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162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66篇
  73篇
综合类   648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概预算审查的要求相对较高。这一过程不仅仅是投资方监管资金使用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施工方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然而,从实际管理经验的角度来看,部分建筑企业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概预算审查体系及相关内容把握不够,甚至存在系统缺失等严重问题,严重制约了概预算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此,本文以建筑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概预算审查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为后续建立合规的审查体系提供必要支撑。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绿肥对土壤微生物磷循环的影响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绿肥影响土壤磷循环的微生物机理尚不明确。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剖析长期绿肥还田对土壤磷循环功能微生物的影响,旨在阐明绿肥对土壤磷循环影响的微生物机理,为绿肥的科学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以中国湖南祁阳绿肥及稻草还田定位试验的水稻根际土为材料,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对土壤微生物DNA进行PE150 (双端读长150 bp) 宏基因组测序,使用MetaWRAP软件中的read_qc模块进行质控,用assembly模块megahit方法进行组装;基于组装的较长序列 (> 1000 bp) 使用Diamond软件的BLASTX和UniProtKB/SWISS-PROT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根据磷活化 (磷酸酯矿化、膦酸酯矿化、无机磷溶解)、磷吸收 (膦酸酯运输、磷酸酯运输和无机磷酸盐运输) 和缺磷诱导响应调控三大类主要磷循环功能相关基因 (重点关注的64个磷循环功能基因) 进行筛选;再利用R语言进一步分析水稻根际土壤中磷循环功能基因相对丰度及其与土壤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阐述绿肥对土壤磷循环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结果】  土壤pH等9个常规指标在有、无绿肥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无稻草还田时,绿肥处理对64个磷循环功能基因中的11个相对丰度影响显著,这11个基因广泛分布在除磷酸酯运输及无机磷溶解外的5个功能组中,其中phnA、phnN、phnV等3个基因相对丰度上升,phnI、phnL、glpB、glpO、pitA、phoA、phoP、phoU等8个基因相对丰度下降。而在稻草还田时,绿肥处理仅phnPP基因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pH与磷酸酶活性、无机磷溶解基因pqqB、pqqC 、pqqCD、pqq E、pqqF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 (P < 0.05);无机磷溶解pqqB、pqqC 、pqqCD、pqq E等4个基因相对丰度分别与有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以及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 < 0.05)。冗余分析 (RDA) 结果表明,绿肥处理通过pH、AP以及磷酸酶活性影响磷循环功能基因。  【结论】  绿肥翻压下水稻根际微生物磷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深受稻草还田的影响。与单绿肥或单稻草还田相比,绿肥翻压基础上增加稻草还田对磷循环功能基因影响效果不明显,秸秆甚至减弱了绿肥对磷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绿肥和稻草还田下不同微生物及不同磷循环功能基因之间存在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33.
正说起大白菜的病害,种类不少。20世纪80年代笔者在北京市做过一次蔬菜病害的基本调查,当时发生的病害就有22种~([1]),这些病害有些发展成了重要病害,但有些病害因危害不严重或发生的范围小,对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几种对市场供应影响较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34.
35.
构建栎类(Quercus sp.)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混交林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为该类 型林分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以湖南省 31 个样地共 1 646 株栎类与 1 154 株杉木为研究数据,7 个常见模 型作为栎类、杉木的单木基础模型,基于样地随机效应构建栎类、杉木的单木断面积混合效应模型。结果 表明,栎类断面积的最优基础模型为 Gompertz,杉木断面积的最优基础模型为 Logistic;栎类断面积混合 效应模型相比于基础模型,决定系数 R2 提高了 0.053,SSE 与 RRMSE 均有所降低;杉木断面积混合效应 模型相比于基础模型,决定系数 R2 增加了 0.035,SSE 与 RRMSE 均有所降低;栎类断面积的成熟年龄在 50 年以后,杉木断面积的生长速率在 30 年左右逐步放缓。文章在栎类、杉木单木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 入样地随机效应,模型拟合精度明显提高,说明栎类、杉木的断面积生长都受到年龄与样地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36.
2014和2015两年度利用Burkar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监测了高感小麦白粉病品种京双16种植区和中感品种众麦2号种植区田间空气中的病菌孢子浓度变化动态,同时利用小型气象站监测了田间的气象因子,通过分析京双16和众麦2号种植区空气中孢子浓度与空气温度、湿度、降雨、风速和太阳辐射率的相关性,发现空气中的孢子浓度主要与空气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348 3,P0.05)。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田间病情与调查日期前累积孢子浓度、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前一周累积孢子浓度和当周累积孢子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中感品种众麦2号田间病情与累积孢子浓度的关系均呈指数关系,其中田间病情与调查日期前累积孢子浓度或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而感病品种京双16的田间病情与累积孢子浓度多呈对数关系,其中病情指数与一周前累积孢子浓度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7.
本文分析了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动机的内外影响因素,其中核心影响因素包括有用性、使用友好性和消费者情感因素。外围因素包括消费者特点、情境因素和网络购物经验。本研究扩展了技术接受模型,从而使影响消费者网络购买动机的因素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38.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是MAPK家族(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重要成员, 具有参与昆虫抗逆反应等多种功能。为明确JNK在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中的表达特性及其对Bt杀虫蛋白的应激与免疫反应, 本研究通过PCR克隆得到2个棉铃虫 JNK 基因 HaJNK1 和 HaJNK2;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HaJNK1和 HaJNK2基因开放阅读框分别为1 191、1 143 bp, 分别编码397、38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棉铃虫 HaJNK1 与黏虫 Mythimna separata 聚为一支, 亲缘关系较近, HaJNK2与 家蚕 Bombyx mori 聚为一支, 同源性较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 HaJNK1 与 HaJNK2 在棉铃虫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 发现 HaJNK1 与 HaJNK2 在卵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雌成虫; HaJNK1 在性腺中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唾液腺; HaJNK2 在头部表达量最高, 其次是性腺。取食Cry1Ac的4龄棉铃虫幼虫的中肠组织中, HaJNK1 与 HaJNK2 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推测 HaJNKs 基因可能参与棉铃虫抵御Bt杀虫蛋白伤害的应激和抗逆反应。  相似文献   
3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猪肉产品需求及质量要求的提高,让更多的人看到生猪养殖带来的效益,使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入到生猪养殖行业中,也使生猪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向着规模化养殖模式转变,规模猪场养殖也是畜牧业标准养殖模式发展的方向,各地养殖户开始建设生猪规模化养殖场,以实现生猪养殖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0.
【目的】精确识别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对甘肃省不同生态系统下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方法】在玛曲、民勤和山丹的国家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组)和未封禁区(对照组)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研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政策的影响下生计策略与生计资本的关系。【结果】生计资本总值和生计策略总指数均呈现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区的特征,且项目组低于对照组;生计多样化指数为 0 及 0. 5 以上的农户数项目组相比对照组下降幅度大,0~0. 5 的农户数项目组相比对照组上升幅度大。 【结论】建立封禁保护区在降低三县封禁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纯农户的比例,但总体上生计多样化水平较低;自然资本是主导农户选择农业生产生活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是主导农户选择非农业生产生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