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呋喃唑酮代谢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改进和完善免疫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方法,制备了抗呋喃唑酮代谢物(AOZ)特异性抗体.采用对醛基苯甲酸对AOZ进行衍生化得到CPAOZ,还原CPAOZ结构中的C=N双键得到半抗原,半抗原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酯法与BSA偶联制备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得特异性抗体,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评价抗血清效价及特异性.结果显示,试验获得了较高效价(1∶1280000)的抗AOZ血清,AOZ半抑制浓度为5.9 ng/mL;抗血清与结构类似物呋喃它酮代谢物的交叉反应率仅为0.76%,与呋喃妥因代谢物和呋喃西林代谢物无交叉反应;利用该抗体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法,AOZ在1~27 ng/mL与抑制率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该特抗体虽然灵敏度较低,却对AOZ而非AOZ衍生物有特异性,可为畜产品中AOZ残留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HPLC检测猪血浆和尿液中的喹烯酮及其主要代谢物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试验旨在建立猪血浆和猪尿液中喹烯酮及其主要代谢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脱一氧喹烯酮、脱二氧喹烯酮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经高速离心后直接检测。尿液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喹烯酮、脱一氧喹烯酮、脱二氧喹烯酮,用盐酸提取MQCA,再用乙酸乙酯萃取,50 ℃氮气吹干后过HLB固相萃取小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14 nm波长下检测。喹烯酮及3种代谢物在血浆中的回收率在72.54%~104.2%之间,尿液中的回收率在63.20%~86.24%之间。4种目标化合物在血浆和尿液中定量限均为0.05 μg/mL。  相似文献   
13.
10只健康家犬,按每千克体重2.5mg单剂量静脉注射恩诺沙星,进行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反相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计算机程序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家犬静脉注射恩诺沙星后,恩诺沙星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a为0.32h、t1/2β为3.22h、Vc为1.88L·kg-1、CL为1.74L·kg-1·h-1、AUC为1.88μg·mL-1·h,代谢物环丙沙星的主要动力学参数为:AUC为1.72μg·mL-1·h、MRT为7.72h。恩诺沙星在家犬体内的动力学特征是分布迅速、广泛,其消除跟代谢物环丙沙星一样表现迅速。  相似文献   
14.
兽用抗生素头孢噻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头孢噻呋 (Ceftiofur,其钠盐的商品名为NAXCEL○R,盐酸盐的商品名为 EXCENEL○R)是美国普强公司于 80年代开发成功的兽医专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 ,其分子式为 C19H17N5O7S3 ,化学名为 [6 R-[6α,7β(z) ]]7- [[(α-氨基 - 4 -噻唑基 ) (甲氧亚氨基 )乙酰 ]氨基 ]- 3- [[(2 -呋喃羰基 )硫代 ]甲基 ]- 8-氧代 - 5-硫杂 - 1-氮杂双环 [4 ,2 ,0 ]辛 - 2 -烯 - 2 -羧酸 ,结构式见图 1。该药 1988年在美国首次上市 ,由于其优良的抗菌活性和药动学特点 ,陆续被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正式批准用于肉牛、奶牛、马、猪、羊的呼吸道…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种运用可视芯片技术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O157:H7、志贺菌Shigella、沙门菌Salmonell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方法.分别选取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中编码脂多糖O157抗原的基因(rfbE)...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乳房炎奶牛单剂量乳房灌注1%恩诺沙星(50 ml/头)后乳中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乳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用统计矩原理处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在给药区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均于给药后2h左右乳中浓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3.16±3.10)μg?ml-1和(2.79±0.94)μg?ml-1,然后逐渐下降;12 h后检测不到恩诺沙星,24 h已检测不到环丙沙星。对于非给药区,恩诺沙星给药后1h左右乳中浓度达到最高值(0.19±0.02)μg?ml-1,然后逐渐下降;6 h后检测不到恩诺沙星,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于给药后4 h乳药浓度可达最高峰(0.51±0.07)μg?ml-1,24 h已检测不到乳药浓度。给药区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消除半衰期较恩诺沙星长,平均为(1.67±0.20)h,平均滞留时间(MRT)亦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临床休药期不少于3 d。【结论】恩诺沙星吸收较迅速 ,代谢较快、清除较快 ,表明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在乳中不会形成残留。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物在兽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传统药物因长期或不合理应用而降低或失去疗效,新的药物不断发现或合成,在临床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近年来使用的新抗感染药物做一简要的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氟苯尼考在猪的群体药动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临床消化道和呼吸道细菌性疾病猪 2 15头 ,其中原种猪 91头 ,杂交商品猪 12 4头 ;公猪 112头 ,母猪 10 3头 ;体重范围 5~ 4 1kg,平均为 18.6 8± 0 .4 7;日龄 6 3~ 117天 ,平均为 85 .2 4± 0 .78。动物随机分为两组 ,第 1组动物数量为总体数量的 2 / 3,共 14 6头 ,为模型组 ,用于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 ;第 2组动物数量为总体动物数量的 1/ 3,共 6 9头 ,为验证组。给药前测定每头猪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猪颈部肌肉注射 30 %氟苯尼考注射液 ,剂量为 2 0 mg· kg- 1体重。给药前采一次空白血浆及血清 (测定血清生化指标 ) ,给药后随机采样 ,每只猪采样 2~ 4次 ,就整个群体而言使采样时间均匀分布于药物的吸收相、分布相和消除相内 ,采样时间为给药后 0 .183~ 4 8.36 7h,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应用 NONMEM程序处理所收集的数据 ,包括药时数据、猪只的体重、日龄、性别、种属及血清生化指标、对研究组数据拟合发现最佳药动学模型为一级吸收一室模型 ,药动学参数随机效应及自身变异的最佳模型均为对数加法模型。体重对机体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有显著影响 ,机体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基本呈线性关系。种属对吸收速率常数有显著影响。把研究组得到的群体药动学参数值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头孢喹肟在猪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头健康杂种猪,随机交叉设计试验,头孢喹肟按1 mg/kg的剂量分别进行耳缘静脉和颈部肌肉单点注射给药,给药间隔时间为1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头孢喹肟的药物浓度,用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3P97处理血清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后,猪血清中头孢喹肟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为0.16 h,t1/2β为1.34 h,V(c)为0.24 L·kg1,cl‘.)为0.26 L·kg-1·h-1,AUC为3.97 mg·L-1·h;颈部肌肉单点注射给药后,猪血清中头孢喹肟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为0.08 h,t1/2α为0.84 h,t1/2β日为2.76 h,t(max)为0.32 h,C(max)为1.80 mg·L-1Cl(s)为0.25 L·kg-1·h-1,AUC为4.12 mg·L-1·h,F为102.37%.  相似文献   
20.
牛奶和牛血浆中头孢喹肟HP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头孢喹肟在牛奶和牛血浆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牛奶样品用10%三氯乙酸沉淀蛋白,两次提取后过Strata-X-C固相萃取柱,30%乙腈洗脱后供HPLC-MS/MS检测。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高速离心后吸取0.2 mL上清液,与0.8 mL水混合后直接检测。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进样量5!L。头孢喹肟在牛奶中的回收率在76.70%~87.02%之间,定量限为5 ng/mL。牛血浆中的回收率在89.41%~98.25%之间,定量限为2 ng/mL。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头孢喹肟在奶牛乳和血浆中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