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3篇
  50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春玉米田施用双氰胺和硫包衣尿素的节本减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农田土壤是其重要的排放源.本研究利用温室气体自动测定系统,对华北平原春玉米农田尿素(U)、尿素添加10%双氰胺(DCD1)、尿素添加5%双氰胺(DCD2)、硫包衣尿素(SCU)和不施肥(CK)5个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进行N2O测定,以分析双氰胺和硫包衣尿素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N2O排放总量顺序为U>SCU> DCD2>DCD1>CK,各处理的排放系数在0.20% ~0.71%,与单施尿素相比,DCD1、DCD2分别减少N2O排放59.5%、47.1%,硫包衣处理的N2O排放与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两者的N2O排放均极显著高于添加DCD的处理(P<0.01).(2)排放高峰是伴随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明显上升而发生的,各施肥处理N2O的排放通量与土壤WFPS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3) DCD2施肥方案每减排1tCO2-eq的同时可减少支出约178元,表明此方案可作为减少春玉米农田N2O排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2.
不同堆放方式对牛粪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研究不同堆放方式对牛粪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3种不同堆放处理的奶牛粪便在夏秋季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两个季节CO2和CH4在试验前期排放速率较大,中后期排放较少;N2O在试验前期排放速率较小,后期排放速率逐渐上升;牛粪不同堆放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很大,除了夏季试验堆放高度50 cm和25 cm处理CH4的排放速率差异不显著之外,其他处理间温室气体的排放差异都显著,两个季节中每天加粪10 kg处理CO2和CH4的排放速率较大,其他处理CO2和CH4的排放速率较小;N2O的排放速率基本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综合温室效应每天加粪10 kg处理的最大, 堆放高度为50 cm处理的最小.  相似文献   
23.
施肥与灌溉对春玉米土壤N2O排放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年在山西省榆次县利用静态箱自动监测系统对传统和优化两种施肥方式下春玉米土壤追肥和灌溉前后N2O排放通量进行了连续测定,该地区土壤质地为壤土,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结果表明,灌溉和施肥对N2O的排放影响较大,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施肥并不会导致N2O通量迅速升高.在不灌溉的条件下施肥前后N2O的日排放通量特征为单峰型.凌晨4:00左右为最低值,下午16:00左右达到最高值,与空气和5 cm土壤温度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肥并灌溉后N2O排放通量迅速升高,一天之内能够迅速升高约50倍.灌溉后N2O日排放通量呈"N"字型走势,在达到最大值后变为单峰型.一周后日排放出现了直线下降和水平波动两种不同的走势.经检验施肥并灌溉后一周内优化施肥方式下N2O排放通量极显著低于传统施肥方式(P<0.01),优化施肥可以作为减排农田N2O排放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4.
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施肥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44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养分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产区桑园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为75.0%,所有桑园均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全省桑园氮(N)、磷(P2O5)、钾(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453.0、114.0和175.5 kg/hm2,其中由有机肥提供的氮、磷、钾分别占总投入的25.5%、69.7%和87.2%,养分施用的N:P2O5:K2O比例为1:0.25:0.39。鄂东蚕区的肥料用量明显高于鄂北和鄂西南蚕区。桑园NPK养分投入量相差很大:施氮(N)量 > 600 kg/hm2的桑园比例为15.9%,而22.7%的桑园年施氮量 < 150 kg/hm2;施磷(P2O5)量>225 kg/hm2的桑园比例为6.8%,施磷<75 kg/hm2或不施磷的桑园比例为22.7%;施钾(K2O)量 > 300 kg/hm2的样本比例占15.9%,而全年未施钾肥的桑园比例高达25.0%。湖北省桑园全年施肥次数以1次和2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5.0%和63.6%,反映出桑园施肥次数偏少。  相似文献   
25.
管理措施对我国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基于中国期刊网和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土种志》和《中国草地资源》等文献中有关我国草地管理措施及其土壤有机碳的数据,分析不同管理措施下草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变化量。结果表明: 由于各草地类型土壤质地、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年际变化量也存在着差异。其中,高寒草甸各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变化范围最大为-5.62~1.26 t/(hm2·a),温性荒漠草原最小为-0.85~0.68 t/(hm2·a),而其他草地类型有机碳年变化范围分别为温性草甸草原-3.74~0.68 t/(hm2·a),高寒草原-3.62~0.04 t/(hm2·a),温性草原-2.4~1.07 t/(hm2·a),暖性灌草丛-1.94~0.64 t/(hm2·a);同时,利用Meta分析法估算中国主要草地类型各管理措施下土壤碳年际变化量可以得出:过牧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的年减少量最大[-2.34 t/(hm2·a)],重牧[-1.52 t/(hm2·a)]>轻牧[-0.54 t/(hm2·a)]>中牧[-0.49 t/(hm2·a)],而补播管理下土壤有机碳的年增加量最大[0.9 t/(hm2·a)],围封、禁牧2种管理措施次之,分别为0.48和0.19 t/(hm2·a)。可见,我国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年变化量在不合理管理方式下对草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具有不利影响,而补播、禁牧则有益于中国草地的固碳作用。  相似文献   
26.
