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板栗害虫发生特征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1988-1994年对安徽省板栗害虫的研究,查明了现阶段板栗害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发生率、发生量、发生类型和成灾格局,提出板栗害虫的综合治理对策。研究表明在454种板栗害虫中,发生轻微、中等、严重的害虫分别为414种、22种和18种,分别占总数的91.2%、48%和4.0%。害虫的垂直结构为根部害虫16种、干部51种、叶部299种、枝梢101种和果实害虫7种,分别占总数的3.5%、11.2%、61.5%、22.3%和1.5%;害虫总体发生率95.8%,其中危害程度轻微(+)、中等(++)、严重(+++)发生率分别为38.2%、33.2%和24.4%;重要板栗害虫的发生类型为低发生型414种(占91.2%)、偶发生型7种(占1.5%),间发生型23种(占5.1%)和高发生型10种(占2.2%);主要害虫成灾区域特征为广泛型7种、地区型8种、局部型3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了解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子,本文对油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和捕食类亚群落的多样性与其主要生态学指标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H’与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R及物种数S呈正相关,而同优势集中性C和优势度d呈负相关。因此,提高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可通过营造油茶园生境以增加节肢动物群落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R和物种数S而减少物种优势集中性C和优势度d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研究了栗角斑蚜及其天敌类群的时间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值和板栗不同生长时期栗角斑蚜及其天敌垂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值。结果表明:自板栗生长开始到板栗成熟,栗角斑蚜利用了时间资源序列的全部等级,因在各个等级上的应用不太均衡,生态位和宽度只表现出中等水平。瓢虫类天敌,尤其是红点唇瓢虫的生态位宽度较高,与栗角斑蚜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蜘蛛类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在不同等级上表现极不均衡。草蛉和瓢虫与栗角斑蚜的模糊贴近度较高,在板栗生长的各个不同时期,均能很好的追随栗角斑蚜种群,蜘蛛类天敌中漏斗网蛛科与栗角斑蚜的同域效应最高。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60 Co γ-ray irradiation on male sterility of indoor-reared Apriona germar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le adults of A. germari irradiated with 60 Co γ-ray of 100,150,200,...  相似文献   
15.
根据栗园害虫与天敌群落物种的组成和数量,按照营养关系和系统分类的方法,将群落划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亚群落,每个亚群落分成不同的功能类群.采用群落分析的多个参数比较分析了群落的结构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安徽栗园害虫与天敌178种,101科,植食类亚群落相对丰盛度为0.9330,4~10月份为0.7903~0.9698,11月份最低,为0.1509;捕食类亚群落相对丰盛度为0.0406,4~10月份为0.0202~0.1954,11月份最高,为0.8409;栗园总群落的优势集中性为0.2564,各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表现为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栗园植食类亚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与总群落一致,呈低-高-低-高的变化趋势;捕食类亚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动态基本上呈稳中有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木本药用植物害虫发生与危害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1 988-1 995年对安徽省重要的木本药用植物害虫的广泛调研 ,在此基础上 ,报道了近年来在杜仲、山茱萸、吴茱萸、厚朴、紫玉兰、木瓜等 9个主栽药用经济树种上所发生的害虫种类及重要害虫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危害程度 ,为现阶段开展木本药用植物害虫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皖东栗园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的组成和数量,按照营养和取食关系,将群落划分为植食类、捕食类、寄生类和中性类亚群落,按照系统分类的方法,将每个亚群落分成不同的功能类群,采用群落分析的多个参数比较分析了群落的结构.结果表明,皖东栗园节肢动物调查到了178种101科,其中植食类、捕食类相对丰盛度分别为0.93295和0.04062,各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表现为寄生类(0.68686)>植食类(0.29356)>捕食类(0.24680);H′多样性指数和Hill多样性指数(N1、N2)均为捕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节肢动物亚群落.  相似文献   
18.
松墨天牛在我国的危险性和潜在风险性日益突出,应用辐照不育技术控制该虫是绿色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并分析不同辐照剂量~(60)Coγ射线辐照松墨天牛雄成虫对松墨天牛的取食、排泄、交配、产卵、寿命、防治效果等的影响,筛选对松墨天牛雄成虫的γ射线最佳辐照剂量,为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未进行γ射线辐照),150、200、250和300 Gy剂量(剂量率1.5 Gy/min)~(60)Coγ射线辐照对雄性松墨天牛取食、排泄和寿命等生物学特性均无明显影响(P0.05);4种剂量γ射线辐照的雄成虫配对后,能正常刻槽产卵,但卵的孵化率均为0,即失去生殖能力。当雌:雄:处理过雄性天牛比为1:1:6时,150 Gy剂量辐照对天牛的防治效果较好,雌雄交配后卵的孵化率仅为2.63%。权衡辐照雄成虫对其取食、排泄、交配、寿命和防治效果的整体效应,在实际应用中应选择150 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为宜。  相似文献   
19.
氯胺磷注干防治杨树桑天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区杨树桑天牛的调查,试验区桑天牛的虫株率为26.25%,虫口密度为0.693 1头·株-1,该区桑天牛属于严重发生程度.氯胺磷5倍液和10倍液注干防治桑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7.5%和77.3%,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和72.7%,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5%和72.7%,防治效果显著,氯胺磷5倍液防治效果优于10倍液防治效果.幼虫死亡个体数以注药后6 d内达最大值,其中以注药后2 d内死亡个体数最多.  相似文献   
20.
通过1988-1995年对安徽省重要的木本药用植物害虫的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报道了近年来在杜仲,山茱萸,厚朴,紫玉兰,木瓜等9个主栽药用经济树种上所发生的害虫种类及重要害虫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危害程度,为现阶段开展木本药用植物害虫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