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罗非鱼 MC4R 基因克隆及与其生长相关的 SNPs 位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4,MC4R)是5种已发现的黑素皮质素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属于跨膜G-蛋白耦联受体超级家族,对于调节动物的采食量、体质量及能最稳态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基因组步移技术获得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MC4R基因组DNA序列.该基因全长2547 hp,其中5'侧翼序列长为1481 bp,3'侧翼序列长为82 bp,编码区序列长为984 bp,只有1个外显子.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PCR-RFL和CRS-PCR技术对尼罗罗非鱼MC4R基因启动子和外显子区域进行了SNPs位点的检测和分犁,结果共检测到5个SNPs位点(-G1000C、-T974A、C276T、C561T和C708T),其中外显子上的3个SNPs位点均为同义突变.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5个SNPs位点与尼罗罗非鱼生长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体质量均值差异最大值分别为9.5%、23.2%、14.4%、18.6%和13.5%,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将5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成7种双倍型(去掉频率小于3%的组合),关联分析表明,在体质量和体长这2个主要生长性状方面,双倍型D4与D1、D3、D6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双倍型D2与D3、D6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而可以考虑将MC4R基因作为影响罗非鱼体质量等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应用于罗非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22.
尼罗罗非鱼微卫星标记与主要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到与尼罗罗非鱼生长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对这些标记进行准确性鉴定,运用65个微卫星标记对鹭业和番禺2个尼罗罗非鱼群体进行了PCR扩增,再利用SPSS软件一般线性模型(GLM)对这些微卫星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重等主要生长性状进行了标记性状连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鹭业群体中有8个微卫星标记(UNH130,UNH183,UNH911,GM558,UNH211,UNH176,UNH914和UNH974)与主要生长性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其中有2个微卫星标记(UNH914和UNH974)与番禺群体的主要生长性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1个微卫星标记(UNH176)只与体重显著相关(P<0.05)。通过对与生长性状相关标记的基因型和表型值进行多重比较,得到了对体重、体长和体高3种性状有利的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发现了对罗非鱼生长性状有显著效应的微卫星位点,为开展罗非鱼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分析‘金草鱼’与普通草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异同,旨在进一步了解‘金草鱼’的开发利用价值.【方法】对‘金草鱼’和普通草鱼肌肉中的主要营养成份、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金草鱼’脂肪显著高于普通草鱼,水分显著低于普通草鱼,但粗蛋白和灰分差异不显著.‘金草鱼’和普通草鱼肌肉16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7.99%和17.43%,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1.25%和41.37%;‘金草鱼’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普通草鱼;必须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9和78.金草鱼肌肉中脂肪酸种类比普通草鱼少2种(C21∶0和C20∶3),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普通草鱼低.‘金草鱼’和普通草鱼都含有较丰富的矿物元素,‘金草鱼’肌肉中矿物质总量比普通草鱼高,金草鱼的铜、铁、锌的比值较普通草鱼更为合理.【结论】与普通草鱼相比,‘金草鱼’具有较好的鲜味程度和更为合理的矿物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24.
大口黑鲈两个亚种EST数据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Roche 454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建立ESTs数据库,结果得到北方亚种ESTs序列468 671条,佛罗里达亚种ESTs序列332 322条,两亚种ESTs序列的平均长度分别为306.5 bp 和304.4 bp。将得到的高质量序列进行拼接,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共得到contig序列总数分别为42 056条和35 743条,平均长度分别为612.6 bp和588.2 bp。将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的数据库合并,通过与蛋白数据库比对后,共78 938条EST序列被注释,根据Gene Ontology(GO)信息,对序列按照分子功能、细胞组成、生物学过程进行分类。通过对大口黑鲈合并的EST库信息进行大通量SSR和SNP位点的发掘,发现了含SSRs和SNPs的序列分别为25 469和8 547条。从EST数据库中随机选取75条contigs进行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的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两个亚种EST序列同源性为99.2%。  相似文献   
25.