施钾水平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缺钾导致生育期推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绿叶数少、叶面积小,绿色度降低,越冬期昀受冻萎蔫,生长后期易感病菌,子粒产量下降。施钾过量导致油菜株型矮小,绿叶数少,叶面积小,下部叶片呈紫红色,株高和茎粗下降,收获时子粒产量降低。油菜适量施钾时植株生长健壮,绿叶数多,叶面积大,绿色度高,在各生育均保持较高的生物学重量,分枝数、角果数和每荚粒数多,施钾对油菜子产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7.
湖北省柑桔施肥概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湖北省13个柑桔主产县市111个有代表性柑桔园生产情况和养分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样本比例分别为91.9%、86.5%和68.5%,其中有机肥施用比例仅占45.0%.氮(N)、磷(P2O5)、钾(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0.38、0.18和0.13kg/株,其中由化肥提供的氮、磷、钾分别占总投入的78.9%、72.2%和61.5%.施用的N∶P2O5∶K2O比例为1.00∶0.47∶0.34,化肥中三要素比例为1.00∶0.43∶0.27.施肥明显提高柑桔果实产量,施用氮、磷、钾肥的柑桔园比未施的柑桔园增产58.2%、3.4%和49.0%,其中施用有机肥比未施有机肥增产28.9%,化肥中的单项养分氮、磷、钾肥施用分别提高产量46.5%、1.2%和58.3%.每千克养分增产量的顺序为K2O 65.3 kg>N 30.5 kg>P2O5 5.5 kg.叶面施肥也是增加柑桔产量的重要措施,湖北省柑桔园喷施磷酸二氢钾样本比例为35.3%,尿素为23.5%,硼肥和锌肥分别为19.6%和13.7%.湖北省柑桔主产区在柑桔养分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产区和不同柑桔园的养分投入差距很大,极不均衡;总体而言,N、P、K养分施用量不足,有机肥施用的比例太低,绝对施用量也偏小,N、P、K养分比例不协调,尤其是K肥比例普遍偏低;养分施用分配不适当,在果实膨大期施用的养分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28.
堆放奶牛粪便温室气体排放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两种不同堆放方式的奶牛粪便(自然堆放和覆盖玉米秸秆)在4个不同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各个时段两种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个时段的排放速率有明显差异。两种处理温室气体的排放速率与牛粪温度相关极显著。覆盖玉米秸秆会减少CO2、N2O的排放,而且第3时段(2006年5月14日~6月14日)CO2的排放速率和第4时段(2006年8月2日~8月30日)N2O的排放速率与自然堆放的均差异显著;不同时段覆盖对CH4的排放影响不同,第4时段覆盖处理的CH4排放速率上升,并且与自然堆放的差异显著;其他时段两种处理温室气体的排放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9.
钾肥用量和品种对桑叶生产及蚕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为期 4年的田间施肥试验和 1季养蚕试验 ,研究了钾肥用量和钾肥品种对桑叶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蚕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K2 O 1 5 0、30 0、375kghm-2 a-1 处理分别比不施K肥年均增产桑叶 2 3.9%、31 .7%、36 .0 %;等量钾肥时 ,KCl对桑叶增产效果基本等同于K2 SO4;施钾增产效果有逐年增加趋势 ,同时钾肥施用表现后效。施钾明显提高桑叶中N、K和S(K2 SO4为钾源时 )含量 ,而降低Ca、Mg和Zn含量 ,对P含量影响不大。结果显示 ,钾肥施用大幅度促进了桑树对各种养分的吸收 ,从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施钾明显促进桑叶品质的改善 ,随着钾肥用量增加 ,桑叶中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糖分和油脂含量均呈增加趋势。KCl施用也能提高桑叶品质 ,但效果比K2 SO4差。蚕茧质量测试结果表明 ,桑树施钾后对喂养的蚕茧品质产生正面影响 ,蚕重、全茧量、上茧率、茧丝长、解舒率、茧丝净度等指标均因施钾而提高 ,高量钾比低量钾效果好 ,在等量钾用量时K2 SO4对蚕茧质量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KCl。  相似文献   
30.
静态箱法测定旱地农田温室气体时密闭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自动观测装置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田典型天气条件下密闭箱内气体排放通量进行了连续测定,分析了不同气体排放通量的变化过程,研究了密闭时间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定CO2的密闭时间应不超过25min,测定N2O的密闭时间以15~30min为宜,测定CH4的密闭时间应在30min以内.此结果对静态箱法测定农田温室气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