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4篇
  9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选择中国北方落叶阔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的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酸雨酸度(重度、中度、轻度和对照)和3个降雨量(自然雨量和增、减雨量30%),以期阐明酸雨对蒙古栎幼苗形态生长、生物量和根系伤流量的影响,探讨中国北方日趋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影响蒙古栎幼苗的生长,为酸雨区森林恢复植物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 在本实验的酸雨酸度下,酸雨降雨量的增加对蒙古栎幼苗各生理生态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酸雨酸度对蒙古栎幼苗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但酸度增加降低了幼苗的根系伤流量;3) 增雨的重度酸雨处理促进了蒙古栎幼苗形态生长和生物量累积;4) 两因素对蒙古栎幼苗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说明蒙古栎对酸雨具有一定的抗性,可考虑选择为酸雨区植被构建的物种。  相似文献   
62.
通过微波辅助提取的L9(34)正交实验方法与索氏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栾树果实、枝叶中总黄酮,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法较适宜,并得到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微波处理1min、水浴10min、固(原料)液(提取溶剂)比为1:20。以微波助提最佳工艺提取栾树总黄酮,通过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的510nm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得栾树果实、枝、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78%、0.27%、0.45%。对2003年9月、10月、11月分别采集的栾树果实进行提取及测定,3个采集时间的栾树果实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71%、1.78%、2.70%,总黄酮含量随果实趋向成熟而显著递增。  相似文献   
63.
采用醇提法、超声提取法探讨了从桑叶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超声提取效果最好。其最佳条件是:用浓度为70%、按料液比1:15的比例的乙醇浸泡3h,再用超声提取45min,其桑叶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出率可达2.18%采用聚酰胺树脂为层析柱填充料,对桑叶黄酮的提取液进行了纯化。还通过样品的总黄酮与FeCl3、浓H2SO4等试剂的特征反应对所得提取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所得提取物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64.
高海拔地区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了高海拔旱作区不同气候情景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降水、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降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期间的积温每增加50℃·d,累积生长量增加0.2g·株-1·d-1;降水量增加10 mm,累积生长量增加0.11 g·株-1·d-1.计算两年不同播期水、热耦合指数,具有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反之则有减少的趋势.在水、热要素中,降水在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的贡献更突出.最终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增加.根据干物质积累特点和不同气候条件提出了种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5.
2012年7月29日武威市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天气图、FY-2D卫星云图、单站地面资料、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2年7月29日下午到夜间武威市的对流性强降雨天气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低层天气系统共同作用发生的,地面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是强降雨天气能量的释放过程;大的湿度条件和水汽在本地辐合,为大到暴雨提供了丰沛的水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强烈的上升气流是大到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强烈的不稳定能量和不稳定层结是对流增强、雨强增大的必要条件;对流云团的发展和加强是降雨强度较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6.
湖北地黄梓醇超声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超声波法对湖北地黄中梓醇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湖北地黄中梓醇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薄层色谱分析(TLC)法分别对湖北地黄根、茎、叶和生地黄中梓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优化的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40。TLC分析结果表明,张家界产湖北地黄叶中梓醇含量最高,为1.84%,其次是茎,为1.35%,根为1.29%,生地黄中梓醇含量最低,为0.44%。[结论]为深入研究和开发湖北地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温室葡萄生育期管理及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012—2014年在民勤县中陶村葡萄温室大棚内安装的小气候观测仪,运用温室内的温度观测资料以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适宜温室葡萄生产管理措施、覆膜期温室内、外温度的变化及灾害天气对温室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内温度明显高于温室外温度,温室内、外温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温室内温度随温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晴天、多云天、阴天温室内、外温度变化有所不同,晴天日变化比多云天和阴天明显得多。适宜的温室内温度对葡萄的生长发育较为有利,温室内温度太高或太低及其灾害性天气对葡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温室葡萄灾害天气的防御措施。通过分析将为温室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了气象为特色农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
灌溉方式和播期对地膜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加剧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和生态风险,寻求合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提高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应性。通过不同灌溉方式和不同播期对大田地膜春玉米进行试验,采用全生育期连续定点观测春玉米发育期、产量结构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和不同播期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喷灌和漫灌3种灌溉方式中滴灌最有利于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第二播期生长状况好,干物质累积量高,尤其是乳熟期和成熟期差异明显(P<0.05)。滴灌、喷灌较漫灌根系多;喷灌根系长而粗,与滴灌、漫灌差异极显著(P<0.01)。滴灌、喷灌果穗长、果穗粗好于漫灌,滴灌秃尖最短,籽粒重和百粒重呈现为滴灌>喷灌>漫灌,且差异显著(P<0.05)。第二期产量构成优于第三期和第一期。滴灌产量高,耗水少,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而产量较高耗水最少的第三期水分利用效率高,差异显著(P<0.05)。总之,滴灌是最适宜于干旱区的抗旱、节水、节肥和增产的灌溉方式;第二期是最适宜的播种期,且气候变暖有利于晚播、晚熟品种的推广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9.
<正>当前水产养殖产业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逐步向现代集约化精准养殖模式转变。特别是在一些高品质经济性鱼类亲鱼的养殖过程中,因其具有个体价值高,养殖周期长,对产业影响大等特点,对亲鱼个体的识别及其生理、状态、养殖过程和其他属性信息的存储、传输、管理和追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过去长期的养殖过程中,通常是由养殖管理者组织大量人力,对亲鱼进行识别,并对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长期的跟踪采集和监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不同水草对汞的生物富集作用和硒元素对汞在水草中的富集之影响,选取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典型节能灯生产集聚区2条河道内5种主要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不同部位的无机汞、甲基汞及硒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水草对甲基汞的富集能力强于无机汞,且不同水草对无机汞或者甲基汞的富集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loides在汞污染地区对无机汞的富集能力分别是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18.9,37.4,72.1和14.8倍;对甲基汞的富集能力分别是稗草、石菖蒲、一点红和空心莲子草的3.2,4.2,40.2和3.5倍,对汞的富集能力明显强于其他水草。环境汞质量分数对植物富集能力也有一定影响,双穗雀稗在汞污染地区对无机汞的富集能力是未污染地的11.1倍,对甲基汞的富集能力是未污染地的3.3倍,是可用来作为污染地汞富集植物的潜在品种。水草根中硒和汞质量分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硒对汞的吸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