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林业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该文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组织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教学内容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加大选修课备选范围,根据学生职业趋向选择模块;不断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2.
引进国内7个保护地辣椒新品种,在黄石市阳新县综合农场试验基地设施大棚中对其丰产性、商品性、抗病性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苏椒27号早熟、果大肉厚、果表面微皱、辣度中等、品质好,中抗病毒病,在市场上好卖,综合经济性状突出,值得在本地春季设施大棚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3.
关于林产品价格政策的研究万志芳,耿玉德,刘晓华林产品价格政策,是国家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的而提出的关于林产品价格(制定及其波动范围以及)管理的一整套作法。它是国家调控林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体现着国家对林业产业的支持或约束的态度。林产品价格政策决定着价...  相似文献   
34.
从全新的角度探讨了政府与林业企业的关系,抛开了政府的一般性宏观调控,而着重就政府对林业企业的规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政府对林业企业规制的内涵及理念和政府对林业企业实行“放松规制与局部强化”并存的规制格局;根据政府作用经济分析理论明确界定了政府在国有林区林业中的作用边界及领域,公益林经营主体和商品林经营企业的政府规制提出了重点规制的取向和措施;提出了对公益林经营主体实施“零价格规制”、“特别投标制”;对商品林实施数量控制与补贴并行的规制,为国有林区政企分开提供具体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35.
观鸟旅游具有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特点,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类型之一。综合评价是观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前提和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鸟类资源价值、生态环境质量、开发建设条件和支持保障条件4个方面,选择鸟类种类及数量、珍稀度等13个评价指标,构建观鸟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鸟类资源价值(4. 46)、生态环境质量(2. 35)、开发建设条件(2. 03)、支持保障条件(1. 17);指标层总排序权重前6位分别鸟类种类及数量(2. 11)、生态环境开发适宜性(1. 86)、鸟类可观赏性(1. 36)、客源市场规模(0. 88)、基础设施条件(0. 67)、政策支持度(0. 60)。通过以黄冈市为例进行校验表明,该评价体系能较为客观反映观鸟旅游资源的综合价值,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黄冈市观鸟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6.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大经营应是实现我国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主体地位的必要模式。从理论上论述了林业大经营的内涵,提出了林业大经营的基本特征,即经营区域广泛性,经营内容复合性,经营主体多元性,经营目标的主导综合性和动态性,经营措施的科学性与集约性,经营运行的双重市场引导性,经营过程的可持续性等。同时从总体性目标和分类别目标体系2个方面提出了林业大经营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37.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经济特性的基础上 ,对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它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计量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文中分别采用旅游发展指数(TDI)和生态足迹法对2003-2017年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水平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度,并对二者进行拟合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年度增速有轻微波动,2008,2013,2014,2017年TDI值位于趋势线以下,而2007,2010,2012,2015年TDI值处于趋势线以上。森林公园总生态承载力持续提高,且自2015年以来出现显著大幅提升;人均生态承载力整体呈持续下降态势,但2008和2013年下降趋势减缓,2014年以后连续出现降速减缓,并在2017年实现增长。森林公园生态承载力与旅游发展水平呈高度线性相关关系,人均生态承载力与旅游发展水平呈负相关,总生态承载力与旅游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总体水平和生态效益均有明显提升,但仍不能有效满足迅速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更面临着品质化和中高端化旅游需求的严峻挑战。发展森林公园旅游应进一步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重新审视保护和开发的界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寻找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39.
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状,依据2001—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相关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值增长率、产业主导性及多样性,并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实际情况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从资源型接续产业、非资源型替代产业、生态产业园区3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40.
文中采用数据分析法以及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中心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计量地理学方法,研究历次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新建国家森林公园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八五”及以前到“十三五”时期,国家森林公园依次经历了萌芽生长、规范建设、转型发展、生态开发、发展提升、内涵建设6个阶段;新建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为集聚型,呈“点状集中,点、带状分布并存”的格局,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与西北分异明显,东南地区连片高密度分布、西北地区局部零星集聚;分布中心经历了南—西北—东南—西—东北的演变过程,南北位移稍大于东西位移;范围由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长轴均呈东北—西南走向、短轴均呈西北—东南走向。根据结果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国家森林公园绝对数量可能进一步扩张,在全国范围内呈整体扩散、局部突出发展,并提出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期间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优化国家森林公园战略布局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