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疆是我国沙拐枣属植物分布最多的省份,有19种,约占了82.6%,其中新疆特有种有5个,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分布种类最多;从沙拐枣的形态、遗传、物候、抗逆性以及分布格局五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深入开展沙拐枣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自然植被的科学经营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王蕾  尹林克  严成  姜逢清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0):1902-1907
[目的]乌鲁木齐地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腹地,有着较为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其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对了解乌鲁木齐野生植物资源现状、起源、演化,以及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和植物标本资料,对乌鲁木齐野生种子植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乌鲁木齐有野生种子植物1 073种(含变种),分属78科416属.[结论]乌鲁木齐地区的种子植物种类丰富,单种科属多,区系优势显现明显;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分布区类型多样;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明显,符合该地区气候环境特点.  相似文献   
43.
蔡丹红  严成  魏岩 《草业学报》2015,24(10):131-138
白滨藜是具有抗旱、抗盐碱和耐贫瘠能力的半灌木,为新疆地区的良等牧草。通过研究温度、贮藏时间、苞片及盐分对白滨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滨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和25/35℃。室温干藏2~8个月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速率,干藏10个月后,种子萌发速率与萌发率显著降低。苞片延缓种子吸胀,对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有显著影响;去除苞片可以明显促进种子的萌发。浓度低于0.8 mol/L的NaCl溶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8 mol/L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直至为零;将在0.05~4.00 mol/L盐溶液中处理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仍有一定的萌发恢复率,表明NaCl处理后的部分种子有保持活力的能力,部分种子丧失活力。对白滨藜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为揭示其萌发行为进化和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新疆荒漠盐碱地区饲用半灌木引种改良,良种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4.
木地肤的开花动态与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超  严成  魏岩 《草业学报》2014,23(4):87-93
在自然种群中对木地肤的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进行观察,用MTT法测定了木地肤单花花粉的活力及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木地肤生殖枝穗状花序的开花顺序是:中上部→下部→顶部,叶腋聚头状花序的开放顺序是:中央小花→外轮小花;木地肤单花花期分为雌性亚期和雄性亚期,雌性亚期10~12 d,雄性亚期1 d;木地肤有红黄两种颜色柱头,雄蕊有红黄两种颜色花药,自然种群中花有 4 种不同的柱头花药组合类型;木地肤的花粉活力在盛花期>80%,4~8 h内花粉活力最高,之后活力明显下降,黄色花药的花粉寿命(8 h)长于红色花药内花粉寿命(4 h);木地肤红色和黄色柱头的可授性变化趋势一致,柱头在刚露出花被片时就具有可授性,并随柱头生长持续加强,在第8~12天时可授性最强,柱头可授期长达12 d,占单花花期的92.3%;P/O(花粉/胚珠)比值为61900~64200,属于异交繁育系统。对开花动态与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的研究将为探讨其繁育系统进化及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疆荒漠地区饲用半灌木良种的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5.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选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4个生态环境因素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市中部城区外围以极敏感、高度敏感为主,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克拉玛依市外围的石西公路北部、工业园区南部、无名湖湿地以及西部加依尔山山前地带,占37.38%;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石西公路以南除湿地外的广大平原区及西南部加依尔山山麓的部分区域,占51.71%;轻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零星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加依尔山前,仅占0.76%。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整体偏高,极敏感及高度敏感区域应严禁非保护性开发,中度、轻度敏感区域应在生态优先的理念下适度开发。  相似文献   
46.
南瓜双歧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成 《中国乳业》2004,(2):32-34
本文以鲜牛乳、南瓜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一定的辅料,进行乳酸发酵,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以鲜乳为原料,加入1%南瓜粉,接种3%的发酵菌种(Lb∶St=l∶l)和1.5%的双歧杆菌菌种,在43℃恒温条件下发酵2~3小时,再置于8℃的冰箱中后发酵冷藏10~12小时,所得酸奶组织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度,具有南瓜特有的滋味和芳香,特别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相似文献   
47.
蔡丹红  严成  魏岩 《草业科学》2015,(10):131-138
白滨藜是具有抗旱、抗盐碱和耐贫瘠能力的半灌木,为新疆地区的良等牧草。通过研究温度、贮藏时间、苞片及盐分对白滨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滨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和25/35℃。室温干藏2~8个月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速率,干藏10个月后,种子萌发速率与萌发率显著降低。苞片延缓种子吸胀,对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有显著影响;去除苞片可以明显促进种子的萌发。浓度低于0.8 mol/L 的 NaCl 溶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8 mol/L 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直至为零;将在0.05~4.00 mol/L 盐溶液中处理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仍有一定的萌发恢复率,表明 NaCl 处理后的部分种子有保持活力的能力,部分种子丧失活力。对白滨藜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为揭示其萌发行为进化和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新疆荒漠盐碱地区饲用半灌木引种改良,良种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8.
[目的]明确微地形改造对(0—50 cm)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影响的变化规律,为天山南麓寒旱矿区的土地复垦及生态系统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以拜城润华煤矿区覆土平台和边坡改造后的微地形为试验对象,监测了2022年5—11月的土壤水分,并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结果]平台集水坡面和蓄水沟改造土壤含水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7.03%和25.85%,提升效果表现为:集水坡面>蓄水沟;蓄水沟和集水坡面改造方式提高了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其作用效果表现为:蓄水沟>集水坡面。边坡反坡梯田和鱼鳞坑改造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了6.48%和13.22%,提升效果表现为:鱼鳞坑>反坡梯田;鱼鳞坑改造方式提高了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反坡梯田改造方式降低了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结论]在平台和边坡2种地形条件下,集水坡面改造更有利于受损矿区平台生态治理,鱼鳞坑改造更有利于受损矿区边坡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49.
正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uline,MPS)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 hyopneumonic)引起的一种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慢性非生产性咳嗽。该病在我国常称为猪喘气病(或气喘病),国外常称为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这种病在世界广泛流行,特别是集约化生产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给全球养猪业带  相似文献   
50.
塔里木河中下游退耕还林还草地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塔里木河中下游耕地的退耕要求,选择土壤、水资源、气候环境、经济因素4个评价因素及13个参评因子构成评价体系,对该地区169个样地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达到退耕标准。采取最低限制因子法与加权指数和法建立评价模型,计算退耕指数,对退耕指数分级划定退耕范围。评价结果显示,符合退耕标准的耕地面积为7628.2hm^2,符合中远期退耕标准的耕地面积为6648.3hm^2,保留耕地为49774.1hm^2,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1.91%,10.38%,77.71%。评价结果对科学指导塔里木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