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8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探讨泛素(ubiquitin,简称Ub)对TLR4/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脂质体将短发夹RNA(shRNA)质粒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使其泛素基因沉默,于转染后6、12、24、48 h收集细胞及其上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TLR4/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TLR4、NF-κB、MyD88、IκB-α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NF-κB、IκB-α及炎性因子TNF-α、IL-1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hRNA质粒有效地抑制了泛素基因的表达,转染shRNA质粒后,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NF-κB、MyD88和IκB-α的mRNA表达量及NF-κB、IκB-α、TNF-α和IL-1含量均普遍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泛素在炎性因子的释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泛素基因的沉默能够抑制该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62.
细胞凋亡的特征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细胞凋亡是动物机体组织清除受损、衰老或多余细胞的一种自杀性过程,它对于保持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长、发育、结构、功能动态平衡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发生凋亡的细胞大多数是生物个体中多余或老化的细胞,有些也是发生肿瘤时的细胞或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来检测不同类型的细胞凋亡,进而来研究细胞凋亡的现象和发生机制,为揭示机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和疾病与凋亡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对凋亡细胞的特征、细胞凋亡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和结构判定,分别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3.
内毒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和阳离子A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内毒素(ET)诱导体内细胞凋亡的现象和阳离子A(CA)的保护效应,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400U/kgET建立内毒素休克模型,并设对照组和cA保护组,在第3、4、8和12h分别收集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肝细胞,电子显微镜观察PBL发生凋亡的形态学特征;运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肝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肝细胞凋亡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PBL发生凋亡的超微结构特征表现为核染色质浓缩呈“新月体”状、“八字形”状或“花瓣”状等,在休克晚期出现凋亡小体;与对照组相比,TUNEL法检测到的肝细胞凋亡指数先上升到70%,然后下降到59%,后又上升到最高值86%,肝细胞及肝脏组织的损害程度也与此类似;FCM检测到肝细胞的凋亡率随着注射ET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从10%增加到20%)。CA保护组中PBL的细胞病变较轻微、肝细胞的凋亡指数和肝细胞的凋亡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P〈0.05)。试验提示,ET能够诱导PBL和肝细胞的凋亡及功能损害,导致了内毒素性休克;而cA可有效地中和血循环中的ET,减少PBL和肝细胞的凋亡,对内毒素休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种公猪精液中携带的相关病毒会在生产中通过水平或垂直传播给母猪或仔猪,造成猪群繁殖障碍性疫病的爆发。为了解由精液垂直传播病毒病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RT-PCR和PCR技术,对2015~2016年云南省某地区种猪场送检的50份精液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病毒检测。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PPV、JEV和PCV-2均有检出,阳性数和阳性率分别为1份(2%)、2份(4%)、4份(8%)、1份(2%)和2份(4%),总的阳性率为20%。送检的样品既有单一感染,又有混合感染,其中PPV检出率最高。结果表明种公猪精液中存在繁殖障碍相关病毒,PPV带毒率在2016年的迅速升高值得重视,应加强对种公猪精液管理,及时淘汰带毒种公猪。  相似文献   
65.
细胞自噬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自噬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MSCs)干性的影响。分离培养cBMSCs,将其分为对照组、使用雷帕霉素促进细胞自噬的雷帕霉素组、使用3-MA抑制细胞自噬的3-MA组,于药物处理12、24、48 h后收集细胞,利用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Ⅱ(LC 3Ⅱ)的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 3、Beclin 1、自噬相关基因7(Atg 7)以及干性相关基因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转录因子2(Sox 2)、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 2)mRNA转录水平;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测经成骨诱导的c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经成脂诱导的cB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结果显示:雷帕霉素组的LC 3Ⅱ蛋白表达量上调,3-MA组则为下调。雷帕霉素组干性相关基因与自噬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且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上调趋势;3-MA组干性相关基因与自噬相关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程度降低,且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下调趋势。成骨诱导试验中雷帕霉素组cBMSCs形态变化最明显,且矿化面积较大,3-MA组细胞矿化面积小;成脂诱导试验中雷帕霉素组脂滴数量少,3-MA组脂滴数量多且聚集程度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BMSCs自噬水平可以更好地维护其干性并提高成骨分化能力,为优化治疗中cBMSCs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猪瘟的免疫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随机采取的351份血样进行猪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红河州和楚雄州部分地区均有较高的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各地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都在92%以上,多数地方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已达到100%。除个别组外,各组抗体阻断率的平均值和离散度相差较小,抗体水平的整齐度较高,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云南大理地区散养户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的情况,从大理地区30多个散养户6月龄及6月龄以上猪群中随机采集了共112份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PRV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12份血清中抗PRVgE抗体阳性率为8.04%。结果表明,大理地区散养户6月龄及6月龄以上猪只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高致病性毒力岛(high pathogenicity island,HPI)基因流行特征及其耐药性,本试验从云南省楚雄州地方猪场采集粪便及肛门拭子,应用麦康凯培养基、生化鉴定管及PCR扩增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别通过PCR反应、动物回归试验及纸片扩散法研究分离菌株的HPI基因携带情况、致病性及耐药性。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78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83.87%,HPI基因携带率高达96.15%;24 h内,HPI阳性菌株致小鼠死亡率100%,HPI阴性菌株致小鼠死亡率75%,对照组无小鼠死亡,表明HPI基因可提高小鼠死亡率;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8.46%、84.62%、73.08%、53.85%、38.46%、19.23%和5.13%,对多黏菌素B不耐药。本试验结果可为防治大肠杆菌相关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为了了解猪蓝耳病(PRRS)在楚雄地区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中的免疫水平情况,从楚雄9个地区随机采集了230份血清样品,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PRRS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30份血清样品中,阳性数为160份,总体阳性率为69.6%,其中,抗体弱阳性样本89份,占38.7%,抗体强阳性样本71份,占30.9%。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云南省楚雄地区猪瘟(CSF)的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楚雄州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饲养猪的283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楚雄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为56.89%,其中规模化养殖场为71.77%,散养户为14.86%。从检测结果来看,部分猪场猪瘟免疫效果不理想,今后还需加大免疫力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