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克隆不仅可以保护濒危动物,而且与干细胞工程技术结合应用于克隆性治疗,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体细胞克隆猪因其在人类器官移植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但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体细胞核移植的环节多,克隆效率低。对体细胞克隆猪的关键环节,即供核细胞、卵母细胞、显微操作、克隆胚的激活、培养及移植技术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2.
猪卵母细胞极体排出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把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于体外分别培养24、32、38、44、48和54 h,观察它们在不同时间排出的极体数,以研究体外卵母细胞排出极体的规律.结果表明,A级和B级的COCs培养48 h的极体排出率最高(83.2%和65.7%),明显高于同级水平培养24...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以湖北白猪肝脏作为试验材料,克隆出湖北白猪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Trizol法从湖北白猪的肝脏中提取总RNA,将其作为RT反应的模板,用P2(5'-CAGGTAACTCGTGCAGAGCAAAGGA-3')引物合成IGF-I基因cDNA第一链,以其产物为模板,再以P1(5'-CCCATCTCCCTGGATTTCTTTTTG-3')和P2为上下游引物扩增到大小约为607 bp的产物,并将其克隆至pCRII载体上,经蓝白斑筛选、酶切、测序。[结果]经筛选、酶切、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IGF-I基因的cDNA克隆,它由607个核苷酸组成,其中1~145位是5'端非翻译区,从第146位ATG起始密码子开始至第538位TAG终止密码子5,39~607位是3'端非翻译区,包含一完整的ORF,该ORF共有393核苷酸,编码一个推断由1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该序列与Muller等报道的猪IGF-I基因编码序列完全同源。[结论]成功克隆了湖北白猪IGF-I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了IGF-I基因的高度保守性,为采用转基因技术对湖北白猪进行育种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4.
试验研究了在成熟液中分别添加0.1% PVA、10% FBS和不同浓度的EGF(20、30、40、50 ng·mL-1)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以确立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务件.结果表明,在成熟液中添加0.1%PVA和10% FBS后,对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36 h的卵裂率和第6天的桑葚胚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添加30和40 ng·mL-1 EGF组在36 h的卵裂率要极显著地高于添加20和50ng·mL-l EGF的两组(P<0.01);而分别添加30、40和50 ng·mL-1 EGF 3组处理在第6天的桑葚胚率无显著差异,且极显著地高于添加20 ng·mL-1 EGF组的(P<0.01).所以,在成熟液中添加0.1% PVA可以替代10% FBS.尤以添加30 ng·mL-1 EGF组对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5.
湖北白猪IGF-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湖北白猪肝脏作为试验材料,克隆出湖北白猪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采用Trizol法从湖北白猪的肝脏中提取总RNA,将其作为RT反应的模板,用P2(5'-CAGGTAACTCGTGCAGAGCAAAGGA-3')引物合成IGF-1基因cDNA第一链,以其产物为模板,再以P1(5'-CCCATCTCCCTGGATTTCTTTTTG-3')和P2为上下游引物扩增到大小约为607bp的产物,并将其克隆至pCRII载体上,经蓝白斑筛选、酶切、测序。[结果]经筛选、酶切、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IGF-1基因的cDNA克隆,它由607个核苷酸组成,其中1~145位是5'端非翻译区,从第146位ATG起始密码子开始至第538位TAG终止密码子,539~607位是3'端非翻译区,包含一完整的ORF,该ORF共有393核苷酸,编码一个推断由1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该序列与Muller等报道的猪IGF-1基因编码序列完全同源。[结论]成功克隆了湖北白猪IGF-1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证实了IGF-1基因的高度保守性,为采用转基因技术对湖北白猪进行育种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6.
体外生产猪原核期胚胎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在体外生产猪的原核期胚胎.结果表明:将在体外成熟培养44h的卵母细胞移植入发情当日的母猪体内,同时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后16 h冲出胚胎,获得同期原核期胚胎的效率最高,可以降低多精入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pTet-on-Advanced双载体表达系统应用于转基因动物研制,需要建立两种动物品系,经过杂交和筛选,才有可能得到转基因个体,操作繁琐,转化效率低。本研究在改良的四环素(Tet-on)基因可调控系统基础上,通过PCR的方法,分别从pTet-on-Advanced质粒和pEGFP-N1质粒中扩增rtTA和EGFP基因,测序正确后,将rtTA和EGFP基因亚克隆入pTRE-Tight载体中,构建四环素pTRE-Tight-rtTA-EGFP单载体表达系统,然后采用脂质体法,将新构建的单载体表达体系pTRE-Tight-rtTA-EGFP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以不同浓度(0.0001、0.001、0.01、0.1和1g/L)强力霉素(Dox)诱导,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EGFP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转染48h后,未加Dox无绿色荧光表达;1g/LDos诱导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Dox浓度分别为0.0001、0.001、0.01和0.1g/L未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1g/LDox才能激发调控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pTRE-Tight-rtTA-EGFP新型可控性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在细胞中的表达受Dox的调控,能正常发挥作用。研究结果为转基因的定量表达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也为将构建的单载体用于表达可控的转基因动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RT—PCR扩增了猪乙型脑炎病毒wHe株主要抗原基因NS1(约1.14kb)、prM-E(约2.1kb)、E-NS1-NS2A(约3.0kb),并将NS1、E-NS1-NS2A、PrM-E基因克隆、测序。与Cenbank发表的JEV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发现WHe株与其他12种典型的JEV强毒株的同源性在88.3%~99.4%之间。wHe株与K94P05株的同源性最低(88.3%),与P3株的同源性最高(99.4%),可认为wHe株是由P3株衍生而来的。在JEV基因组5’端389-3910的长3522nt的决定JEV抗原性的C-prM-E-NS1-NS2A区中,wHe株与P3株仅有21个碱基不同,其中的14个单碱基突变为同义突变,另外7个为错义突变,导致相应的氨基酸序列(1173个)中的6个氨基酸发生了变异,其中的5个氨基政变异出现在含有各关键的抗体中和决定簇的E蛋白内,另一个位于NS1蛋白内。  相似文献   
39.
试验根据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的颗粒细胞层数,把COCs分成A、B、C和D级,A、B级用于体外分别培养24、32、38、44、48和54 h,C级用于体外分别培养24、32、38、44、48、54和60 h,观察它们不同时间排出极体数,然后将排出极体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结果发现,A和B级COCs培养48 h时成熟率最高(83.2%和78.0%),明显高于同级水平培养24、32和38 h的成熟率;不同级别COCs体外培养相同时间,A与B级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与C级的成熟率差异显著(P<0.05);体外培养48 h COCs卵裂率最高(81.7%),与培养38 h前的卵裂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A、B级卵母细胞更适于体外培养,能获得高的成熟率和卵裂率,COCs周围颗粒细胞对卵母细胞的成熟有显著影响;COCs培养38 h之前,部分虽能看到极体,但激活后卵裂率极低,说明卵母细胞并未真正成熟,通常通过排出极体判断卵母细胞成熟是不够准确的,COCs体外培养44~48 h是成熟的最佳时期,能为体细胞核移植提供大量优质的MⅡ期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40.
以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WHe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JEV WHe株的NS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构建了pET28b-NS1表达载体,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并对其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NS1基因全长1 145 bp,其核酸序列与JEV P3株同源性为99.4%,与SA14和SA14-14-2等27个JE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表明NS1基因的保守性很高;pET28b-NS1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3 ku,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NS1基因克隆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