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食品安全与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绿色优质大米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开发绿色优质稻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实现人们膳食结构由温饱向小康型过渡,同时也解决了目前我国低质稻谷大量积压,严重滞销及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而造成的污染等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它不仅是国内生态农业及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出口创汇打入国际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42.
高产优质中晚熟水稻新品种辽粳101属半紧穗型,株型紧凑,耐肥抗倒伏且米质优。针对辽粳101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机插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从育秧盘选择、育苗基质配制、适期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如何培育适合机插的壮秧,大田要保证整地质量,适时机插,合理密植,分阶段巧施肥,节水灌溉促早熟,掌握好适宜收获期,同时要做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3.
不同氮肥水平对辽星1号和辽优523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辽星1号和辽优523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3处理相比,减少氮肥投入的15%和增加氮肥投入的15%~45%均不能显著影响辽星1号和辽优5238的产量。两个供试品种均以15 kgN/667m2为最适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氮肥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在生产中应避免以高施氮量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4.
辽宁中部平原稻区,主要包括沈阳、辽阳、鞍山地区,是辽宁省主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根据该稻区水稻生产存在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水肥利用率较低、收获穗数不足、产量增长受限制等问题,建立了以机械化生产为核心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5.
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旨在明确施氮量和插秧苗数对水稻新品种辽粳212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15.5 kg/667m~2的条件下,最高分蘖数、穗长、每穗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和SPAD值减小,成穗率、有效穗数、结实率显著增加,产量和地上部干物质重无显著差异,氮肥偏生产力提高。随着插秧苗数的增加,最高分蘖数、有效穗数、地上部干物质重增大,成穗率、每穗粒数、穗长、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下降,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变化不显著。最高分蘖数、穗长、着粒密度、千粒重、氮肥偏生产力和产量在氮肥处理和插秧苗数处理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就产量而言,施氮量17 kg/667m~2条件下,插3~4苗较好,在15.5 kg/667m~2的条件下,应插5~6苗。  相似文献   
46.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辽星1号和辽优5218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星1号处理B(4∶3∶2∶1)产量达11572.5kg/hm2,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增产幅度为16.7%;同时,该处理氮肥利用率也较高;C(4∶3∶2)处理在降低10%氮肥用量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比对照增产15.8%。辽优5218以D(3∶5∶2)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2768.9kg/hm2,同时,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稻谷生产率也较高。本研究认为,对于大穗型品种,应适当提高分蘖肥的比例,以提高有效穗数;而对于穗粒兼顾型品种来说,则应适当地施用粒肥,以促进形成大穗并提高千粒重,从而使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7.
水稻和稗草种间竞争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稗草是水稻田中最常见的禾本科杂草,对生态因子的竞争非常激烈,综述了近年二者竞争关系的研究结论。育苗移栽使水稻在田块中占有生育期优势从而提高竞争能力,抗草育种、密度调节及高秆大冠层品种的应用等育种和栽培手段可以提高水稻的竞争力;数学模型的应用,量化了二者竞争关系的大小,在直播稻田中,二者竞争关系研究中要注意稗草的防控必须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48.
实地氮肥管理技术及对水稻生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常规品种辽星1和杂交粳稻辽优5218进行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处理,结果表明通过实地氮肥管理方式(SSNM),辽星1和辽优5218的农学氮利用率(A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都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这两个品种的AE分别达到了30.7kg/kgN和26.0kg/kgN,并超过了热带稻区的AE(15~25kg!kgN)。这两个品种的PFP分别为72.6kg/kgN和73.8kg/kgN,已接近日本的PFP水平(73kg/kgN)。SSNM明显降低了氮肥用量,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同时产量并未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减少了投入,增加了效益。  相似文献   
49.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水稻节水栽培的技术原理、核心技术及重要技术创新、主要关键技术及其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通过多年来采取不同学科、跨地区、多层次、联合攻关和潜心研究,在水稻栽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与实践表明,水稻节水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1981年~2005年,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全方位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不断创新和吸取群众经验,在长达25年间,进行各项技术集成、组装与配套,建立了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淹水栽培方式。经过不断深入开发和大面积应用推广,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我国水稻栽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0.
通过在辽河三角洲滨海盐碱稻区设置田间小区试验,探明了不同氮肥用量(0~420 kg/hm2)和运筹模式(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6∶3∶1与4∶3∶3,以下简称6∶3∶1模式与4∶3∶3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通过对水稻分蘖动态调查研究表明,两种氮肥运筹模式下水稻平均茎蘖数均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r2≥0.90),同时,6∶3∶1模式下氮肥用量对水稻平均茎蘖数的影响程度高于4∶3∶3模式。通过分析不同施氮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发现了两者符合线性加平台肥料效应模型,拟合得到6∶3∶1模式与4∶3∶3模式下的最佳施氮量(EONR)分别为216 kg/hm2(210~235 kg/hm2)与316 kg/hm2(300~332 kg/hm2),6∶3∶1模式的EONR比4∶3∶3模式高46.3%。通过考查两种氮肥运筹模式下的氮素利用率指标,发现4∶3∶3模式下各处理氮素利用率(37.2%~40.8%)显著高于6∶3∶1模式(29.9%~3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