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硫酸处理对舞草和牵牛种子破除硬实的效果及其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皮的不透水性或透水性极差的硬实现象在舞草和牵牛种子中相当普遍。成熟的干燥种子含水量很低,原生质呈凝胶状态,生理活动极弱,因此萌发必须从吸水开始“‘。但种皮的不透水性致使种子不能吸胀和发芽。不透水性由种皮的结构引起,即种皮的栅状细胞排列非常紧密,而且外端发生硬化,伴有色素堵塞或表层有错质化现象等等。硬实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极低,成为播种的一大障碍。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对硬实种子进行浓硫酸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1舞草(Cad。d。c。IJx0。n为别名风流草、电信草。产于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福建、…  相似文献   
22.
金波  东惠茹 《种子》1994,(4):42-43
  相似文献   
23.
B9促使菊花矮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金波  东惠茹 《园艺学报》1992,19(2):171-174
  相似文献   
24.
以早熟品种“中薯2号”、中熟品种“克新3号”和中晚熟品种“金冠”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试管苗茎叶过氧化物酶及根部脱氢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茎叶过氧化物酶及根部脱氢酶活性与品种熟性有关,早熟品种高于晚熟品种。试管苗徒长、叶片黄化及植株衰老,可使茎叶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根部脱氢酶活性与试管苗生长势有关,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根部脱氨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25.
马铃薯块茎中糖的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块茎中糖的分级康玉林,东惠茹,徐利群(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00081)马铃薯块茎中碳水化合物可分为淀粉、非淀粉性多糖和糖(蔗糖和还原糖),其中淀粉占块茎干物重的60%~80%,非淀粉性多糖占5.6%左右,蔗糖和还原糖则分别占干基的0.25...  相似文献   
26.
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有机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呼吸强度、乙烯释放情况和糖类、有机酸、色素等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在成型青果期与生理成熟期出现两个转折点;糖类和有机酸在生理成熟期之前逐渐增加,以后则逐渐减少;在未成型青果期,主要含叶绿素,以后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至生理成熟期,开始出现番茄红素,并逐渐增加,使果实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27.
香椿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马铃薯试管薯形成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连勇  邹颖  东惠茹  金黎平  林桓 《园艺学报》2002,29(6):537-541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 在试管薯形成过程中, 研究其GA3、IAA、6- 呋喃氨基嘌呤( KT) 、6- 苄氨基嘌呤( BAP) 、ABA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无论是换入试管薯诱导培养基前的试管苗, 还是试管薯诱导形成过程中的母株试管苗, 根内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始终高于茎叶。随着诱导环境的改变, 以及匍匐茎、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 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转入诱导培养基后的试管苗在光照培养条件下, 茎叶内GA3、IAA、KT、BAP 和根内ABA 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黑暗培养3 d 匍匐茎形成时, GA3、KT、BAP 及茎叶内IAA 含量下降; 黑暗培养7 d 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时, 茎叶内GA3、KT、BAP 含量再次增高, 而根内GA3、BA 含量继续下降, IAA、ABA 含量无明显变化; 黑暗培养14 d 试管块茎基本形成时, IAA、BAP 含量缓慢上升, 根内GA3 含量下降, 茎叶GA3 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9.
豆芽类     
  相似文献   
30.
豆芽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豆类(黄豆、绿豆、豌豆、蚕豆等)种子萌发后长出数厘米长的幼芽,可作为蔬菜食用,称之为豆芽菜。人类自古就有食用豆芽菜的习惯,现代人喜之更甚。马王堆汉墓竹简上有“黄卷一石”的记载,黄卷即晒干的黄豆芽。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有:温岭人前中元数日,以水浸黑豆,曝之以芽,以糠皮植盆中铺砂植豆,……色浅黄,名为“鹅黄豆生”的记载。“鹅黄豆生”系用黑大豆培育的豆芽菜。这些均是我国历史上食用豆芽菜的佐证。 豆芽菜营养丰富,称为“保健食品”、“无污染蔬菜”等。豆芽菜的主要食用部位是白嫩的下胚轴和浅黄色的肥厚子叶,胚根部分较纤细,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