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4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本试验以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Aba’)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在供试材料的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探究不同浓度和施用时期对种子产量与质量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PP333增加了阿坝垂穗披碱草生殖枝数和第二茎节粗,显著降低了倒伏率(P0.05);PP333对其穗部性状和种子产量与质量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拔节期喷施效果明显好于孕穗期,其中以拔节期喷施150g·hm~(-2)多效唑可使种子产量与质量达到最高,其种子产量较对照组增加了508.25kg·hm~(-2)。  相似文献   
72.
青藏高原老芒麦野生种群生态特性与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藏高原老芒麦野生种群生态分布特性和形态学变异研究表明:(1)老芒麦在青藏高原地区分布广泛,群落生境可初步划分为高山亚高山草甸型、河谷草地型和森林灌丛型;群落组成以高山红柳+老芒麦+发草、沙棘+老芒麦+蒿类、老芒麦+锦鸡儿+鹅观草、老芒麦+披碱草+多节雀麦4种类型最多。(2)野生老芒麦种群形态学性状具广泛变异,其中与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相关的形态性状变异较大,与分类相关的指标变异程度较小。(3)聚类分析将不同形态的老芒麦聚为三大类群,聚类结果除与海拔有一定关系外,与其地理分布的一致性不明显。(4)主成分分析表明,内外颖长、内外颖芒长、旗叶宽、倒二叶片长、株高、内外稃长、外稃芒长、内外稃宽、穗中部节上每小穗的小花数、穗长、叶色、茎粗、灰度和穗中部节上的小穗数是引起老芒麦形态分化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73.
芒属(Miscanthus)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芒属植物属禾本科多年生高大草类,多分布于热带非洲至亚洲东南部。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受到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生物质能源。本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芒属植物的生境、分布、遗传多样性、光合特性、抗性生理生化、繁殖学、饲草利用以及作为能源植物的研究等方面做了综述,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旨在推动芒属种质资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农药浸种的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5.
以川草1号(Elymus sibiricus L.cv Chuancao No.1)和川草2号(E.sibiricus L.cv Chuancao No.2)老芒麦品种为对照,对23份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种质材料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物候期观测结果可将所有材料分为早熟类型和晚熟类型两大类,所有材料都在6月初到7月中旬出现生长高峰期。②不同材料的单株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鲜草产量为35.66~87.59g/株,平均鲜重为58.16g/株;干草产量为11.09~29.18g/株,平均干重为17.96g/株。③所有老芒麦材料的茎叶比为1.84~2.71,平均值为2.17;粗蛋白含量为8.27%~14.79%,平均值为10.96%。大部分材料的茎叶比低于对照而粗蛋白含量高于对照,说明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具有较高的牧草品质。④聚类分析可将所有材料聚为高产优质和表现一般两大类型,其中SAG205167、SAG205179、SAG204089、SAG205230、SAG205124和SAG204451这6份材料的单株鲜草产量和牧草品质都高于对照品种,而对照品种在试验中表现出优良性状退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76.
 我国7个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受2个独立遗传的恢复基因控制。笔者建议把它们定名为Rf#-1和Rf#-2;Rf#-1为完全显性,Rf#-2为部分显性;Rf#-1的恢复效应大于Rf#-2。不育株的基因型为S(rf#-1rf#-1rf#-2rf#-2)和S(rf#-1rf#-1rf#-2Rf#-2)可育株的基因型为S[Rf#-(1-)Rf#-(2-)]、S[Rf#-(1-) rf#-2rf#-2]和S(rf#-1rf#-1Rf#-2Rf#-2)。经育性基因的等位性测验,可将7个不育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湘远4-A、中12A和显无A,在2个育性恢复基因位点上与引自美国的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ESHAMS277的2个育性恢复基因Rf#-1和Rf#-2等位且性质相同;第二类是104-7A、NM-1A、NM-2A和NM-3A不育系,在rf#-1位点上有一个复等位基因rf#+m#-1,杂合等位基因rf#-1rf#+m#-1的不育效应大于纯合态rf#-1rf#-1或rf#+m#-1rf#+m#-1的效应,即rf#-1rf#+m#-1对Rf#-(2-)起隐性上位作用,从而使等位性测验群体中的不育株比例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7.
0引言 2000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首先从减轻农民负担入手,调整国家与农民经济关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乡镇机构改革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也是衡量农村税费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新疆乡镇机构改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整体而言,主要集中在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8.
一、精心育苗 自育苗种,精心挑选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锦鲤苗种用于池塘养殖,同时也避免了到外地购买,长途运输带来的鱼体损伤,苗种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79.
糯稻新品种新稻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稻15号是2007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第一个优质糯稻品种.主要特点是稻米外观品质好、米饭糯性强、食味口感佳、适合做粘饭、八宝饭,糯米糕、粽子、醪糟等,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合南北疆稻区种植,可作为加工企业的品牌品种.稻谷品质经专业部门测定,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该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为壮秧稀植、早期促蘖、中期壮苗、后期保根及适期收割.  相似文献   
80.
1999年11月 ,乌鲁木齐市某鸵鸟场 ,6月龄鸵鸟发生以两翼下垂 ,精神沉郁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微生物学检查 ,诊断为由发霉玉米引起的腺胃炎 ,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该场用青饲料和自配饲料饲喂鸵鸟 ,青饲料以苜蓿、菜叶等 ,精料以玉米为主 ,配以鱼粉、油渣、骨粉等。当时恰逢秋末初冬季节 ,风雨交加 ,湿度较大 ,饲料库房漏水 ,所存玉米放置过久不能翻晒 ,部分玉米胚芽周围开始发黑 ,因受多方面因素限制 ,由漏水所致的部分发霉玉米也掺入优质玉米之中粉碎 ,配成料饲喂鸵鸟。用此批玉米饲喂的时间为11月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