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南果梨果实大小与内在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果梨果实大小与内在品质关系观察结果表明:随着单果质量增大,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果实大小的关系不明显;果实石细胞含量随着单果质量增大而增加。为提高果实品质,单果质量应控制在95g以内。  相似文献   
62.
以南果梨为试材,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含量以及相关酶的活性-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淀粉酶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果梨果实发育呈单S曲线;幼果期和迅速生长中期,果糖和葡萄糖积累较多,蔗糖无积累,与此期高活性的蔗糖转化酶有关;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前期活性高,后期活性低;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相似,呈V形变化趋势。果实成熟前蔗糖开始快速积累,蔗糖的积累是多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的活性降低是蔗糖积累的必要前提,当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活性的消失和SS、SPS活性升高时,开始积累蔗糖;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果实的迅速生长而上升,果实成熟前活性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63.
针对'嘎拉'等苹果炭疽菌叶枯病危害重、防治困难大等问题,总结出一整套综合防治技术,旨在指导果农能够识别病害,及时做好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4.
环割是在枝干上横切一圈,深达木质部,将韧皮部割断,其目的是切断叶片制造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韧皮部向根部输送,从而积累在枝芽上,促进新梢成熟和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也是成龄密植苹果园控冠、连年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1~3]。目前生产上用的环割工具操作比较繁琐,果农很难掌握,工作效率低;且常因操作不当,伤及木质部过深,致使结果枝死亡,造成减产,甚至死树;也有伤及操作者的。辽宁省苹果品种主要以‘富士’和‘寒富’为主,在幼树阶段成花困难。特别是‘寒富’苹果,近十年来在辽宁省发展迅猛,进入结果期出现中心干和主枝光秃带等问题。因此,研究了一种新型苹果树环割刀,对密植幼树环割效果好,且使用便捷,劳动强度小。  相似文献   
65.
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5个主要南果梨产区的南果梨进行试验,重点测果实糖分组成.结果表明:南果梨果实的糖分组成以果糖为主,占总糖的50%以上;不同产地南果梨果实总糖、可滴定酸、Vc及糖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阜新地区南果梨总糖及果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90.27、99.65mg/mL,海城地区南果梨总糖及果糖含量最低,分别为97.74、60.24mg/mL,虽然鞍山地区是南果梨的优势产区,但鞍山地区的南果梨总糖及果糖含量却不是最高的,这个结果与生产中反映的鞍山南果梨果实品质近年来有所下降相符合.  相似文献   
66.
以'Mac9'M9T337'SH6'辽砧2号'平邑甜茶'5个砧木为试材,研究不同砧木对苹果树体生长发育和结果习性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合辽南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苹果砧木.结果表明,'Mac9'和'辽砧2号'作为自根砧,其矮化性好,成花能力强,早果丰产性好,但容易早衰,不适合辽南地区发展;'M9T337'作为自根砧,其树势健...  相似文献   
67.
苹果是我国第一大园艺作物,2016年中国苹果栽培面积已达246.69万hm^2,总产量为4 388.23万t,居世界首位。苹果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特色产业。我省苹果栽培受传统栽培技术、观念及对栽培技术理解能力的影响,普遍存在树体高大、枝量过大、树形不规范、结构紊乱、主次不分明、整形时间长等问题,造成果园郁闭、通风透光差、光合能力弱、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管理不方便、果实品质不佳等问题,管理费工费力,经济效益普遍较低,严重影响果农经营的积极性,制约了苹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郁闭低效苹果园的存在,也说明我省水果产业具有很大的增产、增效空间,认真进行改造,对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果业增效、果农增收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8.
辽宁省苹果栽培具有百年历史,辽南、辽西都位于全国两大优势区域之一的“环渤海苹果优势产业带”内,全省现有苹果栽培面积20.4万hm^2,产量280万t,年出口量20万t左右,经济效益达50亿元以上。苹果是我省农业五大优势产业之一,是我省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些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大作用。辽宁各地苹果栽培管理水平差距较大,辽南、辽西老果区苹果栽培历史较长,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少;辽北、辽东等一些新果区苹果栽培时间较短,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现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掌握高纺锤形‘岳阳红’/‘77-34’/山定子苹果幼树至结果树树体结构参数、枝类组成比例、产量、果实品质形成的动态规律,为该自主知识产权良种良砧组合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定子作基砧、分别嫁接‘77-34’和‘GM256’矮化中间砧并嫁接‘岳阳红’苹果品种为试材,调查2种砧穗组合树体在栽植后第2~7 a(年)的树体生长量、枝类比例、产量、果实品质的年生长动态变化。【结果】‘77-34’和‘GM256’中间砧对‘岳阳红’苹果树体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2010—2016年‘77-34’中间砧树高、冠径、覆盖率和主枝数量增长速率高于‘GM256’中间砧;‘77-34’中间砧品种/矮化砧木干周粗度比值高于‘GM256’中间砧。与‘GM256’中间砧相比,‘77-34’中间砧总枝量增长速度高于‘GM256’中间砧,2015年(7 a生)‘77-34’中间砧总枝量与2016年(8 a生)‘GM256’中间砧总枝量相近;2种砧穗组合苹果树均在2012年开始结果,‘77-34’中间砧连续5 a的产量均高于‘GM256’中间砧,不同冠层高度内果实品质存在差异,上层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固酸比、色差值等指标优于下层,相同冠层高度内,‘77-34’中间砧单果质量、硬度、固酸比、色差值等指标高于‘GM256’中间砧。【结论】‘77-34’中间砧致矮性弱于‘GM256’中间砧,总枝量和短枝比例高于‘GM256’中间砧,早果性与‘GM256’中间砧相当,但丰产性和果品质量优于‘GM256’中间砧。综合各性状指标,认为高纺锤形‘岳阳红’/‘77-34’/山定子砧穗组合综合表现优于‘岳阳红’/‘GM256’/山定子。  相似文献   
70.
2007-2008年对南果梨、苹果梨初果期和盛果期适宜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果期(8年生)南果梨667m^2最适产量为800kg,其单果质量为103.7g,优质果率87.7%;初果期(8年生)苹果梨667m^2最适产量为1000kg,其单果质量235.0g,优质果率为90.9%。盛果期(20年生)南果梨667m^2最适产量为1900kg,其单果质量为111.4g,优质果率达到88.7%;盛果期(25年生)苹果梨667m^2最适产量为2200kg,其单果质量为263.8g,优质果率为8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