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5篇
  21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为探索防控花生淹涝灾害的最佳耕作方式,分别选用淹涝敏感品种中花4号和耐渍品种湘花2008,采取不同起垄高度(0、10、20cm)与不同覆膜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荚果产量与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渍涝条件下随垄高的增加,不论敏感和耐渍品种,净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均呈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且覆膜明显高于露地,覆膜条件下花生的叶绿素含量持续增长,而露地栽培呈先高后低变化;(2)起垄覆膜栽培增产效果好,主要缘于单株饱果数、饱果率、百果重等均提高;(3)起垄覆膜栽培的籽仁油分、蛋白质含量总体均高于平垄露地栽培,其中敏感品种的油分、蛋白含量均以垄高10cm较高,覆膜栽培降低油分、提高蛋白质含量;耐渍品种不论覆膜与否油分含量均以垄高20cm较高,而蛋白质含量则以垄高10cm较高,覆膜栽培提高油分。结论:适度起垄辅以覆膜的耕种模式对耐渍和敏感品种防控淹涝灾害均有较好效果,敏感品种的适宜垄高为10~20cm,耐渍品种10cm为宜。  相似文献   
192.
我省花生连作面积较大,据调查,全省每年有三年以上连作田200多万亩,个别重点产区县(市)连作田占花生播种面积的40%以上。连作造成花生严重减产,连作一年,减产10%以上,连续三年连作,减产30%以上。为此,解决花生连作障碍,成为当前花生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得知,花生叶斑病和线虫病是引起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叶斑病初侵染病原菌主要分布于地表,线虫主要分布于地下20~30cm土层内,据此.我们研制了“土层翻转改良耕地法”,并对其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3.
我所在获取亩产800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79年根据省定课题“花生千斤高产栽培技术及其规律的研究”的目的要求,于平邑县召开了千斤攻关会议,在统一试验设计和措施方案的指导下,坚持了试验场与农村基点相结合,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和单项试验摸规律与综合措施创高产相结合等三个紧密结合,1979—1980连续两年培创出46块小面积(一亩以上)千斤高产田。在取得一些千斤高产基本栽培规律以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小面积千斤高产在一公顷以上的重演性,生育指  相似文献   
194.
[目的]研究影响花生品质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量化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程度,为花生品质区划、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年全国18个花生主产省的花生品质数据及其对应点的土壤数据为基础,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肥力因子对花生品质的影响。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仪法(以占干物质重量的百分率表示);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采用K2Cr2O7-H2SO4氧化法;土壤全氮测定采用凯氏法;土壤速效钾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土壤速效磷的测定采用钼蓝比色法。[结果]相关分析表明,花生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花生脂肪含量和油亚比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是影响花生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000 179 4X2+25.597;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花生脂肪含量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162X1+43.317;同时土壤有机质也是影响花生油亚比的主要因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Y=0.015 04X1+0.954。[结论]不同肥力因子对花生品质的影响不同,改善花生的品质应通过施用合适配比的肥料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5.
中国花生蛋白质含量空间分布预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光、温、水、土与花生品质表现的耦合性,选择影响花生蛋白质含量的9个生态因子,建立花生蛋白质含量空间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我国花生蛋白质含量的空间分布状况。预测结果表明,花生蛋白质含量从北至南呈增高趋势,高含量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最低值为13.3%,出现在吉林省;最高值为32.9%,出现在台湾省;平均值为26.9%。该预测结果对花生生产及育种部门有针对性的提高花生蛋白质品质,开展品质育种工作,建立花生专用生产基地、优化区域生产布局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6.
施氮水平对不同花生品种氮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较高,研究花生不同器官中氮代谢酶活性在施氮水平和品种间的差异及其与籽仁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阐述花生氮素代谢的生理特性。【方法】选用生产中普栽品种花育22号和白沙 1016,设置4个氮素水平,测定两品种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主要含氮物质(可溶性蛋白质(Pro)、游离氨基酸(AA))含量及主要氮代谢酶(硝酸还原酶(NR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结果】两品种各器官Pro、AA、NRase、GS、GDH活性的变化态势大致相同,但其含量的高低因品种和施氮量不同而变化,各器官中各指标含量均以白沙1016较高;适当提高氮素水平可增加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主要氮代谢酶活性;氮素水平过高虽能提高硝酸还原酶和籽仁蛋白质含量,但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下降;各营养器官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GS和GDH活性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但与其相应器官中的NRase活性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荚果中Pro与AA和NRase间、GS和GDH、NRase与游离氨基酸间均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施氮量和品种差异对花生各器官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氮代谢酶活性有影响,白沙1016对高量氮肥较敏感,花育22号则较适应高氮;增施氮肥通过改变氮素代谢的生理特性改善花生品质。  相似文献   
197.
郭洪海  杨萍  杨丽萍  李新华  万书波  符明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44-10046,10068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区花生种植分布广,规模种植区域相对较集中,但生产上存在着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商品性差及栽培技术不规范和深加工滞后等问题。文章介绍了研究区域的概况,分析了花生生产现状特征及花生品质特征。结果表明,受生态条件限制,花生脂肪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中等,油亚比值普遍偏高;在空间分布上,蛋白质南高北低,而脂肪含量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油亚比则是东部丘陵区高于西部平原区,主产区低于非主产区;指出该区应紧紧围绕花生作为区域性的重要经济作物和优势农产品,以大幅度提升花生种植效益为核心,强化空间合理布局,实施标准化无公害和基地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率,提升深加工水平,铸造国家"植物蛋白源、加工原料源、农田生物互补源",促进和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区域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8.
本试验以谷子、花生单作为对照,设置谷子花生2:2和4:4两种间作模式,研究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种植模式对谷子花生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花生谷子间作下,谷子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收获期均显著高于单作,且灌浆期和收获期2:2间作模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而间作下花生干物质量各生育期均低于单作°各生育期间作谷子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单作,且两种间作模式差异不显著;而间作花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均低于单作,收获期则高于花生单作,且2:2间作高于4:4间作模式°两种间作模式下花生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净面积产量均低于单作;而2:2间作模式谷子产量显著高于4:4间作模式,且两种间作模式下谷子净面积产量均显著高于谷子单作°谷子花生2: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大于4:4间作模式,且均大于1.0°可见,间作谷子在干物质积累、作物群体覆盖、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单作,而谷子花生2:2模式又优于4:4模式’因此,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推广谷子花生2:2间作种植模式利于提高作物群体覆盖、土地生产力,从而促进作物高效共生、盐碱地改良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9.
实践证明,很多以农业立县的区域,充分发挥本地花生资源优势,将花生作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来抓,既促进了花生产业发展,强化了当地特色花生经济的竞争优势,又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文章分析了县域特色花生产业发展的特点,指出了县域特色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支持、开发优质新产品、加强专业组织建设以及走产业化路子的县域花...  相似文献   
200.
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田间以多粒型,珍珠豆型,龙生型,普通型和中间型五大类花生的种质为材料,齐苗后用透光率50%遮荫网遮荫40d,研究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花生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胁迫下,花生叶绿素含量升高,光合速率、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细胞内保护酶活性降低。其中龙生型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活性氧代谢各项指标受影响最小,普通型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