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21.
为研究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染色选择卵母细胞对牛核移植体系的影响,本实验以未进行染色处理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作为对照组,在成熟培养前用26μmol/L亮甲酚蓝染色90 min作为处理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为蓝色组(BCB+)和无色组(BCB-),分别在成熟培养后作为受体,经胞质内注射法构建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统计体细胞核移植的卵裂数、囊胚数和囊胚细胞数来评价其发育潜能。结果表明:BCB+组的成熟率(80.9%)与对照组(60.2%)和BCB-组(51.9%)差异显著(P<0.05);BCB+组的囊胚率(32.26%)与对照组(21.49%)和BCB-组(5.95%)差异显著(P<0.05),另外BCB+组的囊胚细胞总数(132.5)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果显示,通过亮甲酚蓝染色法筛选出成熟的高质量牛卵母细胞用于体细胞核移植,可以获得更高的克隆囊胚率。  相似文献   
22.
为了研究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的应用效果,试验采用28日龄断奶、体重和膘情差异不大、出生时间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抗生素组、微生态制剂组,测定并分析仔猪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组、抗生素组在促生长、提高仔猪免疫力方面及整个试验期经济效益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微生态制剂组与抗生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微生态制剂乳菌宝可以替代抗生素应用在仔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23.
猪感光过敏症的诊断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9月初山西晋中某猪场突然发生一种以头部,颈部,躯干,乳房等部位呈现水泡,疹块和皮炎等症状的疾病,经过现场调查,病理剖解等实验室方法检验综合诊断,确诊为猪感光过敏症,患猪经肌肉注射苯射苯海拉明和肾上腺素等综合治疗后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全国配混合饲料产量只有数十万吨,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将饲料工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5年国家饲料工业办公室成立,1989年国务院将其列为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产业。短短十多年间我国饲料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完了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历史进程,初步建成有中国特色的饲料工业体系。1饲料业的迅速发展畜牧生产实际是通过畜禽把饲料转化为畜产品的过程,畜牧生产成本中,饲料成本占70%。良好的饲料条件,不但可以发挥畜禽的生产性能,而且可培育出优良的畜禽品种,甚至直接影响畜禽…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0.25 mL奶牛细管冻精解冻后的最佳保存环境和适宜的输精时段,本试验对奶牛细管冻精40℃下20 s解冻后在0℃~4℃,14℃~16℃,25℃~27℃下分别保存2,4,6,8,10h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本次实验中,奶牛细管冻精解冻后在0℃~4 ℃和14℃~ 16℃保存到10h精子活力0.434±0.0167和0.423±0.0196与初解冻精子活力(0.441±0.030)差异不显著(P>0.05);在25℃~27℃随保存时间延长精子活力呈下降趋势,保存6h精子活力和初解冻相比差异显著(P<0.05),保存8,10h差异极显著(P<0.01).从而得出,奶牛细管冻精解冻后在0℃~4℃和14℃~16℃保存10h以内,精子活力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符合输精要求,在此温度和时间范围内进行长距离携带,对精液质量影响小,可以达到预期的输精效果;环境温度在25℃左右时,冻精解冻后宜于6h以内进行输精.  相似文献   
26.