糖酵解是指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并伴有ATP生成,这一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不需要氧气,每一步反应均由特异的酶催化,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糖酵解的能力较低,这可能与鱼类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有关。目前,关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不同是否可以从酶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对鱼类糖酵解关键酶进行有效地调节还存在异议。本研究概述了鱼类糖酵解的3种关键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6-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PF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的结构和分布,并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添加水平和种类的角度阐述了其对GK、PFK和PK的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碳水化合物在饲料中的合理添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研究采用RT-PCR、RACE和PCR技术从大口黑鲈胃组织中克隆得到ghrelin基因的cDNA。该基因全长434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321bp,编码107个氨基酸的前肽,20个氨基酸的成熟肽位于第27位到第46位氨基酸处。前肽和成熟肽的氨基酸与已报导的舌齿鲈进行同源性分析,相似性分别为85%和90%。为进一步了解ghrelin基因在鱼体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本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ghrelin基因在大口黑鲈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的表达谱。结果显示,ghrelin基因在受精卵时期就有少量表达,但直到体节出现之前表达量均较低。出膜第4天ghrelin基因出现大量表达,第12天ghrelin基因表达量更显著增加,出膜第4天和第12天的表达量分别是受精卵时期表达量的206.77倍和531.20倍。出膜第4天正是大口黑鲈仔鱼开口觅食期,仔鱼消化系统初步发育成型,由完全利用卵黄囊营养转为从外界觅食阶段,到出膜第12天,仔鱼消化系统已发育完善,完全依靠外界营养提供能量,由ghrelin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可推测其可能参与了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摄...  相似文献   
27.
噬菌体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龙  贺永超  董强  郑倩  于凌云  潘强 《饲料研究》2020,43(4):111-115
  相似文献   
28.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法对草鱼EST文库中载脂蛋白A-I-1基因(Apoprotein A-I-1,apoA-I-1)3'非编码区进行SNPs筛选,在珠江水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群体144个样本中发现2个SNPs位点。C792T位点的CC型占46.53%,CT型占50.69%,TT型占2.78%;G851A位点的GG型占77.08%,GA型占20.83%,AA型占2.08%。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2个SNPs位点与草鱼4个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792T位点TT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CT型和CC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G851A位点GG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GA型和AA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且GG型个体的体长和头长均值与GA型和AA型个体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2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成6种双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双倍型D3(TTC792T-GG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高,D6型(CCC792T-AA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低,且二者在体长、体高、头长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推测C792T位点TT型为有利基因型;G851A位点GG型为有利基因型,AA型为不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为草鱼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候选标记,为加快草鱼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二龄草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草鱼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测定287尾二龄草鱼全长、体长、头长、体宽、体高、眼间距、肛前距共7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草鱼7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对体质量影响不显著的头长、体高及与体长存在显著共线性的全长,建立了以体质量为依变量(Y),体宽(X4),眼间距(X6),肛前距(X7),体长(X2)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3048.127+220.925X4+262.367X6+33.776X7+10.648X2。所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R2 =0.900,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草鱼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其中体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P=0.430)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在选育过程中,可将4个主要形态性状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作为草鱼选育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30.
为评估10 个不同地理来源草鱼群体(佛山群体、肇庆群体、荆州群体1、荆州群体2、荆州群体3、鄂州群体、益阳群体、长沙群体1、长沙群体2 和江苏群体)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该10 个群体为亲本构建的15 个杂交组合进行同塘生长对比。对其4 月龄、7 月龄、8 月龄、10 月龄、12 月龄、15 月龄和18 月龄的体质量进行测量。以4 月龄体质量为协变量,运用协方差分析对不同杂交组合后代进行生长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在18 月龄时荆州群体2♀×佛山群体♂杂交组合后代平均体质量最高,为1892.90 g,比其他杂交组合平均体质量分别高3.51%~32.36%。经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荆州群体2♀×佛山群体♂和荆州群体1♀×佛山群体♂杂交组合后代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生产上,应用这2 个具有生长优势的组合生产优质苗种进行推广,可大幅度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另外该结果可为快速生长草鱼核心群体的确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