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53篇
  34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基于垄线平行特征的视觉导航多垄线识别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为有效快速地识别农田多条垄线以实现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与定位,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多垄线识别与定位方法。使用VC++ 6.0开发了农业机器人视觉导航定位图像处理软件。该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获得各垄行所在区域,使用垂直投影法提取出导航定位点。根据摄像机标定原理与透视变换原理,计算出各导航定位点世界坐标。然后结合垄线基本平行的特征,使用改进的基于Hough变换的农田多垄线识别算法,实现多垄线的识别与定位。使用多幅农田图像进行试验并在室内进行了模拟试验。处理一幅320×240的农田图像约耗时219.4 ms,室内试验各垄线导航距与导航角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33 mm与0.3°。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与定位农田的多条垄线,同时算法的实时性也能满足 要求。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家蚕品种华菁×平72与秋丰×平28的对比饲养表明:张产44.5kg、张产值1 067元、50kg桑产茧量3.5kg、万蚕茧量15.6kg、干壳量11.2g、茧层量0.34g、茧层率22.4%,分别高于对照品种4.5kg、136元、0.2kg、0.3kg、1.0g、0.02g、1.9个百分点。从样茧检验成绩可知:出丝率39.99%、上车率94.24%、茧丝长1 154.1m、解舒丝长800.3m、洁净94.0分、清洁99.0分,分别高于对照品种0.47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83.9m、46.0m、0.5分、4.0分。该品种具有抗性强、单产高、茧质优、出丝率高等优点,建议继续扩大试养。  相似文献   
103.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囊膜表面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生物素标记转移技术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凡纳滨对虾的鳃细胞膜蛋白进行标记,研究其与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分子量在50-56 KD之间的两种蛋白质位于WSSV的表面,并且与鳃细胞膜蛋白具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根据分子量推测可能是病毒的两种膜蛋白,VP52A和VP56。  相似文献   
104.
豫东平原区当前小麦品种选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5.
黄檗植物产小檗碱的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端  郭利伟  殷红  丰慧根  李延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340-10341
[目的]探索黄檗植物产小檗碱的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黄檗中分离内生真菌,采用改良的碘化铋钾试剂及薄层层析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对可能产生小檗碱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然后对培养后提取物采用KBr涂片法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并以氘代甲醇为溶剂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最后进行初步形态学分类。[结果]从黄檗中分离得到13株内生真菌,其中菌株BBH6可能产生小檗碱:通过扩大培养以及红外光谱检测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最终确定内生真菌BBH6能够产小檗碱;该菌株菌丝发达,分生孢子暗色,多细胞,由横纵隔膜分成砖格状,依据真菌形态分类法,该菌株应归属于真菌门的交链孢霉属。[结论]该研究为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6.
覆膜处理对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覆膜对稻田主要杂草的影响,研究比较稻田覆膜和化学除草2种方法对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稻田覆膜在收获前10d对稻田常见杂草稗草、莎草、鸭舌草、野荸荠、丁香蓼的株防效分别为90.0%、92.6%、100%、83.3%、100%,比常规栽培模式施用除草剂的防效分别高出20.0、40.7、23.1、16.6、33.4个...  相似文献   
107.
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蛋白降解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肌纤维类型对新疆褐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变化的影响,选取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3个不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部位肉,分别在宰后4℃成熟1 h、6 h、12 h、1 d、3 d、7 d、14 d研究其蛋白质溶解度、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及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肌纤维类型的新疆褐牛肉蛋白质降解模式差异较大,Ⅰ型肌纤维含量高的腰大肌比Ⅱ型肌纤维含量高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具有更高的初始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但肌原纤维降解的速度比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要慢。ⅡA型肌纤维含量与初始蛋白质溶解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溶解度的变化率显著负相关。不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新疆褐牛肉在宰后成熟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变化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宰后成熟过程合理控制、新疆褐牛肉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沿海滩涂开发空间优化方法与管制策略,为探寻滩涂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高效路径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为例,通过集成开发适宜性评估与部门规划协调方法,揭示该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空间优化格局;引入空间管制理念,讨论该区滩涂资源开发的空间管制路径。[结果]实证分析认为,该区沿海滩涂地区的生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港口—工业—城镇开发三类空间适宜开发的规模分别为401,323和444km2,分别占34.3%,27.7%和38.0%。[结论]生态空间的环境质量底线保护和港工城空间的高效集约利用是滩涂区域空间管制的核心准则;同时,滩涂区域开发规模和强度控制仍然需要深入跟踪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9.
温室环境温度预测自适应机理模型参数在线识别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温室小气候模型具有非线性、强干扰、时变等特性,常用的线性化模型或离线辨识模型无法有效预测温室环境动态变化规律,模型精度不高直接影响温室环境控制性能。针对模型的这种复杂特性,该文以温度模型为例,提出利用连续-离散递推预测误差算法,对非线性模型参数和状态进行在线估计,以提高模型精度。首先,考虑加热和通风2种控制输入,建立了温室温度模型。然后,论述了该算法的原理和优势,算法通过引入并调整增益矩阵,对系统噪声进行在线更新,减少了系统噪声初始化偏差对参数估计收敛性的影响。最后,基于试验温室实测数据,对温室温度模型进行了在线辨识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连续-离散递推预测误差算法辨识模型拟合度为93.7%,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拟合度为89.5%,该文提出的算法在预测温室温度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0.
利用Excel提供的四则运算函数编写程序完成农业气象测墒中对土壤样本数据的基本计算,用逻辑函数编写程序实现对土壤湿度持水量的查表计算工作,最终只需输入湿土+盒重和烘干后干土+盒重2组数据就能得到需要的含水量、干土重、土壤含水量、土壤持水量等多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