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64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87篇
  102篇
综合类   653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484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31.
正随着水稻全程农机化的快速发展,机插秧成为全程机械化的最重要一环。2017年,旌德县水稻机插秧面积达2000 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6%。2013年,旌德县玉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亚美柯2ZB-6(RX-60AM)型水稻钵苗单人乘坐6行移栽机1台,与普通毯状育秧插秧机对比,具有无缓苗期,生育期短,分蘖多,插秧速度快,产量高,米质好等优点,特别适合有机稻种植的应用推广,并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笔者  相似文献   
32.
传统绍兴黄酒贮存于陶坛,因陶坛透气,进入陶坛的氧气可促进黄酒成熟,并影响黄酒的颜色、风味和稳定性。为研究黄酒贮存过程中陶坛的氧传递速率,以Fe~(2+)溶液为还原剂,绍兴黄酒密封于陶坛贮存30d后,进入陶坛的O_2会将Fe~(2+)氧化为Fe~(3+),采用硫氰酸钾比色法测定Fe~(3+)质量浓度,可估算出贮存期进入陶坛的氧气量及氧传递速率。结果表明,传统陶坛的日均氧传递速率(OTR)为0.106mg/L,为设计带有微氧化装置的黄酒专用大型不锈钢贮酒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用全产业链思维优化“粮改饲”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甘肃省为例,总结甘肃省“粮改饲”工作已取得的工作成效和不足,论述了“粮改饲”构建全产业链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甘肃省“粮改饲”全产业链模式和布局优化,并提出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和创新科技带动引领4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产业链|粮改饲|生产力布局|甘肃省  相似文献   
34.
洋葱,别名玉葱、圆葱、葱头,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是我国常见蔬菜之一。1930年Sebrell首次发现洋葱可导致犬贫血[2]。1995年国内首次报道了6只警犬食用洋葱后中毒,其中2只死亡[3]。中毒犬只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排红色或红棕色尿液,贫血、黄疸等。早期,洋葱粉还常作为调味剂加入狗粮中,如长期给宠物饲喂这种狗粮会引起轻度贫血和黄疸[4]。时至今日,生活中养宠人依然对犬食用禁忌认识不够,还有人持“人能够吃的食物宠物就可以安全食用”的错误观点,所以人们常把吃剩的洋葱及汤汁倒入米饭,导致犬食用后发生中毒。因此,临床中对洋葱中毒的案例依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5.
马鹿是非常重要的物种资源,由于栖息地的流失和人为干扰进行近亲繁殖等导致野生马鹿数量急剧减少,而家养马鹿多经过改良,因此马鹿的纯种数量锐减。对马鹿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马鹿起源和物种形成的认识,还能帮助开展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马鹿的起源进化研究已发展到全基因组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马鹿的起源进化研究从最初对体态外貌和染色体核型的研究逐渐发展到对DNA序列与生理指标的研究。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马鹿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从起源时间、起源地和迁徙路线等方面揭示了马鹿的演化历史,介绍了父系、母系和常染色体研究方面分析了马鹿遗传多样性选取的不同分子标记,为进一步揭示马鹿种群的遗传变异、分化情况、迁徙路线和系统发育关系等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为马鹿遗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马鹿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6.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是MAPK家族(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重要成员, 具有参与昆虫抗逆反应等多种功能。为明确JNK在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中的表达特性及其对Bt杀虫蛋白的应激与免疫反应, 本研究通过PCR克隆得到2个棉铃虫 JNK 基因 HaJNK1 和 HaJNK2;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HaJNK1和 HaJNK2基因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 191、1 143 bp, 分别编码397、38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棉铃虫 HaJNK1 与黏虫 Mythimna separata 聚为一支, 亲缘关系较近, HaJNK2与 家蚕 Bombyx mori 聚为一支, 同源性较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 HaJNK1 与 HaJNK2 在棉铃虫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 发现 HaJNK1 与 HaJNK2 在卵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雌成虫; HaJNK1 在性腺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唾液腺; HaJNK2 在头部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性腺。取食Cry1Ac的4龄棉铃虫幼虫的中肠组织中, HaJNK1 与 HaJNK2 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推测 HaJNKs 基因可能参与棉铃虫抵御Bt杀虫蛋白伤害的应激和抗逆反应。  相似文献   
37.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育肥金华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为(59.2±5.3)kg的健康金华猪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猪,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料,姜黄素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00 mg/kg姜黄素,试验预试期7 d,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300 mg/kg姜黄素对育肥期金华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饲料中添加姜黄素降低了育肥期金华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耗重增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姜黄素降低了金华猪的背膘厚和背部脂肪脂肪细胞大小(P<0.05),还提高了肌内粗脂肪含量和眼肌面积(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姜黄素下调了金华猪背部脂肪中脂肪生成相关基因PPARG、CEBPA的mRNA表达水平(P<0.05),且提高了背最长肌中PPARG的mRNA表达水平(P<0.05);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育肥期金华猪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金华猪盲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布劳特氏属(Blau...  相似文献   
38.
光照是调控动物生长、发育和季节性繁殖的重要因素。在畜牧生产中,可以通过人工控光提高公羊繁殖性能、肉鸡生产性能,缩短牦牛的发情周期,进而提升经济效益。褪黑激素作为调控动物繁殖生理过程的重要一环,参与了羊季节性发情、绒毛生长、精子发育等繁殖进程。外源褪黑激素的补充和应用对于养羊生产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现有褪黑激素在养羊生产中应用的报道,并分析了褪黑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及潜在的研究、开发方向,以期为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目前,我国在食品工业方面消耗大豆为1000万t左右,但大豆产品自给率不到50%。大豆进口量连年上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几个寡头企业。因此如何冲破重重困难振兴中国的大豆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2006年6月3日-4日,在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大豆产业发展对策高层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我国大豆产业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政策扶持、科技推动、市场运作、产业整合等角度,对大豆产业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  相似文献   
40.
水稻秸秆深埋整秆还田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我国水稻秸秆还田机械普遍存在的耕作深度浅、秸秆还田深度不满足农艺要求、旋耕部件缠草严重等问题,运用旋耕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方法设计了水稻秸秆深埋整秆还田装置。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颗粒进行假设,运用离散元法建立土壤颗粒力学模型,应用EDEM软件进行整秆还田仿真虚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耕深在20 cm时,土壤表层覆盖率为93.87%。通过土槽台架试验得到:在作业速度为1.25 km/h、刀辊转速为237 r/min时,耕深可达到22 cm,地表以下15~20 cm翻埋的秸秆占秸秆总量的80%,秸秆还田率为91.63%,同时刀辊轴不缠草。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深度达到水整地环节的要求,秸秆还田率较高。通过虚拟仿真和台架试验相互验证,证明新型整秆还田装置一次作业可实现切土、碎土、埋草、压草及覆土的功能,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