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8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_2S)在内毒素(ET)致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及阳离子A(CA)的保护效应,本试验将72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ET致病组、CA保护组,3组动物经相应处理后分别在3、4、8、12 h采集肝脏作为检测样本,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损伤,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肝脏中H_2S含量。结果表明:NS组肝脏组织未见异常,ET组出现微循环障碍与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CA保护组则病理变化程度较弱,出现的时间较迟;ET能够使肝脏组织中H_2S水平显著升高,而CA保护组H_2S在肝脏组织中的含量都显著低于ET组。说明H_2S参与了ET致肝脏损伤的病理过程,而CA通过下调肝脏组织中H_2S的水平从而对ET的炎性损伤发挥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真核细胞能够启动多种不同的自杀程序,非炎性的和促炎性的细胞死亡程序均可引起细胞应答,从而导致重要系统生理反应的发生。焦亡是一种由caspase-1依赖性介导的新的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伴有大量促炎因子的释放并诱发级联放大的炎症反应,对控制微生物感染非常关键。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病原体为增强自身引发疾病的能力出现了抑制焦亡的机制,即通过宿主细胞和病原体的竞争关系控制焦亡的发生,竞争结果可直接影响宿主细胞内炎症的爆发甚至细胞的存亡。论文对细胞焦亡的机制和特征、NLRs与炎症小体、炎症因子的形成和分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炎症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严玉霖  彭辂  高洪 《猪业科学》2002,19(6):23-26
NO对不同细胞的凋亡影响不同.NO诱导凋亡可通过氧化应激、干扰能量代谢、直接损害DNA、激活多聚ADP--核聚聚合酶或使胞液Ca2+调节紊乱.另一方面,通过cGMP依赖途径,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降低半胱天冬酶活性等,NO也可以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大肠埃希菌一直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学家发展了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敲除。大肠埃希菌基因敲除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新型技术的出现使得其基因组的改造较以往更为快速、简单,尤其是Red同源重组技术在大肠埃希菌基因敲除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本文简要综述了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进行大肠埃希菌基因敲除的原理、策略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5.
H2S是继NO和CO之后发现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机体内主要由胱硫醚-β-合酶(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催化产生,广泛分布于机体各个部位.HzS在体内参与舒张血管、抑制平滑肌增殖等各种生理过程.并且在高血压、内毒素性休克、手术创伤等各种疾病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就H2S的生成、代谢、生理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6.
抗内毒素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毒素(endotoxin, ET)是革兰氏阴性细菌(GNB)细胞壁外膜的最外层脂多糖(LPS)成分,由O-特异性侧链、核心多糖和类脂A组成,其中类脂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ET)对大鼠肝脏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尾静脉注射ET,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无热源生理盐水;两组大鼠分别于注射后3h、4h、8h、12 h各迫杀6只,采集肝脏分别用于Fas蛋白表达的western blot检测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大鼠Fas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呈上升趋势.该结果表明,ET能够有效上调大鼠肝细胞Fas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8.
为了了解禄丰地区部分猪群中蓝耳病病毒感染情况及疫苗免疫情况,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用ELISA方法对云南禄丰部分规模猪场进行了猪蓝耳病血清抗体的检测,共检测8个规模化猪场的150份血清。结果显示:8个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3.30%,90.00%,82.76%,83.33%,14.70%,9.10%和3.70%;蓝耳病抗体平均值分别是0.117,1.395,1.115,0.036,0.075,0.603,1.286和0.758,离散度分别是0.164,0.566,0.527,0.071,0.061,0.691,0.548,0.577。结果表明不同猪场的猪蓝耳病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调查表明:云南禄丰地区大部分规模猪场的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合格,同时也存在小部分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欠佳的情况。  相似文献   
49.
50.
为了解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猪瘟免疫情况,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楚雄市、南华县和禄丰县随机采取的393份血清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并对各县(市)的调查数据加以比较,了解猪瘟在楚雄州部分地区的免疫情况。结果显示,楚雄州部分地区均有较高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各县(市)的猪瘟抗体阳性率都在80%以上,有的县(市)猪瘟抗体甚至达到了100%。说明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猪瘟免疫效果较好,猪瘟免疫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