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53篇
  34篇
综合类   232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钱东南  丰作成 《大豆科技》1995,(2):14-14,12
金衢盆地田塍豆发展前景探讨钱东南,陈长生,丰作成(浙江省金华市农科所)(浙江省金华市种子公司)浙江省金华、衢州两个大市辖区的十四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968.44万亩,地形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构成走廊式盆地地形,在浙江以金衢盆地而...  相似文献   
73.
<正>伊犁州农机技术推广总站于199Z年底从乌克兰赫尔松玉米收获机厂引进了一批KCKY—7AC玉米收获机,首先在兵团得到应用,1994年开始在伊犁州、巴州地方系统推广使用。后根据我方要求,将原收获行数6行,行距70厘米的收割台改为收获行数7行、行距60厘米的收割台,以适应我区玉米缩行增株生产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本从开发投影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功能的角度出发,对投影教学法在德育教学实践中的采用原因、理论依据、应用分析、实践效果和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促进德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德育内化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75.
76.
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乡,有沙柳资源十五万多亩。沙柳不仅是防风固沙的良好树种,还是优良的柳编原料。近几年来,他们在大力营造沙柳林的同时,充分地利用现有沙柳资源发展柳编生产,加快了广大农牧民的脱贫步伐。前两年,全乡二千四百多农牧户中,有近五百户家庭有一人参加柳编生产,收入达十四万多元。有柳编收入的农牧户,户均收入近三百元。这个乡,在党的三中全会以前仅有编工十二  相似文献   
77.
78.
读者来信     
《内蒙古林业》编辑部:最近,我们在处理林权纠纷过程中,办案人员遇到这样的问题:关于对农民在房前屋后,以及在行政村或自然村委会指定的地点栽植的树木,归社员所有这一条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房前屋后指的是院内,即墙内;一种意见认为不但是指院(墙)内,也应包括院(墙)外.究竟怎样理解,各持己见,拿不出正确的答案.请予答复。赤峰市元宝山林业局陈国昌  相似文献   
79.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超高产水稻的栽培模式,以覆膜厢畦式、厢畦式、常规三种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模式水稻的根重及白根数、SPAD值、光合强度等生理指标和产量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这几项生理指标上,覆膜厢畦式栽培要显著高于厢畦式栽培,厢畦式栽培显著高于常规栽培。特别在完熟期,与厢畦式、常规栽培相比,覆膜厢畦式栽培总根量分别增加11.5%和33.3%;白根数是其3.1倍和17.0倍;SPAD值高7.7%和67.4%;光合速率增加45.6%和62.3%。在水稻超高产模式创建方面,覆膜厢畦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0.
豫南稻区再生稻气候适宜性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豫南稻区发展再生稻的可行性,以1980年以来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对影响再生稻较大的气候因子,如9月平均温度、≥10℃积温、8月降水量、年降水量、9月光照时数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于2010、2011年进行了再生稻试验实践。结果表明:豫南稻区的水、热资源可以达到再生稻最适宜区标准,光照资源达到再生稻次适宜区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