P含量增加,但年内水旱轮作的土壤速效N、P、K含量则比年内水水连作高。年内水旱轮作更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从而使土壤好气性微生物增加,厌气性微生物减少,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下降。试验结果还表明年内水旱轮作使晚季稻田土壤速效养分明显增加,从而有利于晚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本項試驗系利用P~(32)示踪小麦根系对磷肥不同施用方法的吸收情况,研究小麦播种时施用磷肥的作用,明确最适宜的施用方法,以供生产上应用。 試验于一九六○年在温室盆缽中进行,每盆装輕质壤土10公斤。肥料用量:N1克、K_2O1克、P_2O_5 0.324克[氮用(NH_4)_2SO_4、鉀用K_2SO_4、磷用CaH_4(PO_4)_2]。处理分八种:磷与种子拌施(K_2O、N作基肥,与12厘米深土壤拌和,下同),磷施在土  相似文献   
15.
在不影响红麻单产水平的同时,进行合理的间套作,挖掘麻田生产潜力,提高麻田综合生产水平和总体经济效益。我们于1987—1990年进行了麻田间套复种试验和示范。经过4年试验,筛选出对主作红麻生长影响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较为明显的麻田春季麦行地膜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早稻抽穗、结实期开花、乳熟和蜡熟三阶段,不同土壤水分(土壤饱和含水量的80%、60%、40%和25%)对结实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除开花阶段降至土壤饱和含水量的80%和60%两处理外,结实率除开花阶段降至土壤饱和含水量的80%和处理外,均随土壤水分下降而降低;在开花阶段,当降低到土壤饱和含水量的25%时,结实率降低,秕粒增加,而且空粒显著增多,千粒重亦显著下降.在水稻结实期各阶段,土壤水分降低使精米率显著提高,青米率下降,同时精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减少,糙米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人工控温条件下稻米垩白形成变化及胚乳扫描结构观察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利用人工气候箱设高温(33℃)和适温(23℃)2个不同的温度处理,对2个不同垩白类型品种西农8116和广二矮104抽穗后稻米垩白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稻米胚乳内部淀粉体形态、大小、发育程度、排列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稻米垩白形成变化与胚乳内部淀粉体结构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灌浆结实期稻米垩白形成的变化过程主要是在抽穗5 d到15~20 d的这一时期,其余时段垩白度的变化幅度不大;高温(33℃)与适温(23℃)处理相比,以抽穗后10~20 d间的变化差别最为明显;胚乳淀粉体表现为“裸露型”还是“非裸露型”,主要与胚乳细胞内部淀粉粒发育程度有关,而与品种本身的垩白类型特征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8.
稻田年内水旱轮作研究表明:在夏作成熟期,轮作区玉米田土壤中5种微生物(除厌气细菌外)和7种主要生理群细菌(除钾肥分解菌外)的数量,都明显高于连作区的早稻田,经灌水种植晚稻,到晚稻成熟期它们的数量(除酵母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外),轮作区与连作区的差别明显缩小.微生物这一变化情况,与同时期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十分相似.可见稻田年内水旱轮作不仅影响土壤微生物,同时也影响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是我国高产农区之一,三十五年来全省粮食生产取得很大进展,1984年全省粮食平均亩产高达790公斤。 本文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省粮食生产,从历史的回顾、形势的分析和基本的思路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对今后全省粮食生产的发展提出若干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20.
稻田三熟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分析浙北平原稻区六种稻田三熟制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选择了12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评分法,全面地评价了各种种植制度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