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夏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44个夏玉米杂交种穗部6个主要性状与单株粒重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穗长与穗粗在影响单株子粒产量诸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对穗长、穗粗重点选择的基础上,考虑对穗行数、行粒数、出子率的选择,容重可独立进行选择。穗部性状的选择必须考虑性状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综合利用某一穗部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和通过其他性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年从事玉米区试工作的体会,对玉米区域试验中人员、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调查记载、收获、考种、试验报告等重要环节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应采取的关键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对提高玉米区域试验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胶东地区高产优质玉米制种9项关键技术措施,包括种植地块选择、隔离、播种技术选择、定苗去杂及合理密植、水肥管理、去杂去雄、花期调节与人工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旨在为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糙米在碾米机碾自室中进行碾自,是由碰撞、碾自压力、翻滚和轴向输送4个因素共同作用后完成的.胚芽精米机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上述4种因素才能到最佳的碾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玉米育种目标与生产机械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将是玉米生产的一次革命,特点是智能化、专业化、大型化、高速度、联合作业。目前的育种目标与玉米生产机械化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大部分玉米推广品种不适应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因此,育种者在坚持传统育种目标的基础上,应从"齐、精、强、密、早、快"入手,选育发芽率、抗倒性、耐密性、成熟时籽粒含水量、整齐度等方面适应玉米机械化生产需要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的施用只能使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升高,在同一施肥条件下,土壤湿度和温度随施肥量得增多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化肥和有机肥的搭配施用比单独的施用有机肥更能促进土壤湿度和温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耕地地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和模糊评价法,对八五五农场基本农田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表明,全场旱田33.9967×104亩分为六级,其中,一级地IFI(地力综合指数)〉79.9,面积为1.9445×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5.72%;二级地IFl72.2-79.9,面积为8.5391×104万亩,占早田总面积的25.12%;三级地IFl64.5-72.2,面积11.858×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34.88%:四级地IFl56.8-64.5,面积8.7502×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28.21%;五级地IFl49.2~56.8,面积2.5789×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7.59%;六级地IFI〈49.2,面积O.326×104亩,占旱田总面积的0.96%。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地力划分,建立起八五五农场耕地地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移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玉米移栽试验。探索新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挖掘玉米增产潜力,达到增产增收增效,为玉米栽培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劳务办获悉,该市今年将拨款数百万元,培训1万名养猪工人及部分兽医人员,在促进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同时,将为农民适应新“饭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素质教育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21世纪教育的价值追求,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载体,要善于在素质教育中营造创新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