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79篇
  168篇
综合类   708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509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河流中设置简易网箱养殖鲢鱼,经一个年度饲养当年鱼苗可达150g/尾以上,放养量0.3 ̄1.0kg/m^2,单产1.5 ̄3.0kg/m^2,年生产投入6.00 ̄8.00元/m^2年利税2.10 ̄5.50元/m^2,产投比1.61 ̄1.70;成鱼养殖(入箱鱼种〉50g/尾)可达500g/尾以上,放养量1.5 ̄3.0kg/m^2,单产5.0 ̄13.0kg/m^2,年生产投入11.00 ̄26.00元/m  相似文献   
82.
几种植物杀虫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乙醇为溶剂,用索氏抽提器分别提取了植物杀虫剂狼毒、骆驼蓬、牛皮消、臭椿、当归的活性成份的抽提物,测定了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其活性大小次序为狼毒提取液>蕃茄>牛皮消>臭椿>骆驼蓬>狼毒晶。并测定了狼毒、蕃茄、骆驼蓬、当归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其大小顺序为狼毒>骆驼蓬>蕃茄,并有一定的胃毒作用。当归有的刺激菜青虫取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苦楝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述了苦楝(Melia azedarach)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在农林上的杀虫作用,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84.
湿地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阳建市20a来,虽曾救护过不少濒危水鸟,但该市的湿地水鸟资源不清。1999年2002年,3次对全市湿地区域内的野生水鸟种类、分布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德阳市分布有湿地水鸟9目12科42属78种,大多属于旅鸟和候鸟,留鸟甚少,属中日保护协定水鸟50种,中澳保护协定水鸟16种。论文还就保护德阳市湿地水鸟提出了6条建议。为德阳市政府制定保护湿地水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在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漆黑污灯蛾Spilarctia infernalis主要危害小叶朴、桑树、榆树等植物;1 a发生1代,多以3~4龄幼虫在枯枝落叶及杂草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6月下旬进入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开始出现幼虫。  相似文献   
86.
对甘肃省肉牛产业布局、规模、生产能力、良种繁育等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找出当前肉牛产业存在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饲草资源保障能力脆弱、养殖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问题。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探讨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效益;强化标准引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有效利用资源,维护草原生态可持续性;推行科学养殖,确保环境友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藤茶新工艺加工过程品质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传统加工和新加工的方法测定了藤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加工的进程,黄酮、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传统工艺加工过程黄酮和叶绿素破坏量较大,不利于活性成分的保留和色泽品质的形成,藤茶茶汤黄暗、香味浓浊.藤茶新工艺比传统工艺更有利于品质的形成,加工出的藤茶有效成分保留较多,色绿、香高、味醇.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低温处理对低夜温条件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为低温下获得高质量的番茄幼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草炭与珍珠岩(2∶1)为育苗基质,番茄L402种子为供试材料。先将番茄L402种子浸种6 h,然后分别于0、4、8和16℃低温条件下进行6、12和24 h低温处理,对照为0 h处理。之后,于16℃下静置0.5 h,再后在25~30℃下催芽,播种于72穴育苗盘中。育苗温度为18~23℃(白天)/6~12℃(夜间)。培养至3片真叶时测定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干重、鲜重、根冠比)和生理指标[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种子低温处理能促进低夜温下番茄幼苗的生长,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并能增加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根系活力和SOD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其中0℃下处理6 h对番茄幼苗在低夜温下的抗冷性提高最大。[结论]种子低温处理能增加番茄幼苗对低夜温的抵抗能力,有利于提高低温季节番茄幼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89.
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北方春玉米产量及耐密性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朴琳  任红  展茗  曹凑贵  齐华  赵明  李从锋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1):1982-1994
【目的】探明不同栽培措施及其交互对北方春玉米产量和耐密性的调控效应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方法】2013—2014年以密植高产玉米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45 000、60 000、75 000、90 000和105 000株/hm~2 5个种植密度,栽培措施采用深松(S)、宽窄行种植(W)以及化控(C)处理,通过裂裂区设计形成不同的栽培模式。以产量为基础分别对不同措施组合进行通径分析、因子回归及交互效应比较分析,并结合气象数据对不同措施下的资源效率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综合模式中化控处理(C)对产量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贡献率27%—41%),这种作用在于仅靠化控处理即可增密1.17万株/hm~2;宽窄行(W)对产量的调控作用在不同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而深松(S)对产量的调控则以间接作用为主(贡献率24%—37%),但深松与宽窄行组合较常规(RU)产量增加11.28%。密植条件下多项措施互作产量增益显著高于双项措施和单项措施,相较于常规模式(RU),正常年份(2013年)多项、双项及单项措施的增幅分别为31.27%、15.57%和7.96%,少雨年份(2014)增幅分别为15.02%、11.32%和5.65%,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群体耐密性的提高以及光能利用效率(RUE)、积温效率(G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的同步调控,最终实现了综合措施下的玉米高产高效。【结论】多项措施互作模式(SWC)玉米的产量增益最大,较传统模式最佳密度增加6.27万株/hm~2,实现产量增益11.91%,这主要归因于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玉米群体耐密性的优化以及密植群体资源效率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0.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播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象牙香珍、天两优953、鄂中5号、天源粳036及泰优390等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稻虾共作系统中,研究不同播期(5月21日、6月6日和6月21日)对水稻的生育期、倒伏指数、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影响全生育期缩短的主要因素是播种至拔节时期的推迟,大部分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逐渐增加;5个水稻品种中天源粳036、天两优953和泰优390的抗倒伏能力较好;随着播期推迟,5个水稻品种产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造成水稻产量升高的主要构成因子是单位面积有效穗和千粒重;随着播期的推迟,5个水稻品种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呈升高的趋势,5个品种的垩白率、垩白度呈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