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正陕西省丹凤县双槽村位于县城北22千米处,总面积15平方千米,村组公路全长16千米,耕地面积920亩,山林面积20006亩。双槽村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且土少石多,石皮凸现,自然环境恶劣。现有13个组400户146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408人,2017年实现脱贫23户85人。2 0 1 7年以来,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有序开展精准识别、精准规  相似文献   
32.
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宿桂梅  丁杰 《北方蚕业》2003,24(2):35-36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传染病,是柞蚕的主要病害之一.它的发生与流行和其他传染性疾病一样,是病原、蚕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原进入蚕体能否引起疾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蚕体本身的发育状况和抗病能力强弱,而蚕的体质又受到生长环境条件影响,养蚕实践中也有"潮生锈"的说法.为了揭示环境与发病的关系,本文就温度、湿度、饥饿等条件对蚕的感染抵抗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3.
影响种蛋入孵率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杰  陈峰 《中国家禽》2004,26(18):18-21
种蛋入孵率是衡量种鸡生产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鸡苗质量均有着内在的正相关性。种蛋入孵率与种蛋质量(即蛋形指数和蛋壳质量)密切相关,据国内一些大型养鸡场的资料介绍:在常规饲养管理情况下,一只鸡在一个产蛋年里所产畸形蛋和蛋壳质量低劣的蛋约占总蛋的7%~17%;蛋壳破损率一般占总蛋量的3%~5%,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种蛋的入孵率,从而影响了种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4.
丁杰  陈蜂 《北方牧业》2005,(8):16-16
<正> 当前,养鸡业进入微利时代,为提高经济效益,各养殖场千方百计寻找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益的措施。种蛋入孵率是衡量种鸡生产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种蛋入孵率与种蛋质量(即蛋形指数和蛋壳质量)密切相关,它与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鸡苗质量均有着内在的正相关性。因此,研究影响种蛋入孵率的因素及改善措施,对种鸡场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影响因素种蛋入孵率与种蛋质量密切相关,而种蛋质量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品种、周龄、环境条件、饲料营养、应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我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区域布局进行了论述.我省农业地区必须认清农业生产区域的特殊性,切实根据区域资源的特点、比较优势及市场需求变动趋势,矫正"逆比较优势"的产业选择偏差.这是解决农业难题,实现我省农业崛起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6.
啤麦是我省啤酒酿造的主要原料 ,种植面积分布全省各地。由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该区冬 (春 )啤麦栽培中的重要特点 ,在啤麦产量水平不断提高 ,暖冬年份增多的情况下 ,中高产田啤麦旺长带来的种种问题 ,严重影响了啤麦产量和大面积丰收。  相似文献   
37.
柞蚕脓病的传染,主要是以多角体这种形态的病原物食下感染。据报导,病毒多角体长期贮存,毒力相当稳定。有人试验,家蚕多角体可以感染25年(Bolle,1907)。据我们试验,柞蚕脓病蛹,室内干保存三年,仍有感染力,但毒力明显下降。多角体蛋白虽然对病毒有保护作用,但是柞蚕饲养在野外,病毒落入野外柞林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多角体会发生裂解,毒力也会衰减变化,研究多角体在所处的环境中的裂解情况和毒力变化,对掌握本病的传染经路,流行规律以及预防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试验,目前国内尚未见报导,本文主要借助电镜,观察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38.
贵蚕13号(暂定名)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新组合,适应性广泛,在区试中表现突出,为进一步掌握该品种在贵州不同海拔蚕区的应用效果,于2016—2017年春、夏季分别在威宁县(海拔1 700m)、黄平县(640m)和荔波县(425m)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贵蚕13号在高、中、低海拔蚕区适应性广,发育整齐、少病,产茧量较高、茧质好。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比,贵蚕13号死笼率低、张种产茧、产值增加明显,贵蚕13号适合在贵州各主要蚕区用于春夏季饲养。  相似文献   
39.
关于核型多角体病感染的潜伏期,早有研究报导,一般认为受接种的病毒浓度和饲育温度影响。但微量感染时发病的潜伏期也只有十天左右,不能跨过两个令期。而慢性不显性感染是植物、节足动物和冷血动物等生物的主要病毒感染形式。柞蚕脓病的传染经路,经我们研究主要是制种期卵面感染,而生产中主要是壮蚕期暴发脓病。卵面感染,什么条件能使潜伏期延长到壮蚕暴发脓病,过去很少有人研究。我们主要是将病毒的毒力致弱、卵面滴毒,单头饲育,观察潜伏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0.
柞蚕脓病主要是核型多角体病一种,养蚕群众称谓“老虎病”或“黄烂病”,过去我省柞蚕生产中发病率30%左右。对该病的防治研究,曾经从多方面进行过探索,第一,用福尔马林死毒疫苗接种,由于柞蚕本身免疫力很低,多次测定保护指数不超过0.5,故无应用价值。第二,药物治疗。我们先后筛选了百余种抗病毒药剂,仅有几种药剂,如肽丁胺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添食低量病毒,治愈率只有30%左右,也无应用价值。第三,研究病原及传染规律并采用消毒防病措施,取得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