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9 毫秒
61.
沤肥浸渍液对小麦叶锈病的抑制作用InhibitoryEffectsofCompostExtractsonPucciniareconditavar.tritici¥//沤肥浸渍液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刚刚被人们发现,H.C.Weltzien(1989)在...  相似文献   
62.
中国食品中农药MRL标准对急性膳食暴露评估需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估当前国内相关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及我国居民的急性膳食暴露风险水平,采用FAO/WHO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JMPR)推荐的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利用我国居民大份额膳食消费数据、国内登记农药的规范残留试验数据和JMPR推荐的农药毒理学数据,对我国普通人群、0~6岁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农药残留摄入情况进行了急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表明:白菜中的虫螨腈和丙森锌、甘蓝中的高效氯氰菊酯和灭多威对三类人群的国家估算急性暴露水平(NESTI)均大于急性参考剂量(ARf D);香蕉中的氟硅唑对0~6岁儿童和普通人群的NESTI分别为ARf D值的300%和160%;苹果中的二氰蒽醌、甘蓝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花椰菜中的阿维菌素及番茄中的丙森锌仅对0~6岁儿童有较高的急性膳食暴露风险;儿童相比其他人群摄入农药残留的急性膳食暴露风险更高、概率更大。建议我国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农药残留摄入的急性膳食风险,同时尽快完善短期膳食消费数据库和农药残留数据库,在制定农药MRL标准时进行相应的急性膳食暴露评估,以保障消费者的农药急性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63.
芽孢杆菌B96-II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治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芽孢杆菌B96-II对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89.62%,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为99.65%;对芦笋茎枯菌的田间防治效果为93.10%。研究表明,B96-II的拮抗蛋白对芦笋茎枯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对芦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均有激活和诱导作用。B96-II处理后30 d,芦笋组织的SOD活力较对照提高254.98%,CAT活力提高81.84%,POD活性提高22.13%,PPO活力提高146.67%,PAL活力提高171.60%。  相似文献   
64.
以代森锰锌为对象,研究了农药剂型、喷雾参数和采样技术对小油菜施药后原始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型、相同有效成分用药量的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不同,30%代森锰锌悬浮剂喷雾后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94.4~115.8mg/kg)明显高于70%可湿性粉剂(34.3~86.1 mg/kg) 和75%水分散粒剂(61.1~82.4 mg/kg);同种剂型和剂量条件下,施药液量的多少对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药液量的增加,沉积量呈递减趋势;喷片孔径从0.7 mm增大至1.6 mm时,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沉积量由86.3 mg/kg减小至65.1 mg/kg;喷雾压力对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影响不大;采用对角线采样方法,当采样数量为5时,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与采样数量15,25相比差异显著;当采取随机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别为25,50和100时,三者之间代森锰锌在小油菜上的原始沉积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对角线采样法相比差异显著。可见农药剂型、喷雾参数和采样方法成为影响农药原始沉积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对番茄早疫病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拮抗菌—番茄早疫菌平板对峙拮抗试验和拮抗菌液体培养对番茄苗期早疫病的作用试验 ,筛选出 94 - 16 2 ,94 - 16 1,94 - 2 2 2 ,94 - 134′ ,94 - 54′ ,94 - 2 2 7为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在平板对峙拮抗试验中 ,拮抗菌对番茄早疫病菌有致畸作用。细菌计数也表明 ,PDA培养基较NA培养基更适合这些菌株的培养  相似文献   
66.
采用系统溶剂对杠柳等10种中草药进行提取,以叶片喷雾接虫法或浸渍法测定了粗提液对小菜蛾、菜青虫、菜蚜和棉铃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杠柳、烟草、狼毒、苦楝、百部、苦参提取液对供试一种或几种害虫有较强的毒杀或拒食活性,是重要的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杀虫植物品种。就4种害虫而言,所选中草药对小菜蛾、蔬菜蚜虫和菜青虫具有较高的活性,尤以对菜蚜的活性最高,但对棉铃虫活性较低。在石油醚、氯仿、乙醇和水4种提取溶剂中,乙醇是杠柳、狼毒等多数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有效提取溶剂。  相似文献   
67.
枯萎病拮抗菌B96-II(Bacillussp)自沤肥浸渍液中分离筛选获得。进一步试验证明,该菌对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青椒枯萎病菌等有明显抑制效果。可观察到的抑菌现象有:对孢子的溶解作用;对孢子壁的破坏作用;对芽管的生长抑制和对菌丝致畸等作用,对上述3种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56.2%,57.3%,54.7%,对芽管的抑制率分别为88.5%,87.5%,79.5%。拮抗物质之一是几丁质酶。  相似文献   
68.
为评价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溴代吡咯腈在芥菜中的残留行为与膳食摄入风险,在山西、北京、吉林、河南、安徽、贵州6地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快速、简便的检测芥菜中虫螨腈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及检测芥菜中溴代吡咯腈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了虫螨腈及溴代吡咯腈在芥菜中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并就两种农药对中国不同人群的长期及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0.01~3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虫螨腈及溴代吡咯腈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9%~105%和97%~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分别在2%~4%和1%~3%之间;两种化合物在芥菜叶和根中的检测方法定量限 (LOQ) 均为0.01 mg/kg。虫螨腈在芥菜叶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4.2~5.9 d;溴代吡咯腈的消解动态因拟合曲线符合性太差无法进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100 g/L虫螨腈悬浮剂以推荐最高剂量(有效成分105 g/hm2)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5 d、采收间隔期14 d,膳食消费量为97.5%位点处,芥菜叶中虫螨腈残留对3~5岁儿童和普通人群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0.49%和2.47%,说明通过芥菜摄入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残留对人体产生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小;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芥菜叶中虫螨腈对中国1~6岁儿童和普通人群均存在不可接受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且对1~6岁儿童的风险远高于对普通人群。选择不同施药方式下的最终残留量数据进行评估,将可能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施药剂量或施药次数的增加会大幅提高农药残留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建议可通过延长采收间隔期的方法降低农药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69.
沤肥浸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 1996年利用沤肥浸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先期预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清水对照相比 ,所用沤肥浸渍液的防效均在 80 %以上 ,且效果优于同期处理的多菌灵、高美施。采用悬滴法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孢子在各类沤肥浸渍液中的萌发率进行测定 ,与清水对照相比 ,各浸渍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在 70 %以上 ,最高达 84 .5%。  相似文献   
70.
B96-Ⅱ对3种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拮抗物质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萎病拮抗菌B96-Ⅱ(Bacillus sp)自沤肥浸渍液中分离筛选获得.进一步试验证明,该菌对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青椒枯萎病菌等有明显抑制效果.可观察到的抑菌现象有:对孢子的溶解作用;对孢子壁的破坏作用;对芽管的生长抑制和对菌丝致畸等作用,对上述3种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56.2%,57.3%,54.7%,对芽管的抑制率分别为88.5%,87.5%,79.5%.拮抗物质之一是几丁质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