研究探讨了不同解冻方法对0.25 mL奶牛细管冻精解冻后的影响,细管冻精分别在5,15,40,75,90℃下不同时间(1~120 s)进行解冻操作,通过评定精子冻后活率、顶体完整率、尾膜完整率,筛选出最佳的奶牛细管冻精的解冻方法。结果表明:(1)奶牛细管冻精采用75℃解冻3 s,精子的活率最高,解冻效果最好;其次在接近体温40℃解冻20 s,效果也较好;在低温5℃和室温15℃解冻,精子活率低于0.3;在90℃高温解冻条件下不稳定,不适合生产使用;(2)90℃解冻精子的顶体完整率、尾膜完整率明显低于40℃和75℃,差异显著(P<0.05),但是精子畸形率却高于40℃与75℃的处理组(P<0.05),而后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不同解冻温度解冻后精子在37℃时保持有效存活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40℃>75℃>90℃。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对奶牛细管冻精进行解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解冻方法。若解冻后立即输精的,建议采用75℃下3 s解冻;解冻后不能立即输精的,为了使精子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力,宜采用40℃下20 s解冻。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讨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染色选择后对其体外成熟(IVM)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26 μmol/L BCB染色90 min作为处理组,以未染色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为蓝色组(BCB+)和无色组(BCB-),成熟培养后检测卵子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①经BCB染色卵母细胞在成熟后,BCB+组卵母细胞成熟率(80.92%)较对照组(60.00%)和BCB-组(51.61%)差异显著(P<0.05);②BCB+组的凋亡率(6.50%)较对照组(28.21%)、BCB-组(39.06%)差异显著(P <0.05),随着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升高其凋亡率逐渐降低。由此可见,以亮甲酚蓝染色为基础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区分可以用来有效的选择更具发育活力的牛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28.
随着胚胎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授精、转基因、核移植等胚胎生物技术需要大量的卵母细胞。对于一些小家畜以及优良的种畜禽、珍稀野生动物和人而言,从其本身采集的卵母细胞比较有限,已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科研和生产的需求。目前,胚胎生物技术研究主要是从屠宰场收集卵巢,获取大量未成熟的卵  相似文献   
29.
本试验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添加不同水平的有机锰(以锰计:0,60,120 mg/kg)与有机铬(以铬计:0,400,600μg/kg),研究锰与铬对肉鸡脂质代谢及对肉鸡组织锰、铬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7周末,单独添加锰、铬均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1,P0.05);锰与铬同时添加,互作效应显著(P0.05)。单独添加锰对7周末血清TG含量表现极显著效应(P0.01)。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60 mg/kg锰或120 mg/kg锰血清TG含量分别降低31.91%或55.32%。单独添加400μg/kg铬和600μg/kg铬,血清G含量分别降低8.50%和26.58%;锰与铬互作对3、7周末血清G含量明显降低(P=0.026 8,orP=0.012 7)。单独添加铬使7周末血清TAA含量显著升高(P=0.006),随铬添加量增加,血清TAA含量分别高出对照组35.93%和40.97%。锰与铬互作,对7周末血清TAA含量表现显著效应(P=0.0388),与对照组相比,60 mg/kg锰600μg/kg铬互作组血清TAA含量增加43.57%;120 mg/kg锰互作组血清TAA含量分别增加29.19%和32.38%。单独添加锰仅对胫骨锰沉积产生显著影响(P0.05)。单独添加铬及锰与铬同时添加对各组织中锰的沉积均未表现出统计学上的显著互作效应(P0.05)。单独添加铬仅增加了肝脏铬沉积(P0.05)。单独添加锰减少了肝脏铬的吸收(P0.01),增加了肾脏铬的排出(P0.05)。锰与铬同时添加,对肝脏铬沉积表现显著互作效应。随饲粮铬添加量增加,60 mg/kg锰水平条件下,肝脏铬含量呈下降趋势;120 mg/kg锰水平条件下,肝脏铬含量显著降低(P0.01)。表现为锰颉颃铬,使铬在肝脏中的沉积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0.
本试验以常规玉米品种农大108(CAU108)、优质蛋白玉米9409(HQPC9409)和高油玉米(HOC)为材料,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消化试验和产气量试验,研究玉米品种对化学成分、淀粉糊化度和活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玉米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淀粉糊化度、48 h产气量、产气速度、理论最大产气量、12和24 h干物质及淀粉消化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3个品种中,CAU108品种的各项能量指标均优于HQPC9409和HOC,但不同品种玉米的活体外瘤胃发酵参数(pH、NH3-N、VFA)差异不显著(P>0.05)。由本试验得出,CAU108玉米较其他2个品种具有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